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德国心血管年会热点报道(四)
2014-01-22作者IvanTanev
(作者:Ivan Tanev)
.会议报道.
2014年德国心血管年会热点报道(四)
(作者:Ivan Tanev)
院前抢救与院内抢救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效果的对比
背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源性的,大约80%的病因为冠心病、心肌病或原发性心律失常。基于2002年发表的两个研究,ILCOR国际心肺复苏协会于2003年首次推荐对院前抢救的及经过电击除颤的成年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将体温降至32~34℃并保持12~24 h,以保护神经中枢的功能。对于未经电击除颤和院内抢救的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尚无研究显示出明显的疗效,所以当时的建议是:以其他方法抢救后存活的患者以及院内抢救存活的患者“有可能”受益于亚低温治疗。2005年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心肺复苏协会(ERC)也采纳了ILCOR的这项建议。对于亚低温对院内抢救及未接受电击除颤的患者的使用价值,目前没有详尽系统的研究。方法:2009年10月至2013年3月间在马格德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共有98例患者接受了亚低温治疗,其中64例院前抢救的患者和34例院内抢救的患者(未及时发现的心脏骤停而延迟的抢救以及未能立即恢复患者意识的抢救)。本研究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监护指标以及亚低温治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院前抢救患者年龄比院内抢救患者年轻[(61.4±12.7)岁比(67.5±13.1)岁],原因多为心源性(87%比65%),心脏除颤率较高(68%比40%),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比例高(69%比3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值较高[(99.8±132.5)ng/ml比(59.7±44.4) ng/ml,P=0.01],SAPSⅡ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高[(47.8 ±9.8)分比(54.9±10.8)分,P=0.03]。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开始亚低温治疗的时间、体温达到低于34℃的时间、乳酸水平恢复的时间、重症监护治疗时间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讨论:本研究第一次对院前、院内抢救中应用亚低温治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预料中的是:院前抢救患者需要抢救的原因大多是心源性的,NSE值也明显高于院内抢救患者。意料之外的是:从抢救到开始使用亚低温治疗以及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在两组患者中没有明显区别。这是因为院内抢救和急救医生院前抢救的条件相当,患者可以被安全及时地运输到附近的医院,救护车内完善的医疗配置使运输途中开始亚低温治疗成为可能。同样意料之外的是: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项研究结果否定了普遍认为的院内抢救死亡率低和预后好的看法。在没有及时发现的心脏停搏和循环恢复后患者仍然昏迷的情况下,院前抢救与院内抢救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区别。亚低温治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证实的、在成年人心肺复苏后可以提高存活率和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的有效治疗手段。因此亚低温治疗应用在延迟的院内抢救是合理的。至于亚低温治疗对院内抢救的长期预后是否和院前抢救一样显著,还需要通过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明。
(本文作者:马迎,单位:德国玛丽医院心内科)
(本文编辑:周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