APP下载

科学家摸清HIV-1中和抗体产生途径

2014-01-23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和体细胞靶点

在感染后30~38周,首先出现的是未突变的中和抗体,为带有一个35残基的CDR H3,能够中和在初始感染后15周时对个体造成二次感染的病毒。在感染59周时,抗体的中和宽度和效力增加,具有中等程度的亲和力,且适应了病毒的广泛多样化。至此,HIV-1 V1V2介导的中和抗体能够在具有长CDR H3的B细胞内快速增殖,并限制随后的体细胞超突变。这一成果或有利于未来疫苗的研发。

(引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科学家摸清HIV-1中和抗体产生途径

可中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抗体通常以HIC-1包膜可变区1和2(V1V2)为靶点,但它们的启动机制并不清楚。多国学者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从南非艾滋病项目研究中心提供的感染者体内分离出12个体细胞相关中和抗体(CAP256-VRC26.01-12),每个抗体均包括一个特征性的突出的酪氨酸硫酸化阴离子抗原结合环[互补决定区(CDR)H3],并明确了HIV-1中和抗体产生及发挥中和作用所需分子特征的途径。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

猜你喜欢

中和体细胞靶点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泌乳天数、胎次、乳成分与牛奶体细胞数关系分析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