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的产生与多元发展
2014-01-21王芮
王 芮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成都610207)
一、现代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
19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开始进入现代主义时期,以印象派作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创建了以色彩为核心、同过去所有图式视觉语言相迥异的艺术形式。传统古典主义对写实主义极尽追求的绘画风格,使画家们认识到不管从技术上还是艺术效果上,传统的绘画艺术只是不断地重复,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这一思想理念的转变同库尔贝现实主义早期艺术观是完全相同的,摒弃了不断追求类型化与普遍化的传统古典主义艺术理念,而是将艺术融入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于对现实生活中既得色彩与印象的捕捉,从而达成对生活的真实描写。而受到印象派的激励,西方现代艺术在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中前期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发展。正如博于伊斯所言“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是对当时西方现代艺术繁荣景象的最好描述与概括,这反映出艺术不再具有界线,已成为属于大众的事物,追求艺术成为所有人共同的权利。艺术不再服务于宗教,从“人”出发,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桑从1913年开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非传统创作方法实验,确立了“现成品艺术”的地位。1917年在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年展上,杜桑赠送了一件与安格尔名画《泉》相同名字的工业流水线生产的瓷质小便器。这件作品堪称现代艺术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艺术家通过玩笑似的手法,借由一种奇特的艺术手法,对传统的艺术创造形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从过去的写实主义发展为对生活中任意物件进行艺术内涵的赋予。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选择即创造,只要你做出选择,任何一件东西或行为都可以变为艺术。杜桑的另一件作品《L·H·O·O·Q》也再一次强调了这种新的艺术创作方法,他把两撇胡子栽到了古典名画《蒙娜丽莎》的脸上,使得作品原有的端庄、古典美变得诙谐幽默,吸引眼球。借助这些作品杜桑表达了自己改变既成现实,从而让现实具备艺术内涵的理念。杜桑对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进行颠覆,消解了传统艺术的意义。
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往往是为了表现宗教、叙事性地展示英雄、宏大等。而自印象派开始,艺术家们开始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对传统“象牙塔”艺术进行反叛,挑战古典艺术和公众的审美趣味。杜桑告诉我们,所有现存物品都可以成为艺术,这与博于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完全相吻合,打破艺术与公众、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使艺术与生活间的壁垒消失,让艺术变成了表达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方式之一。在他的这种创作方式的影响下,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大师”宣告隐退,艺术趣味的中心权威被取代,走向多元化、大众化的局面。波普艺术中所提到的本义就是通常所说的“流行的与大众的艺术”,艺术家们借由大众传播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及形象等来完成作品,他们多采用拼贴、丝网印刷、现存品集合等手法,通过对大众所了解的事物的再创造,使其成为视觉符号,进而实现对时代面貌的描绘。安迪·沃霍尔可以说是波普艺术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通过丝网印刷手法对玛丽莲·梦露形象的再创造,使其成为了波普艺术的著名代表,每一幅照片以不同的套色反复出现,给观看者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他大胆摒弃手工制作的传统创作手法,代之以机器工艺技术,完全背弃了传统艺术对永恒、深刻的绘画要求,与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平民的、商业的、消费的复制相呼应,反映出艺术弱化甚至否定技巧的倾向,把艺术创作的传统含义在这里颠覆了。波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中的反传统和反艺术思想,艺术家从杜桑的破坏手法中领悟了建设性的含义,这种与达达主义纯粹的嘲弄挖苦及对现代文明的对抗情绪截然相反,它并非要表达多么深邃的内涵,而是通过大众化的手法对大众化的内容予以呈现,从而把反传统、反艺术的手法转变成与流行文化及现实生活中全新艺术表达方式进行直接沟通的手段。
达达主义、波普艺术运用日常生活用品,采用拼贴、挪用、丝网印刷等方式,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形成了互动。也就是说,这种艺术创作方式来自大众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之后,又回到大众,构成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模糊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突破了传统艺术中的宏大叙事特点。传统艺术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为了表现宗教、权利、意志等,削弱了人的意志。艺术家们不能按照自己所看到的真实生活去表现艺术,而是必须服务于强权。因而这种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从本质上来说是艺术家们从“什么是美”到“美是什么”的观念改变。现代艺术的出现可以解释为企图使失去直接性的人恢复到他的原始状态,或者可以解释为寻找绝对自由即可表明这一点,现代艺术已冲破“本质主义”的实体堡垒,向着人的绝对自由迈进。而反本质主义则为现代艺术的这种“开放性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现代性感召下现代艺术的多元发展
