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色粮仓”在我国食物生产体系中的作用及建设对策分析*

2014-01-22王兴琪韩立民

关键词:粮仓水产品蓝色

王兴琪 韩立民

(1.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2.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青岛266100)

粮食安全问题是在我国长期受到关注的重大问题。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调研时,就粮食安全、“三农”改革重点,以及现代化农业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特别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体系面临着“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与“吃得好吃得安全”的突出矛盾。近年来,随着居民粮食消费增长放缓和动物性食物消费快速增长,饲料进口不断增加,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呈现出多层次、复杂化特点。具体表现为:口粮安全充分保障,但总体粮食安全水平有降低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陆域生态系统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动物性食物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充分挖掘海洋在食物供给方面的巨大潜力,陆海统筹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蓝色粮仓”是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食物生产格局为目标,以海洋空间为依托,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形式,以现代海洋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以海洋水产业及关联产业为主要载体的海洋食物生产系统,以及支撑这个系统的海域空间、生物资源、科学技术、人力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1]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空间资源、水体资源和生物资源蕴藏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自古以来,海洋一直是居民食物供给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海洋国土观念的强化、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的完善、居民饮食观念的改变,为开发以海洋国土为空间载体的蓝色粮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发蓝色粮仓,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而复杂的粮食安全形势,也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规划协调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总体布局,实现国土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一、粮食安全形势要求加强“蓝色粮仓”建设

我国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以粮食自给自足为核心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国际上一些学者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我国适时调整了农业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使国家口粮安全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从需求方面看,主要表现在谷物在居民食物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脂类、动物性蛋白质的消费量不断上升。在谷物自给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油料、饲料进口量大幅增加,使国家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更加复杂。目前中国小麦、稻米、玉米三大谷物平均自给率高达98%。但2012年大豆进口量达5838万吨,按照种植面积换算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30%。此外,随着国内饲料需求快速增长,玉米进口将逐步扩大,预计到2050年可能超过5000万吨。[2]这将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更大的压力。

从供给方面来看,依靠种植业大幅提升饲料供给能力的潜力有限,耕地保护任务艰巨。2000年以来耕地面积虽总体稳定,但播种面积有所下降。水资源形势严峻,在资源总量限制下,非农业用水快速增长,农业用水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土壤受到污染的耕地1.5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10,全国75%的江河湖泊被污染。化肥投入量持续增加,在边际收益递减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综上,如何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消耗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平衡,这是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政策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也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开发海洋国土,建设蓝色粮仓,为解决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二、“蓝色粮仓”在我国食物生产体系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功发展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海洋水产业。2012年海水产品产量3033万吨,其中海洋捕捞1389万吨(含远洋捕捞),海水养殖1644万吨。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海洋捕捞产量约占全球的1/6。2012年全国海水养殖面积218万公顷,海洋渔业机动渔船28万艘,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从业人员1444万人,海洋水产业总产值3971亿元,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我国居民人均海洋水产品占有量约22千克。[3]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保障食物供给的成功案例,我国发展海水养殖业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所效仿,也引起了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

与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代表的陆地食物生产系统相比,“蓝色粮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空间范围上,“蓝色粮仓”不仅局限于海岸带、内水和领海,广泛分布在包括海洋专属经济区、公海和别国管辖海域范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公共渔业资源和别国渔业资源为我国居民供给动物来源食物;二是在发展潜力上,“蓝色粮仓”发展空间巨大。海水养殖利用的海洋空间大部分局限于海岸带周边区域,仅占我国管辖海域的不到1/100,其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600万吨。广阔的未开发海域为技术发展和产能提高提供了巨大空间。三是在开发方式上,海洋空间的立体性为“蓝色粮仓”空间利用和产业发展的兼容性提供了可能性。海洋水产业内部不同生产方式、海洋水产业与其他海洋产业对海洋空间的协同开发利用,能够提高海域的使用效率,实现陆地上难以实现的新模式。四是在产品结构上,“蓝色粮仓”以提供动物性食物为主,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少数品种除外)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量转换总体上依赖于海洋生态系统,采用种植业产品作为饲料来源的比例很小,有利于减小饲料用作物种植,提高了耕地、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五是在产业链构成上,除与“蓝色粮仓”直接关联的海洋水产业外,还涉及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等众多关联产业。“蓝色粮仓”建设对于促进相关海洋产业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六是在产品属性上,“蓝色粮仓”除能够与陆地生态系统共同提供蛋白质、脂类、能量等营养物质外,也能够为国民营养健康提供独特来源的必需营养物质(如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海洋水产品成为居民食物的重要来源

