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技术专业《UML建模技术》课程设计
2014-11-13代玉梅
代玉梅,丰 雁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工作,软件工程这门学科就是为解决软件的开发、管理和控制而设。软件工程是一组指导人们更好地开发软件的方法和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分析、设计软件,控制软件开发的过程。方法、工具和过程三者构成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三大要素。我们根据软件开发类任职岗位的职业需求,把软件工程设计为一种可操作性强,易于学生实践的课程《UML建模技术及实训》,建模技术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也为后续课程(如《J2EE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为毕业后的就业尤其是应用软件开发类职业岗位的就业增加机会[1]。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1.课程设计的背景
根据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具备计算机软件编程、测试、系统支持等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我校定位的软件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如图1所示。
2.指导思想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软件建模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UML建模语言组成符号的基本意义和用途,能迅速通过相关的UML图获取用户的需求,读懂程序详细设计开发文档。《UML建模技术》课程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如图2所示:
图2 《UML建模技术》课程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
根据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需要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掌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系统的方法;
对系统进行商业建模;
准确描述系统的需求分析;描述系统中应该用到的类及行为;设计一种易于转化成代码的方案;协调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开发;
由以上能力要求就可以推断出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能力,即《UML建模技术》课程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UML建模技术》课程目标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UML建模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基于工作过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相结合;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自主创新学习[2]。
将系统分析员的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尤其强调系统分析创造能力的培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高效的教学方式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相结合,教中做、学中做,突出“做”,强调结合。技能培养的途径是反复有效的实践,《UML建模技术》课程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通过UML建模技术,学会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开发和技巧。自主创新学习是指课程设计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UML建模技术》课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与传统课程不同的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克服被动学习的现象。程序开发是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对学生创造性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要。
2.课程设计思路
图3 课程设计思路
《UML建模技术》课程设计的思路是:坚持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为课程设计的起点,以校企合作为课程设计的关键,以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以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为指导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和优良的职业素养为最终目标,摒弃学科式课程范式,让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如图3所示课程设计思路。
3.序化教学内容
从知识的解构与重构角度对技能与知识的整合、从工作的变与不变的角度对行动与思维的跃迁、从技术的潜在与实在的角度对技术与技能的互动等问题,可以转化为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再到学习情境的设计。如图4所示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3]。
图4 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
具体来讲,课程就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项目分别是“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案例模仿项目和“简易教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同步拓展项目,技术难度和工学结合的紧密程度逐步提高。
根据设计过程可序化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如表2所示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说明与教学建议
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注重讲解与示范,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作用;
2.讲解与示范要突出重点,强调要领,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接受,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易于降解,并在备课过程中注意教学载体的设计,如图5所示课堂设计案例;
图5 课堂设计案例
3.每章教学学时可在上述学时分配基础上浮动2学时;
4.加强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的不当作法;
5.因对技术的发展或者市场的需要,可考虑加强某些方面的教学力度;
6.在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7.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和深广度的特别说明;
8.认真进行单元设计,单元设计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
五、课程考核
1.考核设计
考核分值是100分,根据能力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将分值设置为3个部分,知识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如图6所示考核设计。
2.考核过程和方法
考核过程必须是严格的,从试卷到考试到成绩每一步骤都要认真执行,在考试环节有任课老师出具A、B两份试卷,试卷的难易程度、知识点的考核需要由教学团队多人参与分析,团队负责人在试卷是否可行上签字、归稿;考试过程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不仅有考核知识点掌握情况的笔试,更要有考核实际技能的分组项目考试以及个人能力的操作考试,最后按一个合适的比例总结成绩,如图7所示考核过程和方法。
图6 考核设计
图7 考核过程和方法
[1]陈哲.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 Web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教学效果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