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2014-01-21徐国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形长方形

徐国明

数形结合思想包含两点内容。一是以形思数,在直观中理解“数”。可以根据“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充分发挥图式表象的中介作用,以使学生顺利获得有关“数”的知识;二是以数想形,在转换中建立“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让“形”与“数”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从而沟通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下面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渗透谈点实践与体会。

一、以形思数,在直观中理解“数”

1.以形思数,把握概念本质

教学中运用图形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通过对图形中的情境分析,抽象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运用图形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表示出下图中的■。

思考:(1)表示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为什么都是■,但表示出的每份的个数不一样?

(3)你能对这组图进行分类吗?(想以什么为标准?)

借助这些情境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这一有关分数的概念特质。

2.以形思数,理解运算性质

教学中,对于一些运算性质的教学,也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观察、分析,并组织学生结合操作来形象地理解相关性质。

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不少教师往往是先通过呈现一组组乘法算式,让学生观察、比较因数和积的变化关系,然后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实际上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长方形的模型,直观地引导学生探究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片段如下:

呈现宽12米,长20米的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思考,当长不变,宽扩大或缩小3倍时,面积是怎么变化的。

(12×3)×12 (12÷3)×20

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比较长方形的面积变化,学生很直观地看到当长不变,宽扩大3倍或缩小3倍时,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或缩小3倍。这里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

3.以形思数,弄清数量关系

苏教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这一板块的内容,题目通常比较抽象复杂,有些学生较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造成解决问题的困难。要让学生清晰地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或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因为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题:“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20米,宽16米,因修路需要将长缩短4米,如果面积不变,宽应增加几米?”

学生给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20×16-(20-4)×16]÷(20-4)=4(米)。

方法二:4×16÷(20-4)=4(米)。

在解决问题时多数学生采用第一种解法,而对第二种方法不少学生理解上有困难。

事实上可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学生通过图明白了减少的面积直接除以现在的长等于增加的宽。通过数形结合,让解题数量关系以及思路更加清晰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在这里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拓宽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等目的。

二、以数想形,在转换中建立“形”

1.以数想形,理解公式的内涵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计算公式,对于这些计算公式的教学,如果省去对它的推导过程,而选择让学生死记硬背,只会令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鉴于此,教学时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达各种算式的含义,以达到深刻理解公式的内涵。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在课前,部分学生已经通过自学等形式初步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这种情况,教学时,我首先出示下面这个图形,请学生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有极少数学生列出了不一样的式子,他们用图分别表示出了各自的解法。

生1:我是把一个直角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2:生1的方法只能推导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我把任意一个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3:我是用折的方法推导的,折法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一样。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2)×2。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比较、分析,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是“底×高÷2”。这里将图形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突出图像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获得了准确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都得到了发展,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中有形、形中有数”的意识。

2.以数想形,明晰图形的性质

通过以数想形,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

如,在教学“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只要等底等高,它的面积就相等”这一性质时,呈现“3×4”这个算式,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三角形,结果学生画出了如下图形:

通过观察上图,学生发现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只要等底等高,它的面积就相等”这一图形性质。再让学生画出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的三角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又能发现:“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不一定相同”这一图形的性质。

3.以数想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直观感知——图式表象——抽取数学知识”的过程。这里不难看出,图式表象是直观感知和抽取数学知识的桥梁,充分发挥图式表象的中介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灵活思考、大胆想象的能力。

如,看到了“4×5”你能想到哪些图形?学生想到的可能是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还可能想到是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还可能想到是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再如,看到了“4、4、1”,“4、4、3”,“4、4、4”,“4、4、5”,“4、4、6”,你想到的是怎样的三角形?这种穿梭于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学习,是一种自由游弋的学习,这种学习能实现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小学生思维的年龄特征,利用数形结合,能够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和方法创造出来。在这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以形思数”和“以数想形”这两点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这两种思维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数学能力。

(责编 金 铃)endprint

数形结合思想包含两点内容。一是以形思数,在直观中理解“数”。可以根据“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充分发挥图式表象的中介作用,以使学生顺利获得有关“数”的知识;二是以数想形,在转换中建立“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让“形”与“数”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从而沟通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下面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渗透谈点实践与体会。

一、以形思数,在直观中理解“数”

1.以形思数,把握概念本质

教学中运用图形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通过对图形中的情境分析,抽象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运用图形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表示出下图中的■。

思考:(1)表示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为什么都是■,但表示出的每份的个数不一样?