从1985年水产品价格全面放开开始,我国海洋水产业经历了长达15年的快速发展期。产量从1985年的400万吨增长到2000年的250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3%,远远超过同期种植业增长速度。21世纪以来,海洋捕捞业规模逐步缩减,但海水养殖产量的平均增速仍超过5%,高于种植业增速。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能力计算模型分析,仅以海洋水产品实际产量计算,2012年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共提供食用蛋白质493万吨,约相当于草地生态系统的1.5倍。如果将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总体纳入陆地生态系统,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蛋白质总量约为陆地生态系统的1/10。另外,海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食物总热量为29万亿千卡,大约与草地生态系统相当,约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总热量的1/50。按照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计算,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海洋水产品约8千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接近3千克,分别占城乡居民动物性蛋白质消费的1/6和1/12。在东部沿海地区,该比例要上升一倍左右。[3]

(二)海洋开发对土地、淡水等重要资源的节约作用

海洋水产业特别是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食物的同时,对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耕地和淡水资源使用效率方面的作用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居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种植业产品中直接食用的比例降低,玉米等谷物大量作为饲料加工原料,主要用于禽畜养殖业,等同于将一部分耕地资源、淡水资源用于肉类生产。相当一部分营养和能量在食物链上下环节传递过程中损耗。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少数品种除外)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量转换总体上依赖于海洋生态系统,采用种植业产品作为饲料来源的比例很小。水产品在居民食物消费中对禽畜肉类的替代作用,实质上减小了饲料用作物的种植,提高了耕地、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据估算,如果生产与2012年海洋生态系统等量的动物性蛋白质,大约需要3000万吨大豆作为饲料原料。如果按照大豆单产1.6吨/公顷计算,需要土地1900万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1/6;如果按照大豆生产每公顷用水4000吨计算,需要用水750亿吨,约相当于当年中国农业用水量的1/5。另外,在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后,填海造地和沿海荒滩开发日益成为沿海城镇发展、工业区建设用地的重要来源。这在客观上成为解决城镇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一条途径。[4]

(三)海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物生产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我国2012年化肥消耗量超过5800万吨(纯养分),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3。国内单位面积使用化肥量440千克/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利用率不足20%,钾肥利用率为4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3]化肥尤其是氮肥的低利用率和高环境风险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压力。海洋水产品占居民食物消费比重的提高,通过减少饲料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据估算,如果没有海洋水产业的发展,要维持当前居民动物性蛋白质消费量,每年生产饲料仅化肥就要多使用800多万吨。这将进一步加剧陆域环境压力,带来更加严重的耕地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此外,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国土空间开发布局的优化,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和改善生态空间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

三、“蓝色粮仓”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食物生产增长速度放缓,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发展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海洋食物供给能力增长放缓。海洋捕捞产量逐步转入负增长,海水养殖产量年增长率下降到约5%。整体来看,海洋食物供给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到2%,较20世纪80、90年代大幅下降。二是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资源环境支撑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近海海域污染程度加重,一些河口、海湾生态系统退化,近海海区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生,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渔业资源减少,资源结构趋向简单化。三是近岸渔业海域面积有缩减趋势。近岸浅海、滩涂、港湾是目前海水养殖的主要载体。随着沿海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填海工程、海洋产业、公共设施建设对近海海域需求不断加大。以填海为例,“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确权的填海造地面积都超过1万公顷,2009年达到1.8万公顷。在海洋产业升级过程中,海洋水产业与海洋第二、第三产业竞争性用海现象愈加突出,大量近岸渔业海域转为其他使用性质,对海洋水产业特别是海水养殖业食物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带来了较大压力。四是远洋渔业发展不快。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远洋渔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但受全球渔业资源衰退、入渔国政策、技术和生产模式,特别是柴油价格走高的影响,我国远洋渔业生产规模扩大不快,多年在100多万吨水平上徘徊。

海洋水产业近期发展遇到了种种困难说明,我国传统的海洋食物生产模式正在受到挑战。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形势,只有加快技术与生产模式创新,加大对新领域、新资源的开拓力度,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水平,推动海洋食物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实现我国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因势利导、主动转型,才能充分挖掘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潜在的食物供给能力,开辟海洋食物生产新的发展空间。

(一)“蓝色粮仓”的优化提升空间

第一,海水养殖集约化水平仍可提高。目前海水养殖模式总体上仍比较粗放,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发展设施养殖、推广高效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海水养殖集约化水平,在未来10-20年保持单位面积产量年均增长3%-5%是完全有可能的。以此计算,到2030年仅依靠现有养殖面积增产即可达到1000万吨水产品。第二,海水增养殖拓展空间较大。从空间布局上看,我国海水养殖业主要分布在沿岸滩涂、浅海、港湾区域。广阔的较深水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15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目前已经开发面积不足20%。如果养殖技术和生产模式进一步突破,使-15米以内海域未开发部分的50%得到开发利用,通过发展海洋牧场和生态养殖,使单位面积产量达到120千克/亩,每年即可增产高价值水产品1000万吨。第三,远洋渔业仍大有可为。我国正在探索对南极磷虾等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仅以南极磷虾计算,其理论年产量达1亿吨,超过目前全球渔获量。如果我国能开发其中的1/10,即可使远洋渔业增产1000万吨。第四,通过优化品种、改进加工技术等手段,即使在总产量不变情况下,亦可提高水产品利用率,增加海洋食物净供应量。如果上述目标能在20-30年内实现,则可使海洋食物供给增长一倍以上。

