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与紫砂壶

2014-01-21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4年1期
关键词:紫砂壶陶瓷艺术

文/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还说:“吾不试,故艺。”看来,圣人在努力于“道”之余,仍不能忘情于艺术。庄子也说:“说圣耶,是相于艺也。”

图1 顾景舟·此乐壶

艺术是人生的支柱之一。人生不能缺少艺术。人的文化层次不同,所需要的艺术层次也不同,人的习性和兴趣不同,所需要的艺术门类也不同,人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环境不同,所需要的艺术形式也不同。因而,便产生了各种层次、各种门类和各种形式的艺术。

在中国各种类的艺术中,陶瓷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最大。中国的丝绸虽然十分出名,致使西方国家从古至今不停地来到中国进行丝绸贸易,但也只以“丝绸”命名“丝绸之路”,却未尝以之名中国。西人以China 称中国,China 即陶瓷艺术也。可见中国之陶瓷艺术在世界上的显要地位。

“陶瓷”由陶和瓷组成,陶和瓷在艺术上固属于同一门类,但陶和瓷却有着根本的不同。不仅其制成的原料有别,焙烧的温度也不同。瓷器以江西的景德镇最有名,被称为“瓷都”;陶器以江苏的宜兴最有名,被称为“陶都”。

陶和瓷都是一种文化。陶都中,诸陶文化各显风姿,紫砂陶又可谓陶文化之极。这是因为紫砂陶显示出的文化层次较高,它不仅是文人雅爱之物,也是文人参与制造之物。其审美观始终受文人的思想制约,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多。它除开陶瓷本身的艺术性之外,还集绘画、诗文、书法、印章、雕塑等于一壶。家中有一把紫砂壶,不但可以实用,可以当作艺术品去陈列欣赏,还可以显示一个家庭的文化素养。所谓“鲜花赠美人,良剑赠英雄,精壶赠文士”,“一杯清茗,可沁诗脾”。当然,家中有精壶的人不一定全都是文士,但可以说其家有文化气氛。

孟子曰:“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所以,中国人历来不注重物质财富的炫耀,而注重文化艺术的装点,否则便会被人认为“富家俗儿”。稍有财力的家庭总要布置一些艺术品,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或挂字画,或摆古琴,或放置紫砂壶等。持一把精妙的紫砂壶,欣赏其高雅的神韵、优美的形态,以及壶上“石古而月瞿,补天之余……”等等名句,人的情思就会被带入荒远的时代或崇高的境界,情趣也就大不相同了。而有一些壶虽然并不恶,但形俗或无神,无文雅之意而有庸俗之气,置之无益。故一把紫砂壶中,大有学问于其间。

图2 顾景舟·瓜梨壶

图3 时大彬 大彬提梁壶(南京博物馆收藏)

图4 时大彬 如意柿蒂纹三足壶(无锡甘露寺出土)

紫砂壶确有高低、雅俗之别。因之,必须学会欣赏。欣赏并非易事。梁朝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说:“鲁臣以麟为麔,楚人以雉为凤;魏氏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容易徵,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因而欣赏紫砂壶,便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老子有云:“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意思是说,知道的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样就很好;但不知道的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了。所以,对紫砂壶有兴趣的人必须学会欣赏。如前所述,紫砂壶集多门艺术于一身,所涵盖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甚多,如能真正地、全面地欣赏紫砂壶,增加人的知识非止一端。

实际上,关于艺术的相当一部分学问都在欣赏之中,真正会欣赏某一艺术,也就真正地了解了某一艺术。在欣赏中知道其美之所在、本质、价值、意义;知道其滥觞、发展、变化等等历史沿革;知道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知道其作者的思想、经历和社会意识对他的影响(这是他造壶的风格之基础);知道其文化内涵和背景;知道它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知道其产生的地理环境有及当时社会政治、思潮乃至于国内外的贸易状况等等;若说“一花一天堂”,那么,就可以从一把壶中见到整个大千世界。禅家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我们也可作一别解:紫砂壶不过是一团泥,然而,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很多它自身之外的内容,不是吗?

猜你喜欢

紫砂壶陶瓷艺术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纸的艺术
陶瓷艺术作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