(3)你能对这组图进行分类吗?(想以什么为标准?)

借助这些情境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这一有关分数的概念特质。

2.以形思数,理解运算性质

教学中,对于一些运算性质的教学,也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观察、分析,并组织学生结合操作来形象地理解相关性质。

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不少教师往往是先通过呈现一组组乘法算式,让学生观察、比较因数和积的变化关系,然后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实际上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长方形的模型,直观地引导学生探究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片段如下:

呈现宽12米,长20米的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思考,当长不变,宽扩大或缩小3倍时,面积是怎么变化的。

(12×3)×12 (12÷3)×20

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比较长方形的面积变化,学生很直观地看到当长不变,宽扩大3倍或缩小3倍时,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或缩小3倍。这里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

3.以形思数,弄清数量关系

苏教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这一板块的内容,题目通常比较抽象复杂,有些学生较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造成解决问题的困难。要让学生清晰地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或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因为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题:“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20米,宽16米,因修路需要将长缩短4米,如果面积不变,宽应增加几米?”

学生给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20×16-(20-4)×16]÷(20-4)=4(米)。

方法二:4×16÷(20-4)=4(米)。

在解决问题时多数学生采用第一种解法,而对第二种方法不少学生理解上有困难。

事实上可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学生通过图明白了减少的面积直接除以现在的长等于增加的宽。通过数形结合,让解题数量关系以及思路更加清晰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在这里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拓宽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等目的。

二、以数想形,在转换中建立“形”

1.以数想形,理解公式的内涵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计算公式,对于这些计算公式的教学,如果省去对它的推导过程,而选择让学生死记硬背,只会令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鉴于此,教学时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达各种算式的含义,以达到深刻理解公式的内涵。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在课前,部分学生已经通过自学等形式初步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这种情况,教学时,我首先出示下面这个图形,请学生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有极少数学生列出了不一样的式子,他们用图分别表示出了各自的解法。

生1:我是把一个直角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2:生1的方法只能推导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我把任意一个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3:我是用折的方法推导的,折法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一样。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2)×2。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比较、分析,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是“底×高÷2”。这里将图形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突出图像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获得了准确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都得到了发展,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中有形、形中有数”的意识。

2.以数想形,明晰图形的性质

通过以数想形,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

如,在教学“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只要等底等高,它的面积就相等”这一性质时,呈现“3×4”这个算式,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三角形,结果学生画出了如下图形:

通过观察上图,学生发现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只要等底等高,它的面积就相等”这一图形性质。再让学生画出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的三角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又能发现:“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不一定相同”这一图形的性质。

3.以数想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直观感知——图式表象——抽取数学知识”的过程。这里不难看出,图式表象是直观感知和抽取数学知识的桥梁,充分发挥图式表象的中介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灵活思考、大胆想象的能力。

如,看到了“4×5”你能想到哪些图形?学生想到的可能是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还可能想到是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还可能想到是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再如,看到了“4、4、1”,“4、4、3”,“4、4、4”,“4、4、5”,“4、4、6”,你想到的是怎样的三角形?这种穿梭于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学习,是一种自由游弋的学习,这种学习能实现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小学生思维的年龄特征,利用数形结合,能够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和方法创造出来。在这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以形思数”和“以数想形”这两点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这两种思维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数学能力。

(责编 金 铃)endprint

数形结合思想包含两点内容。一是以形思数,在直观中理解“数”。可以根据“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充分发挥图式表象的中介作用,以使学生顺利获得有关“数”的知识;二是以数想形,在转换中建立“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让“形”与“数”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从而沟通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下面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渗透谈点实践与体会。

一、以形思数,在直观中理解“数”

1.以形思数,把握概念本质

教学中运用图形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通过对图形中的情境分析,抽象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运用图形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表示出下图中的■。

思考:(1)表示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为什么都是■,但表示出的每份的个数不一样?

