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发初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浅析

2014-01-22张闽光张安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放射学药理放射科

耿 坚,张闽光,张安君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0021;2.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张发初教授(1905-1982),浙江嵊州人,早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192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29年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北京求学,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从事药理研究和内科医师工作,1937年后一直从事X线诊断和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放射科、放射学教研组主任、教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等职,同时还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顾问,是我国著名的放射学家。张发初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放射学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被誉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奠基人[1]。张发初教授生前曾发表大量有关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多个方面。研究其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对于当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工作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 从事中药药理研究

张发初教授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南京中央卫生检验处创办的中央药物研究室从事中药药理研究工作。中央药物研究室的负责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科学家刘绍光教授,张发初教授是该研究室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他们克服经费短缺、仪器设备简陋等重重困难,含辛茹苦,日夜奋战,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多项可喜的科研成果。当时确定的研究任务主要是常用的中草药、中成药及少量的西药。他们制定了研究常用中药的4条原则:①疗效高;②毒性低;③产量、用量多;④价格低。根据这些原则,他们首先对10余种常用中药,如甘草、当归、防己、黄芩、红花、贝母、益母草、远志、香附子、牛膝、海藻等进行药理和生化方面的实验研究,开创了我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中药药理研究的先河[2]。且研究成果后被收入我国的药典当中,近年来国内从事中药研究的学者仍然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文献。

张发初教授专职从事中药药理研究的时间虽然只有1年多,但他应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和知识,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早期的中药药理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开展影像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放射检查中中医针药的应用

1935年,张发初教授回北京,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任内科医师,后转为放射科医师。1947年后来上海行医。解放后,张发初教授担任上海市第二劳工医院(今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同时兼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顾问。1958年后,张发初教授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大力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号召,一方面努力钻研中医典籍,一方面积极开展放射学领域的中西医结合工作。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当时用于支气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碘化油依靠进口。张发初教授发现国外有应用硫酸钡加明胶行支气管造影的文献报道,他发挥了早年从事中药药理研究的优势,带领丁乃时教授等,筛选可以代替明胶的中药,经反复实验,在临床上首先应用中药白及代替明胶,制成白及钡胶浆行支气管造影,并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3]。这是我国放射学领域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在当时解决了对进口碘油的依赖,同时在学术界掀起了放射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高潮。

张发初教授那时虽已年过半百,但他仍然参加了西学中研究班,积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他在放射学工作中开展了诸如应用番泻叶清洁肠道,通过针刺阑尾穴提高X线造影诊断慢性阑尾炎的准确率,针刺足三里等穴位观察消化道张力的变化等中西医结合项目[4-5]。

3 中西医结合影像诊断及疗效观察

20世纪60年代,张发初教授根据中医八纲辨证结合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所见消化道功能的改变,将中医的脾胃病归纳为7个类型:①胃寒型,胃运动机能减退,即胃蠕动波少,波幅浅,胃空腹滞留液增多,排空时间延迟。②胃热型,胃运动机能亢进,即胃蠕动波增多,波幅增深,胃空腹滞留液减少,排空时间加速。③胃虚型,胃的张力弱,位置低。④胃实型,胃张力过强,位置高。⑤胃虚寒型,兼有胃张力弱及运动机能减退。⑥胃实热型,兼有胃张力过强及运动机能亢进。⑦混合型,少见的胃虚热证、胃寒实证及肝、脾、胃不和等,都归入本型;可进一步分为脾气虚、脾阴虚、脾虚发热、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胃寒、胃热、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十型。其发现“虚证”和单纯脾的证候多属功能性疾病;而“实证”和单纯胃的证候多属器质性病变[6]。这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影像学的客观依据。

在中医临床方面,张发初教授运用钡餐造影,观察甘草粉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这与他早期从事的中药药理研究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一直关注着中药药理研究的新进展,在中央药物研究室工作期间,张发初教授等就对甘草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进行过深入研究,之后用于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自然是得心应手。

4 发掘中医学遗产,探讨中医理论

“文革”中张发初教授并没有停止对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探索,故“文革”后不久,张发初教授就又发表了多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其晚年将学术重点转移到以X线检查来探讨中医的基础理论和发掘中医学宝藏。

张发初教授提出1937年确立的白塞综合征,其实早在公元2世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记载,被称为狐惑病[7]。该病除多发性口腔、咽部、肛门黏膜反复发作性溃疡外,还可侵及整个消化道黏膜;病程长者可出现“炎性息肉样变”;患者发生咯血时,胸部还可出现肺梗死或肺内血肿改变。X线的相关检查可以反映其异常表现。张发初教授论述的关键在于,张仲景的甘草泻心汤、苦参汤内服和外洗对于白塞综合征治之有效,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和改善。张发初教授提出的另一著名观点是通过X线检查来探讨中医“三焦”腑之所在。他认为人体的胸腔、腹膜内腔、腹膜后腔与中医的“上焦”、“中焦”、“下焦”在解剖部位、生理功能两方面可以相对应[8]。虽有学术争议,但其研究是对中医学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5 结语

张发初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他是我国最早从事中药药理研究的人员之一。当时的社会背景、学术思潮决定了开展中药药理研究的目的是中药西用。解放后,张发初教授以白及钡胶浆行支气管造影,即用白及的主要成分来代替明胶、阿拉伯胶,仍属于中药西用阶段。

随着对中医理论学习、掌握、理解、运用的深入,张发初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影像检查方面应用中医针药,其目的在于提高和保证影像检查质量,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在影像诊断的思维中引入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医学等观念,探索中医病证的影像学客观表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发初教授在晚年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的学术术语结合影像解剖、X线诊断来探讨悬而未决的中医基础理论,促进了中医的现代化。其主编的《X线诊断学》中有专篇论述中医药学对发展X线诊断学的贡献,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引入教学实践中。

张发初教授是一位接受过正规、严格西式教育的学者,一生热爱中医学,致力于影像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其研究领域涉及中西医结合的医教研各个方面,而且不局限于药理学和影像学。张发初教授发表了大量的中西医结合学术论文,其研究的广度、深度都令我们后人望尘莫及,是当之无愧的中西医结合学家。

[1]耿坚.从放射诊断论三焦病证[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1(4):248-249.

[2]张之南,刘干中,吴咸中,等.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7):387-391.

[3]张发初,丁乃时,袁辛照,等.硫酸钡西黄芪胶浆或硫酸钡白芨胶浆作支气管造影以及400例临床应用结果报告[J].中华放射学杂志,1959,7(3):161-167.

[4]张发初,王啸崖,殷招娣,等.中药在X线诊断方面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30(4):33-34.

[5]邵亚华,裴廷辅,何敬柏.针刺术在X线检查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1992,35(5):39-40.

[6]恽敏.祖国医学在放射学领域里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3,17(4):311-314.

[7]张发初,李书勤,殷如春,等.狐惑病的X线表现和对它的认识[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28(12):19-20.

[8]张发初.从X线检查所见探讨“三焦”[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28(3):32-33.

猜你喜欢

放射学药理放射科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