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2014-01-22管宏俊陈云琦孙长鹏李同纪洁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管状游离胸腔镜

管宏俊 陈云琦 孙长鹏 李同 纪洁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建湖 224700)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采用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对肺功能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VATS)已经成功应用于食管癌切除术[1]。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完成20例俯卧位VATS食管癌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对20例食管癌患者行VATS切除术。20例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3.8岁。20例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癌,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12例、下段癌5例。除常规检查外,术前还行上消化道钡餐、胸腹部增强CT、心脏超声、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以判断肿瘤大小、淋巴结大小、心肺功能情况与周边组织的关系等,据此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1.2 方法 采用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双腔管气管插管。患者取俯卧位,双上臂前抬并置于头两侧,右侧抬高30°;取右腋中线第7肋间作10 mm小切口,置入30°胸腔镜,建立人工气胸(CO2压力为8 mmHg);于肩胛线第5、8肋间分别作5 mm切口,并置入腔镜电钩以及抓钳;必要时在肩胛后线再作5 mm切口协助暴露。探查确定食管肿瘤可在胸腔镜下切除后,采用电凝钩打开纵膈胸膜;游离奇静脉弓,用Hemolock双重钳夹后,用超声刀切断;继续用电凝钩沿食管外科平面游离胸段食管,将食管旁淋巴结、周围脂肪组织全部切除。如食管滋养血管稍粗,用超声刀离断止血,向上分离食管至胸廓入口、向下至食管裂孔。完全游离食管后,清扫上纵膈肿大的淋巴结及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游离喉返神经淋巴结时,首先分离喉返神经,再用剪刀剔除淋巴结(切勿用电凝钩或超声刀清扫淋巴结),最后清扫隆突下淋巴结;胸腔内置1根胸管引流,纵膈内置1根皮管引流。

腹腔镜游离胃:患者体位改为平卧位,颈部、腹部消毒、铺巾,脐下作长约10 mm切口,建立人工气腹(CO2压力为12 mmHg),置入30°腔镜,剑突下方作10 mm纵形切口,用吸引器挑起肝左叶,右肋弓下锁骨中线和腋前线水平分别作5 mm操作孔,左肋弓下作5 mm操作孔。首先探查腹腔有无粘连以及肝脏、胰腺、脾脏等器官有无肿块;用超声刀打开小网膜囊,显露胃左血管,游离后以Hemolock夹闭后超声刀离断,近心端用Hemolock双重夹闭,沿胃小弯向上游离至食管裂孔;用操作钳挑起胃体,在胃后方用超声刀离断胃短血管、胃网膜左血管,游离胃至食管裂孔;再在胃体前面游离胃大弯,延长剑突下切口至5 cm,在左胸锁乳突肌前缘作斜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并固定牵引带,将胃及食管经腹部切口拉出,用9 mm直线切割缝合器使胃成为直径4~6 cm的管状胃,闭合缘用1号线间断缝合加固,由牵引带将管状胃拉至颈部,在颈部用一次性吻合器将管状胃与食管吻合;置入胃肠减压及十二指肠营养管,颈部切口留置皮片引流。

2 结 果

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病死发生,手术时间280~420 min,平均342 min。术中出血量150~350 mL,平均210 mL。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300~650 mL,平均450 mL。胸管放置时间4~10 d,平均6 d。术后住院时间12~37 d,平均18 d。手术共清扫淋巴结232枚,平均10.6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3/20),其中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声音嘶哑1例;乳糜胸1例,经奥曲肽保守治疗痊愈。术后病理分期:T1N0M0期5例,T2N0M0期13例,T2N1M0期1例,T3N0M0期1例。

3 讨 论

对于VATS食管癌切除术是否适用于食管癌根治,目前尚有争议。此外,VATS食管癌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尚不确切。文献[2]报道 ,在胸腔镜下行胸部淋巴结清扫,可达到开胸手术的效果。本研究认为,VATS能够提供良好的深部照明,且可使术野放大,使术者能够清晰地分辨食管周围组织结构,更有利于淋巴结清扫。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淋巴结清扫,每例平均摘除淋巴结10.6枚,与方文涛等[3]报告相似。在胸腔镜下行淋巴结清扫时,应避免误伤喉返神经和气管膜部。

目前,VATS食管癌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尚未普及。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适应证的严格把握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在筛选病例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期、肥胖、合并症、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并正确评估每例患者的手术风险。本组的病例选择标准为:肿瘤没有明显外侵,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即以I~II期为主的食管癌;且无腹部手术史。我们有以下体会:(1)VATS食管癌切除术操作的复杂性远远高于肺大疱切除术。VATS食管癌切除术要求既要有熟练的腔镜操作基础,同时还应具备丰富的食管癌“三切口”的手术经验;(2)游离食管时采取俯卧位,利用双腔管、人工气胸以及重力产生的作用,使手术的操作空间更大、术野更清晰;人工气胸的建立还有利于将超声刀和电凝钩产生的烟雾排出;(3)术中一定要做到安全、彻底地清扫。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时需先用分离钳分离喉返神经。本组术后出现1例声音嘶哑,可能与术中热传导损伤喉返神经相关;(4)奇静脉用hemolock双重钳夹后再用超声刀切断;(5)管状胃的直径应为4~6 cm,闭合缘用1号线间断缝合加固。间断缝合的管状胃要比闭合缘连续缝合的管状胃长3~4 cm;(6)本研究中的术式不切断胸壁肌层,无需剪断肋骨和撑开肋间,与开胸手术相比,明显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了患者的通气功能,从而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4]。

总之,VATS食管癌切除术可避免开胸手术对患者胸腹部产生的较大创伤,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1]谭黎杰,王群,冯明祥,等.一种新的食管切除法-俯卧位胸腔镜食管切除术(附8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5):720-721.

[2]李俊海,鲁鸣,刘宏涛,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切除(附32例报告)[J].现代肿瘤学,2010,18(6):1139-1140.

[3]方文涛,陈文虎,陈勇,等.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鳞癌[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388-391.

[4]Smitheis BM, Gotley DC, Martin I, et al.Comparison of outcome between ope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J].Ann Surg,2007,245:232-240.

猜你喜欢

管状游离胸腔镜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用于门、百叶窗或等同物的铰链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双牺牲模板法制备一维管状Pt-Mn3O4-C复合物及其优越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