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所致肠道血流减少或促进恶病质发生
2014-01-22SandekA,SwidsinskiA,SchroedlW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4年5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其最终阶段为心源性恶病质,而恶病质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提示预后不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胃肠道在慢性心力衰竭营养失调和恶病质中扮演着重要的病理生理角色,研究表明慢性心衰患者肠道形态和功能均发生显著变化,而肠道血流受限或许可以解释上述变化。但是尚无研究分析恶病质和无恶病质心衰患者肠道血流以及胃肠道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为此,来自德国柏林Charité医学院的Sandek博士等提出假设——心衰患者肠道动脉血流减少,并可能与胃肠道综合征和心源性恶病质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心衰患者肠道血流减少、并导致细菌生长、胃肠道综合征及恶病质的出现,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9月发表的JACC杂志上。
研究结果表明心衰患者上、下肠系膜动脉和腹腔动脉收缩期血流较对照组下降约30%~43%,恶病质患者血流最低,上肠系膜动脉和腹腔动脉血流降低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心衰患者饱食、腹胀、肠道杂音和呃逆等症状更为常见,而恶病质患者呃逆、恶心或呕吐最为严重。
Sandek A,Swidsinski A,Schroedl W,et al.Intestinal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link with bacterial growth,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and cachexia.J Am Coll Cardiol,2014,64:109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