(二)现代化进程为“蓝色粮仓”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我国业已确定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海洋水产品的需求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源特点,在海洋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领域的比较优势有望长期保持。由于文化素质提高、健康观念增强等原因,海洋水产品的营养优势正在逐步为更多的国民所认识,这必将带动海洋水产品消费的增长。据预测,2050年我国水产品人均消费将达48千克,水产品消费增长速度较肉类消费高50%以上。据此推算,2050年我国海洋水产品消费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这既为我国蓝色粮仓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为增强海洋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技术创新赋予“蓝色粮仓”巨大的发展潜力

受技术装备水平和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能力仍十分有限。海岸带及临近海域仍是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总体上形成了近岸海域开发饱和而深海大洋开发不足的海洋开发空间格局。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在空间结构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随着海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发展空间主要存在于两个领域:一是发展深水设施养殖。海水养殖设施大型化、深水化、自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深水设施养殖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大型深水网箱、养殖平台、养殖工程船等深水养殖装备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推进海水养殖摆脱空间、环境约束瓶颈,走向深海大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索和发展深水设施养殖模式,有望成为我国开发利用专属经济区乃至国际公海空间的重要方式。二是改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模式。我国海域海洋生物种类有2万多种,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为28亿吨,近海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为3.02吨/平方千米。当前捕捞对象以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等直接供人类食用种类为主,年渔获量仅1200多万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率是很低的。海洋食物链长达4-5级,如果能在巩固现有生产模式基础上,发展以海洋食物链2-3级生物为作业对象、以养殖动物饲料为主要产品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新模式,则可以使海洋提供的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数量提高1个数量级,使海洋空间成为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重要的饲料来源,提高国内饲料生产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未来我国饲料进口,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也是陆海统筹科学构建食物生产体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加强“蓝色粮仓”建设,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加强“蓝色粮仓”建设,要科学确定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发展目标

要高度重视新时期海洋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把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建设纳入我国粮食安全总体战略。立足陆地和海洋两大生态系统,根据海、陆食物生产体系在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品结构、生产模式、市场供求等方面的特点,陆海统筹规划设计食物生产体系,优化食物生产空间格局。科学分析未来海洋水产品的需求特点,以及海洋水产品供给的资源环境支撑,确定新时期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品种和生产模式。

(二)加强“蓝色粮仓”建设,要优化海洋食物生产空间布局

根据我国沿海城镇化、工业化特点,针对当前海洋三次产业竞争性用海矛盾以及近海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的现实,积极推动海水养殖从海岸带向较深海域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海域空间资源使用效率,拓宽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发展空间。针对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加大传统海洋捕捞作业区资源保护力度,积极开辟新的作业区域,大力扶持远洋渔业发展,加快推进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全球布局。

(三)加强“蓝色粮仓”建设,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

相对落后的技术装备、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是制约我国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要顺应沿海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趋势,结合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有步骤地压缩近岸海域传统养殖和捕捞生产规模,积极培育现代渔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深水规模化养殖、远洋渔业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生产模式,提高海洋水产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实现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产业转型和空间转移。加大对新型设施养殖技术、新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增强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技术支撑。结合海洋水产业特点探索发展新型生产模式、投融资模式、销售模式,增强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发展的活力。

(四)加强“蓝色粮仓”建设,要强化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建设蓝色粮仓是21世纪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加强政策针对性,加大支持力度,为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借鉴国际渔业补贴经验,完善财政支持海洋食物生产发展、落后产能淘汰、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的制度。改革海域使用制度,逐步完善海域空间的物权属性,推动海域空间从资源向资产转变,以市场化推动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容量使用权、渔业资源开发权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海洋资源权、环境权、生态权交易试点,引入市场机制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建设。[5]

(五)加强“蓝色粮仓”建设,要提高从业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

人力资本是支撑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和经营素质的劳动者是建成蓝色粮仓的关键。现代海洋开发需要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应结合现代海洋水产业组织经营特点,大力发展和普及海洋专业技术教育,尽快建立渔民教育培训体系,推动从业劳动者从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根据集约化水产生产模式规模经营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水产业职业经理人和管理者,逐步在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捕捞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现有水产科研、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为基础,推动海洋水产业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服务市场化,培育海洋水产技术服务产业,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现代海洋水产技术服务队伍,提高海洋水产技术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李大海,韩立民.蓝色增长:欧盟发展蓝色经济的新蓝图[J].未来与发展,2013,(7):33-37.

[2]王情,岳天祥,卢毅敏等.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0,(10):1229-124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黄季焜,杨军.国经济崛起与中国食物和能源安全及世界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6,(1):67-74.

[5]黄季焜.农产品供求视角下农业经济和政策前沿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10,(3):1-7.

猜你喜欢

粮仓水产品蓝色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金口河区:守护“粮仓”织牢监督网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撂荒地变粮仓 有机种植出效益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粮仓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蓝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