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三大要务

2014-01-22徐建军欧旭理

关键词:价值体系信仰中华民族

徐建军,欧旭理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促进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三大要务

徐建军,欧旭理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文化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促进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他们的民族心理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相协调、原发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相适应三大要务。

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国家认同、政党认同、民族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1](11)。民族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民族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应当遵循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民族大学生思想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由于在生活地域、民族属性、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文化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当以问题为导向,寻找认同教育工作的切入点、突破口和指南针。以心理认同为切入点,着眼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的整合,是认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以文化认同为突破口,着眼于价值引领、文化基因塑造、血脉延续,是认同教育的动力和支撑。以信仰认同为指南针,着眼于中国梦想、精神动力、幸福感召,是认同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在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时,应当格外注重促进他们的民族心理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相协调、原发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理想相适应三大要务,构筑包括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

一、注重促进民族心理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

对民族大学生实施民族心理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的认同教育需要既尊重民族大学生本体民族认同心理,又努力提升其爱我大中华的高尚情操。这就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八荣八耻”,尤其是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教育内容凸显出来。

民族心理认同的影响往往广泛而深刻。民族心理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2](140)。有研究者认为民族认同是在不同民族间的互动中发展而成的,是后天形成的。费孝通指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3](7)因此,民族心理认同在民族互动过程中、以民族间的心理差异为基础而产生、形成。无论什么民族,对本体民族的心理认同是第一位的民族认同。民族大学生在本体民族文化环境中出生和成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本体民族的心理认同逐步产生并不断强化。而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同时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非本民族的社会成员,一些民族大学生在其思想认识中逐渐产生一定的价值冲突与心理困惑,如不同社会思潮对民族大学生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的影响。这从方方面面体现民族心理认同在民族认同中产生的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逐渐形成的政治主体。民族大学生在与其他民族同学的长期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形成了高于本民族的具有共性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构成新的大的共同体。而且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其历史演进中,我国56个民族和谐共融,构成了成熟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及其中国精魂——爱我中华。而且在与国外民族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中自然地把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感,唤起中华民族心理认同。但现实往往具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和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明显增多。加之新一轮全球范围的民族主义和宗教思潮的兴起,国内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与国外一些反华势力相呼应、相勾结,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等问题有加剧的趋势[4](180)。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民族大学生民族心理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的实现。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心理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一方面,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心理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如果民族大学生只对本体民族认同,而对中华民族认同度不高或是不认同,民族大团结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党的伟大战略部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推进和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民族大学生必将正确认识本体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关系,对二者的认同将趋于理性和科学。事实上,本体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在不同层次上有着不同程度的重叠。认同、热爱中华民族,就个体来说,是寻求身份归属感的需要;对群体而言,则可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如果民族大学生对本体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同向性和同一性,即在对本体民族有深深的眷恋和认同的同时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具备了群众基础。

如何帮助民族大学生实现本体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 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这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第二,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从分散的多元到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族是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是多元基层中的核心元。第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多层次的整体[5](18)。据此理论,民族大学生的本体民族认同是低层次的民族认同,与高层次的中华民族认同可以并行不悖、和谐统一。要增强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民族繁荣发展[6](152),培养社会主义民族事业优秀人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教育民族大学生在本民族意识基础上,升华到更高层次的超民族认同,实现本体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

结合高等院校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际,要增强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就应当整合四个课堂,即整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网络虚拟课堂四个课堂,形成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认同的合力。一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民族大学生社会荣辱观认同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民族大学生,要牢牢把握,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三是社会实践第三课堂。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拓展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初步认知到自觉践行的有效途径。四是网络德育虚拟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阵地就应该在哪儿[7]。要主动抢占网络新媒体新阵地。要努力把握规律性、提高预见性、增强自觉性、注重实效性,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的优势,使网络新媒体成为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认同教育的新阵地。

二、注重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相协调

对民族大学生实施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相协调教育,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两种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灌输到受众的头脑中去。用与时俱进的中华新文化强化民族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既保留其本体文化之精华,又根据时代之要求,为其提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动力支撑。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一种时代强音。民族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基因工程。所谓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指对本体民族独特的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指对吸收借鉴了 56个民族文化融合成的中华民族精粹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是多元多层次文化相互渗透并不断整合的过程。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性[8](19)。当代中国高度重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民族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不仅意味着离开熟知的社会环境,转移生活时空,更意味着从母体文化进入多元文化。这就必须面对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的问题[9](172)。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对其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会抱以不同的态度,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创始人之一贝瑞认为有整合、同化、分离以及边缘化等四种文化认同态度的模式[10](44)。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不同态度和途径是其现实文化状态的写照。在现实中,民族大学生对本体民族文化的认识夹杂着矛盾心理,导致其对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存在某些不协调的方面。其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面对主流先进文化及西方发达文化,民族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其次,民族大学生对本体民族文化保持高度自尊,对危害和破坏其文化的言行极其敏感。最后,民族文化传统在开放环境中积淀成独特的心理经验,固化为一种文化惯性力,牵制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深刻影响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相协调是增强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保障。这是因为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具有绚丽多彩表现形式的中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是全民族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社会核心价值传播的文化载体。反之,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认同的不协调将制约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如,对本民族文化过度认同而对主流文化排斥、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都不认同而对西方文化高度认同等都是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错误认同行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对主流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障,是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侵蚀的重要保障。

