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14-01-21范中健金碧华
范中健,金碧华
(浙江理工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法政学院,杭州 310018)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范中健a,金碧华b
(浙江理工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法政学院,杭州 310018)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农业为根本、文化为支撑、科技为动力、制度为保障。努力做到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相结合、全面治理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理念革新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立足国情与外部吸收借鉴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新农村;生态文明;路径
历史总是在矛盾中辩证地发展。现代工业文明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也不断暴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缺陷,突出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日渐增大,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美好的要求,人们需要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体制结构进行深刻地反思。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应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
一、对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科学认知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1],使“生态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战略思想和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将“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了时代的历史机遇和建设高潮。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产生活的和谐稳定以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2]。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时,积极主动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3]。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理念。农村生态文明的构建主要包括生存性建设、发展性建设和制度体系性建设三个层面。农村生态文明生存性建设即物质建设,包括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生态产业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是指在尊重和协调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通过改善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及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一切物质成果,如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农村道路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房屋建筑布局的优化等;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性建设即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指通过政府、社会媒介的宣传与引导,推进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村生态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发展、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等;农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农村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决策与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监督体系与激励、奖惩机制建设等。
二、科学发展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辨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理念与建设思路的指引。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深刻表述,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分析发展实践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新矛盾新问题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
首先,科学发展观指引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本质与核心,同时也强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做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这在本质上是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农民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改善的目标相契合的。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注重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凸显出来,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大程度上满足农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改变农村传统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始终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具体要求,统筹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社会发展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关系,努力建立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形态。
其次,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种科学的辨证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要做到全面协调、统筹兼顾,要努力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之上,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协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本质上就是为了使广大农村通过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生态化”的伦理认知,进而实现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一体化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变化,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极大改善。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网络新兴媒体的强势崛起,社会多元文化意识的冲击,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普遍缺失、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组织功能缺位、农村经济利益至上观念弥漫等。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1.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普遍缺失
相较于城市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资金、技术等资源的不足以及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倾斜,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普遍缺失。目前,在我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中,绝大多数没有条件进行有效的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的现象随处可见。当前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在迅速增长,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破坏了农村和谐美丽景观,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造成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危机相对应,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农村耕地、林地与草场面积急剧减少、农田水利灌溉沟渠阻塞与破坏、农村河流湖泊的水污染或水质恶化、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污染、农业生产引起的各类污染及城市工业污染扩散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例如,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塑料等生物化纤物品的广泛使用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农村白色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不断加重,而由此引发的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产生的癌症等并发症问题正威胁着近9亿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注和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已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3.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组织功能严重缺位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从1988年试行以来,至今已走过20余年。新的村民自治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逐渐转化为农村基层的普遍自治。但是,由于农村家庭自主经营,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较低,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能力分散,村民民主自治在运行和操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组织功能严重缺位和丧失。特别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已经成为空壳,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缺少稳定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无法承担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资金投入。
4.农村经济利益至上观念弥漫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广大农村居民平等、自由地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实现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和社会环境。然而,一些地区和部分农村居民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经济利益,不惜造假作假,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了农业生态安全。同时,由于农民生态意识的淡薄、农村基础民主政治组织的功能缺位,在面临经济发展选择和生态环境保护取舍的过程中,往往选择了前者,这也是当前一些农村地区小煤窑、小煤矿取缔不止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1.农民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与责任意识不足