反本质主义反对统一性、普遍性而肯定差异性、多元性、复杂性的思想特征,对现代艺术影响巨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现代西方艺术的重要特征,“艺术界在20世纪初出现的一连串活动,也像物理学中出现的相应发现一样,使公众不安地面对越来越多的无法辨识的形体。”野兽派、后印象派、表现派、立体派、未来派、涡旋派、达达派、抽象派等众多纷纭复杂的艺术流派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流派大都超越现实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勾勒,注重个人情感意志的体现。个性张扬,笔触奔放。“抽象”是现代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即“以直觉构形能力的直接把握。”抽象的由来表明人们对艺术发展的自足独立性的追求,艺术不再是对现实事物的反映或再现,也不再有一个外在的目的。正如马列维奇的无声的“白色”艺术或者杜桑的作品,可能达到了无限的自由,充分表现个人的意志。而现代艺术也就此发展到了顶点。然而,“自由变得绝对时,对自由的信仰变成了一种迷信。”现代艺术离本质越远就变得越空洞。
反本质主义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它们抬高语言、推崇游戏、反对真理、取消哲学理论旨趣及其引发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倾向,遭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广泛批评。正如维特根斯坦自己所说“对不能说之事保持沉默”的主张,显得聪明而脆弱,他让我们想起黑格尔的这句名言:对谬误的恐惧本身就是一个谬误,深入分析之下,这其实是对真理的恐惧。反本质主义理论其实是认识论上的一种乌托邦。为它所推崇的“描述”手法本身,终究还是同“前陈述”有某种暧昧关系。因为任何描述都只能是有选择地进行,因而必须以某种范围的相对“确定”为其前提,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所在”之物作出描述之际,就一定有关于它之“所是”的判断的渗入。故而“反本质主义”一开始就把自己囿于“本质主义”的牢笼。这也无怪乎后来的理论家屡次批判维氏的反本质主义理论。
尤其是本雅明关于两种艺术历史形态——韵味的艺术和复制的艺术——的结论。他认为,西方文化发展到当代,已经导致一种新的文化的出现。这种全新的文化逐渐替换旧有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更是历史作出的必然选择。这也就是指过去的以韵味作为核心的传统艺术在不断的被以机械复制为标志的非韵味艺术所替代。他还发现,就本质上而言,所有的各种形式的艺术都存在着可复制性,只不过现如今的机械复制与过去的传统复制有着天壤之别。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首先,“技术复制与传统手工复制相比更加独立于原创作品”;其次,“通过机械技术进行的复制可以使原创作品的模仿品达到原作品也无法达到的高度”。本雅明在其关于后现代艺术的言谈中有着与这一观点完全相似的地方。
伴随着现代艺术在今天的不断发展,我们无力抵挡“肯次”(Kitsch)的入侵。特别是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电影、电视、艺术设计、时装、数字艺术等大众化艺术品的泛滥都在表明艺术消费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媒介的介入,大量复制品的涌现,艺术再不是艺术家精神思考的结果,艺术品往往形制巨大、内容空虚,缺乏艺术家的创造力渗入,或是艺术家对真切问题的视而不见,一味炫耀自己的技巧,缺乏真实的情感。大众对艺术品的广泛需求也刺激着艺术品的粗制滥造。先锋时代的艺术家曾斥责过大众文化,“先锋派艺术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亦即之所以让大众无法理解,在奥尔特加看来,根本原因乃是这种艺术的非人化特征。”在这里,非人化表明,在先锋派中,不再有先前艺术中的写实的风格,艺术与日常经验已被隔断。从此,“艺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势头,走向了大众。同时,大众也对艺术的大众化持欢迎的姿态”。艺术作品没有了所谓的高雅与庸俗之分、纯粹与不纯粹之分。
艺术品的不断市场化、大众化、娱乐化,与现代人的审美态度是分不开的。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物质生活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艺术的渴望与追求,人们借助于通俗的艺术来获得身心的暂时休息和愉悦,而不愿过多地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在高雅艺术的雕琢上。而随着一切物质生活的用品进入生活需求的领域,加之高科技的介入,市场逻辑的展开,文化产业的兴起,也为艺术品融入大众提供了条件。人们愈来愈渴望借助通俗艺术来麻痹自己疲惫的心灵,习惯于用通俗甚至低俗艺术来消谴。这时艺术的特征体现为创造被模仿所取代,艺术的想象力日渐枯竭,“最后的结果,则只是不断重复一堆固定的死形式而已……它无疑是处在所有文化的最后一幕中了。”由此也就造就了“肯次”的大行其道。
三、结语
现代艺术的大众化发展,是艺术家艺术观念转变的历史选择,艺术创作方法的改变意味着艺术家对艺术表达方式的重新解读,艺术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运用大众所熟悉的方式来展现艺术本身。在崇尚多元主义的今天,本质主义者是寸步难行的,从重视审美到关注艺术作品本身,无疑是艺术史上的重大价值转向,艺术总是不断地盘旋上升中,只有在历史和大众的审美趣味下,现代艺术才能够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1]徐岱.反本质主义与美学的现代形态[J].文艺研究,2003(3):11-19.
[2]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伦纳德·史莱因.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徐岱.反本质主义与美学的现代形态[J].文艺研究,2003(3):11-19.
[6]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7]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张贤根.20世纪的西方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