要让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中华文化认同相互协调,就必须帮助他们找出各民族文化的契合点,重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的契合点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集、共性、共同点。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引领和整合多元文化发展,交融出多重复合的文化契合点。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契合点越多,其他多元文化就越接近主流文化要求;文化契合的合力越大,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大;文化契合的面积越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越牢固,国家软实力越强大、社会越稳定、人民精神生活越幸福[11](127)。文化契合点不可能随意找到,文化自觉不可能自发实现,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学习、宣传、传播、引导、培育才能实现[12](54)。应当运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等理论[13](580-581),整合多元文化,把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特定的条件及意义下结合起来,形成文化意义上的共同群体。这种群体虽无共同的族源,但在文化意义上却有共同的意识、利益感及文化的归属感[14](31)。从民族事业人才角度来讲,民族大学生应当成为民族文化整合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同教育应当抓住四个要素,就是要从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四个方面同时努力。在教育主体方面,要强化全员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包括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教育客体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刻把握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发挥民族大学生中的优秀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朋辈教育加强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教育介体方面,要把握时代特征,充分掌握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特点和功能,使网络新媒体成为促进民族和谐的有力武器。在教育环体方面,要营造各族学生和谐共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困难面前同舟共济的良好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教育环体的感染、促进和约束作用。

三、注重促进原发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理想相适应

对民族大学生实施原发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理想相适应教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共同理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二者统领起来。这对加强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民族大学生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大学生没有理想信念不行,而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更不行。民族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事业的希望和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宗教信仰与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张力。 任何一种宗教都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我国许多民族至今几乎全民信教。如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傣、德昂、阿昌、布朗等民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 10 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15](25)。研究表明信仰某种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为22.5%,其中87.5%来自全民信教的民族[16](54)。这说明民族大学生信教者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大学生,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全民信教的民族。一般人对宗教的信仰都有认知、选择、信仰等过程,而对民族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宗教信仰缺少认知和选择的过程,大多是因家庭的信仰而信仰。他们对宗教的信仰具有如下特点:随着出生而产生,缺乏认知过程;被动赋予信仰,而非主动选择(至少在有独立思考行为能力之前如此);全民信教,周围宗教氛围浓郁;信仰存在“流动的边际”,即信仰不坚定。如对111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 45.2%的学生对伊斯兰教表示半信半疑[17](95)。基于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很难将它归类于既有类型中①,我们尝试把这种宗教信仰称为“原发宗教”。

在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过程中,原发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理想相适应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理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发宗教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认同教育有利于推进民族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这是因为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普遍性的认识产物,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民族大学生的原发宗教信仰以有神论为出发点,具有被动性和可变性。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无神论为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崇高精神追求。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模糊,是非的判断力和选择力不强[18](90)。只有实现原发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理想相适应,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民族大学生的精神才有归宿,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才会恒久。

为此,应该加强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帮助民族大学生实现原发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理想相适应。我们必须帮助民族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必须帮助民族大学生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我们必须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理性认识,认识到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宗教的消极方面对民族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运用科学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同时,要大力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精神,使民族大学生自觉自愿热爱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最终增强民族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激励其将个人梦、民族梦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来。

结合民族大学生信仰认同教育的实际,应当引导民族大学生切实坚定信仰、践行信仰。最根本的是要把信仰建设的最新成果运用到民族大学生信仰认同教育中,取得实效,比如落实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重要工作来做等。大学阶段是人的信仰、价值观念趋于成熟稳定的关键阶段,也是心理健康水平、道德健康水平提升的关键阶段,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产主义的科学信仰作为崇高的普照之光,存在于生活事件、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应当从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发展等角度加强渗透科学崇高信仰的认同教育。在生理方面,信仰认同教育包括肉身、衣着、服饰、家属和私有财产等方面的认同教育。这是信仰认同的生理基础。在心理方面,信仰认同教育包括价值观念、审美视角、意志过程、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等方面的认同教育。这是信仰认同教育的心理基础。在道德方面,信仰认同教育包括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等方面的认同教育。这是信仰认同教育的核心。在社会发展方面,信仰认同教育包括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争做适合自身发展的模范社会角色。这是信仰认同教育的目标。信仰认同教育的理想状态应当是通过以上四方面的认同教育使民族大学生皈依于科学崇高信仰,自觉自愿认同共产主义信仰。

注释:

① 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宗教分为多种类型,如:原生宗教和次生宗教、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古典宗教和现代宗教、传统宗教和历史宗教、秩序宗教和救赎宗教、预示宗教和神秘宗教、教会宗教和大众宗教等。

[1]邹丽娟,李忠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认同及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16.

[2]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4]中央民族大学“六观”教育研究课题组.试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教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2):180-184.

[5]马启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J].求是,2010(23):18-20.

[6]高文兵.现代性语境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论作为高等学校重要使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J].文史哲,2010(6):151-157.

[7]马利.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时代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11-27.

[8]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18-23.

[9]罗晓蓉.文化差异视阈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适[J].贵州民族研究,2011(3):171-174.

[10]张雁军,马海林.西藏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研究[J].青年研究,2012(6):43-52.

[11]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的几个关键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5-131.

[12]张耀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2-58.

[13]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5]龚学增.论宗教与民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5-31.

[16]王星,孟盛斌.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2(7):53-58.

[17]张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伊斯兰教信仰状况调查——以某民族大学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94-97.

[18]白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的调查与思考——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9-93.

On three essential factors for enhanci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identification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XU Jianjun,OU Xuli

(School of Marxism i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

Th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have some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personal psychology and in the cultural aspects.Therefore,i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dentification,educa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the coordination of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and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the inter-adaptation of primary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socialist ideal.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dentification,identity;links;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G410

:A

:1672-3104(2014)05-0060-05

[编辑:胡兴华]

2014-02-10;

:2014-06-28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社会管理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研究”(13BKS085);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心里社会均衡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14YJC710030)

徐建军(1954-),男,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欧旭理 (1975-),男,湖南宁乡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信仰中华民族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