农民自身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与责任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不深、环保意识不强、生态责任缺失,常常从自身现实利益出发,将环境保护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立起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4]。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也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对农民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迷信观念[5]。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生态建设理念淡薄与区域规划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突出矛盾就是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逐步削弱和损害,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政府失灵”的后果。政府“失灵”源于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建设理念的淡薄,传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根深蒂固,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唯GDP至上。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和城市工业逐渐向农村地区扩散,一些农村基层政府和官员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获得政绩升迁、完成经济发展任务指标往往纵容高污染、高消耗产业的重复建设,忽略或者抵触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与保护。由于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中,多数农村村镇布局和规划不合理或规划水平不高,居民点建设不符合生态村镇发展要求等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居民点建设布局和功能分区不合理,形成功能互相干扰;有的居民点建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经济活动严重排挤和干扰生态环境敏感区;还有的居民点建设只考虑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集中效应,而忽视了土地开发度和经济载荷的合理分配等[6]。
3.政府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衡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匮乏
农村作为我国自然生态资源富集地,不仅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粮食与能源矿产资源,也承受着城市和工业污染逐渐向农村转移和扩散的生态环境压力。但是,城乡二元体制却使政府在面对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时,将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配置在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以及可以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项目上,而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资金投入少之又少,导致全国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影响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此外,基于环境建设和投资周期时间较长、风险性较大、经济效益较低的考量,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投资参与热情不足,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筹集。
4.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滞后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的特点是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生态文化为农村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和谐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然而,限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资金的匮乏、农村师资资源和能力的不足以及教育、科技手段的落后,农村生态文化教育严重滞后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而且传统的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方式较单一、内容陈旧、基础设施匮乏,这些困境都不利于农村生态文化理念的培育和形成。科技进步是提升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与有效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动力和手段,对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科技理念、科技水平都较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垃圾废物处理方式和能源资源利用方式在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依然存在。
5.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有力地执行约束
新中国建立以来,针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1989.12)、《水土保持法》(1991.6)、《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0)、《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等,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逐步呈现负外延化的趋势: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新问题严重威胁着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专门性制度及法律规章的制定严重滞后与不足。同时,已颁布实施的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存在着内容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以及不适用于现实的情况。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专门环境执法机构缺乏以及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法治意识和管理能力与水平的不足也阻碍了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化发展道路的形成。
四、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实践工程,既有精神文化层面,又有生产生活层面;既有体制制度层面,又有科技教育层面;既有基层民主政治层面,又有理念思想变革层面。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坚持以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农业为根本的基础之上,还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相结合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从区域上划分,主要包括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当前,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和工业的治理方面,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严重不足,由此形成的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社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政府必须转变这种重“城”轻“农”的政策局面和建设思路,统筹研究和规划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做到一般与特殊、整体与局部的科学把握与有效结合。首先,要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纳入到顶层设计中去,合理制定建设规划和建设内容,从法律制度上和管理体制上,逐步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其次,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建设实际,研究制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监督、奖惩体系;再次,科学统筹城乡区域规划和发展规划,避免一味地追求发展大城市,鼓励开展小城镇建设,严格控制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和扩散;最后,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恢复机制。
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各地区还应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加强乡村规划建设。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平原、山地、丘陵地形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生态自然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统一建设模式和建设标准。此外,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教育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的差异,也影响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进程。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类型,主要包括六大类,分别是绿色企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生态养殖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休闲产业带动型和生态旅游带动型。因此,各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在坚持和贯彻中央政府的一般原则和指导思想的同时,也要切实立足地区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盲目攀比和复制,合理制定建设理念和建设规划。
(二)全面治理与创新发展相结合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和物质积淀。生态文明追求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更强调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文明,而不是贫穷的文明、落后的文明。因此,要避免在倡导生态文明建构的过程中陷入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自我矛盾之中,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坚持全面治理和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治理,是指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问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组织功能缺位的问题、农村经济利益至上弥漫的问题、生态环境建立理念缺失的问题开展全面综合地调研与整治。这里重点阐述农村生态环境的全面治理与农村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的全面治理主要包含对农村水资源(尤其指农民的生活饮用水和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农村耕地资源、矿产资源乱开采等问题开展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全面治理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颁布和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强有力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执行体系、执行队伍,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培育农村生态文明氛围,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意识和拓宽农民参与渠道等途径开展治理工作。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指向,是21世纪解决人类社会能源、资源、人口和环境等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创新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大力倡导和建立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畜牧业、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多样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富有地区特色的农村产业发展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效益化、规模化和生态化的运作水平。同时,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协调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要将农村生产生活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使所有原料和能源都能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减轻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理念革新与科技应用相结合
