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创伤急诊手术的处理
2014-01-21彭娟娟王桂玲
彭娟娟, 刘 芳, 王桂玲
临床总结
面部创伤急诊手术的处理
彭娟娟, 刘 芳, 王桂玲
面部创伤; 面部瘫痕; 急诊手术
面部创伤常因发生意外而引起,如车祸、烧伤等。创伤发生后,因血液、脱落的牙齿、组织碎片、组织水肿以及呕吐物等,易致呼吸道梗阻。因此,急诊手术前,应首先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立刻行气管插管,并通过X线检查颈椎的损伤程度,若提示有颈椎骨折,在全身麻醉插管时需小心,勿移动颈椎。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手术治疗[1]。自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对36例面部创伤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技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6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3~50岁。其中,挫裂伤22例,骨折12例,贯通伤2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跌落伤10例,斗殴8例。
1.2 方法
检查患者有无窒息、休克、颅脑损伤和重要脏器损伤,并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快明确诊断[2],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施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清创术。
1.2.1 麻醉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方法。
1.2.2 清创 彻底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血块,使污染的创口转变为相对无菌的清洁创口,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为创口愈合创造条件。
1.2.3 止血 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血供丰富,受伤后出血较多,在清创时,应根据其部位、出血的原因及程度,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止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结扎止血、电烙止血、填塞止血、药物止血等,必要时可采用颈外动脉结扎术等。
1.2.4 缝合 缝合方法应根据患者受伤时间及创口情况综合考虑。与全身其他部位相比,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组织再生能力强,其缝合的时间可适当延后。在伤后24~48 h,可在清创后即刻行严密缝合;对超过48 h的创口,在确认无明显化脓感染或组织坏死的情况下,充分清创后行严密缝合。对有可能发生感染的创口,可在其内放置引流条;对已发生感染的创口不易初期缝合,可行局部冲洗、引流、换药等方法,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处理。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缝合方法,应遵循整形美容外科的缝合原则。
1.2.5 术后处理 创口经清创缝合后,常规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也可采用多种药物的协同应用。
2 结果
本组共36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2个月,均无明显的瘢痕增生、挛缩及继发畸形等并发症。术后面部功能恢复正常,均无需后期整形术,治疗效果满意。
3 讨论
口腔颌面外科损伤的急救原则[3]:①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②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③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④评估神志状况。⑤暴露伤处,防止失温。在排除威胁生命的危险因子的情况下,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才可以对口腔颌面部的创伤进行相应的处理。一般在交通事故伤中,骨折2处以上者占50% ~60%,往往需要手术处理。因此,对各类骨折,应根据伤情而采用相应的方法,对骨折进行早期复位和固定,以尽快恢复咬牙合关系。由于外伤致面部外观的改变以及生理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过程、效果和患者对手术治疗结果的认可程度[4],也有部分患者并发抑郁障碍,所以,对这类患者的早期发现并给予适当地心理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对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麻醉的痛苦体验与不良回忆,则会使其在再次手术前产生极度的恐惧心理。所以,护士应高度重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可能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术前访视应做好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并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尽可能取得他们的合作。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积极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疾病诊治全过程中常见的恐惧、忧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使患者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整体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其面部的容貌和功能。
[1] 陈春英,朱怀红.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创伤后早期肿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144-5145.
[2] 温立婷,乔 莉,陈福权,等.赝复体钛网同期植入修复上颌骨切除后眶面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21):3968-3974.
[3] 李 芸,田 霞,勾庆芬,等.A型肉毒毒素咬肌内注射联合颊脂垫切除面部轮廓塑形[J].口腔医学研究,2013,29(10):968-969.
[4] 黄宇文.老年人颌面创伤30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039-1040.
210002 江苏 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部
彭娟娟(1983-),女,江苏南京人,护师.
王桂玲,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门诊部,电子信箱:wangguiling1964@126.com
10.3969/j.issn.1673-7040.2014.09.020
201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