(3)你能对这组图进行分类吗?(想以什么为标准?)

借助这些情境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这一有关分数的概念特质。

2.以形思数,理解运算性质

教学中,对于一些运算性质的教学,也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观察、分析,并组织学生结合操作来形象地理解相关性质。

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不少教师往往是先通过呈现一组组乘法算式,让学生观察、比较因数和积的变化关系,然后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实际上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长方形的模型,直观地引导学生探究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片段如下:

呈现宽12米,长20米的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思考,当长不变,宽扩大或缩小3倍时,面积是怎么变化的。

(12×3)×12 (12÷3)×20

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比较长方形的面积变化,学生很直观地看到当长不变,宽扩大3倍或缩小3倍时,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或缩小3倍。这里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

3.以形思数,弄清数量关系

苏教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这一板块的内容,题目通常比较抽象复杂,有些学生较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造成解决问题的困难。要让学生清晰地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或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因为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题:“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20米,宽16米,因修路需要将长缩短4米,如果面积不变,宽应增加几米?”

学生给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20×16-(20-4)×16]÷(20-4)=4(米)。

方法二:4×16÷(20-4)=4(米)。

在解决问题时多数学生采用第一种解法,而对第二种方法不少学生理解上有困难。

事实上可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学生通过图明白了减少的面积直接除以现在的长等于增加的宽。通过数形结合,让解题数量关系以及思路更加清晰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在这里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拓宽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等目的。

二、以数想形,在转换中建立“形”

1.以数想形,理解公式的内涵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计算公式,对于这些计算公式的教学,如果省去对它的推导过程,而选择让学生死记硬背,只会令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鉴于此,教学时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达各种算式的含义,以达到深刻理解公式的内涵。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在课前,部分学生已经通过自学等形式初步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这种情况,教学时,我首先出示下面这个图形,请学生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有极少数学生列出了不一样的式子,他们用图分别表示出了各自的解法。

生1:我是把一个直角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2:生1的方法只能推导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我把任意一个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高就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3:我是用折的方法推导的,折法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一样。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2)×2。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比较、分析,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是“底×高÷2”。这里将图形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突出图像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获得了准确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都得到了发展,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中有形、形中有数”的意识。

2.以数想形,明晰图形的性质

通过以数想形,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

如,在教学“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只要等底等高,它的面积就相等”这一性质时,呈现“3×4”这个算式,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三角形,结果学生画出了如下图形:

通过观察上图,学生发现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只要等底等高,它的面积就相等”这一图形性质。再让学生画出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的三角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又能发现:“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不一定相同”这一图形的性质。

3.以数想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直观感知——图式表象——抽取数学知识”的过程。这里不难看出,图式表象是直观感知和抽取数学知识的桥梁,充分发挥图式表象的中介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灵活思考、大胆想象的能力。

如,看到了“4×5”你能想到哪些图形?学生想到的可能是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还可能想到是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还可能想到是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再如,看到了“4、4、1”,“4、4、3”,“4、4、4”,“4、4、5”,“4、4、6”,你想到的是怎样的三角形?这种穿梭于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学习,是一种自由游弋的学习,这种学习能实现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小学生思维的年龄特征,利用数形结合,能够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和方法创造出来。在这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以形思数”和“以数想形”这两点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这两种思维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数学能力。

(责编 金 铃)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数形长方形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