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国家审定品种(续前)

2014-01-22

种业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冬麦区延伸性叶锈病

2013年国家审定品种(续前)

导 语: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4年1月17日)审定通过扬麦21、油研57等48个小麦、油菜品种,本刊自2014年第5期起陆续刊登。

小 麦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4

品种名称:郑麦101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Ta1648/郑麦9023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6天,与对照偃展4110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长势一般,叶片细长直立,叶浓绿色。冬前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较快,抽穗早,对春季低温较敏感。根系活力较强,耐热性较好,成熟落黄快,熟相较好。株高80厘米,株型略松散,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穗层厚,旗叶窄、外卷、上冲。穗近长方形、较大码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m2穗数41.6万穗,穗粒数33.5粒,千粒重41.4克。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84克/升,蛋白质含量15.58%,硬度指数62.5,面粉湿面筋含量34.6%,沉降值40.8毫升,吸水率55.9%,面团稳定时间7.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05EU,延伸性180毫米,拉伸面积76 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66.2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2%;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61.5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3.5%。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每667m2产量465.6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5.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倒春寒频发地区注意防冻害。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5

品种名称:洛麦24

选育单位:洛阳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洛太911/淮麦18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8天,与对照偃展4110熟期相当。幼苗直立,苗势壮,叶窄长,叶浓绿色,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稍晚,两极分化快,抽穗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熟相一般。株高76厘米,株型松紧适中,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穗层厚,穗下节长,叶片窄小、上冲,穗茎蜡质厚。穗长方形,穗小码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m2穗数46.5万穗,穗粒数32.6粒,千粒重37.0克。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9克/升,蛋白质含量13.22%,硬度指数47.4,面粉湿面筋含量28.7%,沉降值26.1毫升,吸水率50.8%,面团稳定时间3.7分钟,最大拉伸阻力260EU,延伸性122毫米,拉伸面积4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61.9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2.9%;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76.4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6.5%。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68.6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5.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倒春寒频发地区注意防冻害。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6

品种名称:新麦23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偃展4110/周麦16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8天,与对照偃展4110熟期相当。幼苗直立,长势壮,叶宽长,叶深绿色,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对春季低温较敏感。根系活力一般,耐高温能力一般,灌浆慢,熟相一般。株高71厘米,株型松紧适中,抗倒性较好。穗层厚,旗叶宽长、平展,下层郁闭,穗、茎、叶蜡质厚。穗纺锤形,穗大码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饱满度好。平均每667m2穗数43.2万穗,穗粒数30.7粒,千粒重43.3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中感叶锈病,中抗条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7克/升,蛋白质含量14.35%,硬度指数46.4,面粉湿面筋含量31.0%,沉降值20.1毫升,吸水率54.6%,面团稳定时间1.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107EU,延伸性144毫米,拉伸面积21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60.2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2.6%;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71.1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5.3%。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73.0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6.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倒春寒频发地区注意防冻害。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7

品种名称:淮麦30

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麦9023/淮86175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8天,与对照偃展4110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苗势一般,叶细长,叶浓绿色,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较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偏弱。耐热性好,灌浆速度较快,成熟落黄一般。株高80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弱。穗层整齐,叶片宽长、下披。穗长方形、穗码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m2穗数43.7万穗,穗粒数28.6粒,千粒重43.5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中感赤霉病,慢条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82克/升,蛋白质含量14.69%,硬度指数64.4,面粉湿面筋含量31.4%,沉降值44.5毫升,吸水率55.4%,面团稳定时间20.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661EU,延伸性164毫米,拉伸面积139 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45.5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减产0.1%;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51.9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1.0%。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57.2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3.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倒春寒频发地区注意防冻害。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8

品种名称:衡6632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黑小麦/衡8116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39天,与对照洛旱7号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生长健壮,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返青起身较晚,两极分化较慢。株高73厘米,株型松散。穗层整齐,旗叶较宽,茎秆蜡质,穗长方形,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m2穗数36.0万穗,穗粒数36.1粒,千粒重38.3克;熟相一般,抗倒性一般。抗病性接种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中感黄矮病。抗旱性鉴定,抗旱性4级,抗旱性较弱。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2克/升,蛋白质含量13.75%,硬度指数67.7,面粉湿面筋含量30.4%,沉降值22.9毫升,吸水率58.2%,面团稳定时间2.4分钟,最大拉伸阻力199EU,延伸性145毫米,拉伸面积4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50.8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7.0%;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33.2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3.9%。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09.4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7.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晋南、陕西咸阳和渭南、河南西北部、河北中南部、山东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9