科学的发展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保证与理论支撑。转变落后的发展理念,倡导积极生态文化氛围是生态文明构建的当务之急。生态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优良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精粹和重要载体。通过在全社会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观,激发起人们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道德责任感,促使人们自觉避免自身损害自然的行为,真正建立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内在动力。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改变传统的政绩观和“唯GDP增长论”,要将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对资源、环境的损耗纳入到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当中去,并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制度和执行体系。其次,政府要发挥好舆论宣传和引导的作用,利用新闻、网络等传播媒介,在全社会倡导一种“爱护自然、有序发展、科学发展”的氛围。最后,建立完整的、有效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应从娃娃抓起,建立从小学直到大学的环境保护教育制度,同时在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上应避免硬性理论知识的灌输,可通过利用网络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具体的案例、事例,组织社会实践、“每日环境保护自省”、环境保护知识大赛等活动来加深年轻一代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意识。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推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村现代化进程,构建农村生态文明也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当前,农村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广泛应用应着重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要增加绿色农业科技的投入,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要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强化生态过程,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资源,合理提高水和耕地利用率,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二是要大力发展和推广农村环保技术,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的资金投入,通过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和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优化提升农村能源资源消费结构和循环利用率,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和倡导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积极推广农村生产生活节能技术,培育节能减排的新风尚;最后,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理念和素质的提升对加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农民科技文化理念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可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等知识的广泛宣传,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投入和科技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等方式探索实践。
(四)立足国情与外部吸收借鉴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且人均资源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应始终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现状。首先,要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我国当前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发展困境及其生成背景做到全面、细致地把握,为将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方针和制度提供参考;其次,通过历史与现实分析的方法,加强对我国传统生态伦理理念和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与把握,总结提炼出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成分;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尚未实现,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但同时我们也要发现,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探索建立符合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实现我国各项事业健康、持续、科学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构建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地区间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国外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这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少走弯路,顺利实现的理性选择。如,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力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场外有机肥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则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95%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被称作生态产品[8]。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秉承“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独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以培育名品、振兴农业生产为目标,重点发展介于一次产业和二次产业之间的“一点五次产业”,并通过增加农产品技术含量方面的共同协作、设立“一村一品”运动推进事业部和地区特产开发事业部、加强资金保障等提供行政支持。这一运动的开展不仅繁荣了产业,促进了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还加深了人与人、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9]。
五、结 语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命脉和基础,任何文明的繁荣和发展都不开农业的发展。就像国外学者对其形象地比喻:一个国家好比一棵树,树根是农业,树干是人口,树枝是工业,树叶是商业和艺术。当前,我国仍是一个有着世界最多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农村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始终围绕广大农村居民所需所求,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以生态农业发展为基础的农村生态产业群,逐步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生态化、协调化、可持续化发展。
[1]李翠竹.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11.
[2]戴圣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83-186.
[3]戴圣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研究[J].理论学习,2010(7):35-38.
[4]刘雪艳,孟祥德.论生态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选择[J].前沿,2011(1):192-194.
[5]王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2):32-37.
[6]孙佑海.运用环境法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J].环境保护,2008(15):11-13.
[7]王绍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科技需求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35-36.
[8]戴圣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研究[J].理论学习,2010(7):35-38.
[9]唐衡,史亚军.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40.
(责任编辑:王 宁)
Research o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FAN Zhong-jiana,JIN Bi-huab
(a.School of Marxism;b.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a main path for construct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establishing a harmonic society.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hould combine overall planning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concept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national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absorption and refere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with government playing the leading role and with peasants as the subject,agriculture as the basis,culture as the support,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motive power and system as guarante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new countryside;ecological civilization;path
C913
A
1673-3851(2014)02-0066-06
2013-07-05
范中健(1987-),男,安徽怀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金碧华,E-mail:fuchunjiang197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