品种名称:烟农836

选育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烟9292卫星搭载处理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38天,与对照洛旱7号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生长健壮,分蘖力中等。春季返青起身较晚,两极分化较快。株高76厘米,株型半紧凑,穗层整齐,旗叶上举,茎叶蜡质较厚,叶片细长。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m2穗数36.3万穗,穗粒数31.6粒,千粒重41.3克。熟相好,抗倒性一般。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中感黄矮病。抗旱性鉴定,抗旱性4级,抗旱性较弱。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14克/升,蛋白质含量13.08%,硬度指数64.0,面粉湿面筋含量29.0%,沉降值33.8毫升,吸水率59.8%,面团稳定时间4.7分钟,最大拉伸阻力242EU,延伸性156毫米,拉伸面积5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40.8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7%;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329.6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6.7%。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04.3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5.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晋南、陕西咸阳和渭南、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山东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20

品种名称:西农219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品种来源:濮优9号/Q0031-21//西农92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51天,与对照晋麦47号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早春返青起身较迟,两极分化较快。株高76厘米,株型半紧凑,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叶深绿色、有蜡质,落黄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黑胚率较高。平均每667m2穗数37.3万穗,穗粒数31.0粒,千粒重37.1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中感黄矮病。抗旱性鉴定,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1克/升,蛋白质含量12.7%,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27.3%,沉降值26.1毫升,吸水率55.4%,面团稳定时间4.6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05EU,延伸性120毫米,拉伸面积5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95.2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4.7%;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383.3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8.7%。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83.7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7.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晋南、陕西渭北、河南西北部旱薄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21

品种名称:中麦81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CA9722/轮选987

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6天,比对照中麦175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5厘米,抗倒性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m2产量穗数44.0万穗,穗粒数32.0 粒,千粒重40.3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叶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抗寒性中等。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3 克/升,蛋白质含量15.03%,硬度指数65.0,面粉湿面筋含量33.2%,沉降值28.1毫升,吸水率57.8%,面团稳定时间3.3分钟,最大拉伸阻力197EU,延伸性157毫米,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04.3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9.4%;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27.3千克,比中麦175增产8.8%。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01.8千克,比中麦175增产7.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晋中和晋中南中等以上肥力水浇地、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22

品种名称:津农6号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烟优361/955159

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4天,比对照中麦175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2.1厘米,抗倒性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平均每667m2穗数40.5万穗,穗粒数30.3粒,千粒重48.2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抗叶锈病,高感条锈病、白粉病;抗寒性中等。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1克/升,蛋白质含量14.80%,硬度指数64.9,面粉湿面筋含量31.7%,沉降值41.1毫升,吸水率58.8%,面团稳定时间7.5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81EU,延伸性165毫米,拉伸面积87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52.2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减产3.8%;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73.8千克,比中麦175增产2.8%。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87.1千克,比中麦175增产3.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晋中和晋中南中等以上肥力水浇地、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23

品种名称:津强7号

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冬丰701/小冰麦33//津强1号/辽春10号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78天,比对照辽春17号早熟2天。幼苗直立。株高78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红壳,红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m2穗数43.3万穗,穗粒数35.1粒,千粒重41.6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白粉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秆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9克/升,蛋白质含量17.67%,硬度指数72.7,面粉湿面筋含量35.3%,沉降值65.8毫升,吸水率64.6%,面团稳定时间10.4分钟,最大拉伸阻力703 EU,延伸性213毫米,拉伸面积202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33.9千克,比对照辽春17号增产3.0%;2011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333.6千克,比辽春17号增产4.7%。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41.4千克,比辽春17号增产4.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早熟区的内蒙古通辽、辽宁、吉林,以及天津、河北张家口坝下作春麦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24

品种名称:克春6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品种来源:克94F4-408/豫麦16//龙98-8906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88天,比对照垦九10号早熟1天。幼苗直立,分蘖力强,繁茂性好。株高92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抗旱性中等,耐湿性好,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角质。平均每667m2穗数41.5万穗,穗粒数31.4粒,千粒重37.2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赤霉病,中感根腐病和白粉病,免疫秆锈病和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26克/升,蛋白质含量15.34%,硬度指数67.8,面粉湿面筋含量33.4%,沉降值52.0毫升,吸水率61.6%,面团稳定时间4.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234EU,延伸性204毫米,拉伸面积6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06.8千克,比对照垦九10号增产4.8%;2011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308.7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4.3%。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86.2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6.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25

品种名称:龙麦35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克90-513/龙麦26

特征特性:春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89天,比对照垦九10号早熟1天。幼苗直立,分蘖力强。株高93厘米,抗倒性好。抗旱性好,灌浆快,落黄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角质。平均每667m2穗数40.8万穗,穗粒数32.2粒,千粒重35.3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赤霉病,中感根腐病、白粉病,慢叶锈病,免疫秆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36克/升,蛋白质含量15.09%,硬度指数66.9,面粉湿面筋含量31.0%,沉降值62.3毫升,吸水率61.1%,面团稳定时间7.1分钟,最大拉伸阻力412EU,延伸性192毫米,拉伸面积108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98.1千克,比对照垦九10号增产1.8%;2011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289.1千克,比垦九10号减产2.3%。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79.2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4.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种植。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冬麦区延伸性叶锈病
论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引入和适用
矮败小麦技术体系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开展延伸性干预措施的价值分析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浅析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