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4-01-21孙金孝陆继强吕静云王小娟
孙金孝 陆继强 吕静云 王小娟
(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超声科,214000)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探讨
孙金孝 陆继强 吕静云 王小娟
(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超声科,21400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主要超声表现及少见的超声特征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01—2013-12我院82例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详细扫描颈部各个区域,按颈部外科分区详细记录淋巴结发生的部位及超声影像特点,将颈部淋巴结术前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病理证实:82例患者中有转移性淋巴结386枚。转移性淋巴结主要分布在Ⅱ、Ⅲ、Ⅳ、Ⅵ区,转移率分别为18.1%、72.2%、78.9%、83.6%,纵横比小于2,87.8%淋巴节正常门部结构消失,26.8%淋巴节内部可见细沙粒样钙化,9.8%淋巴结内出现囊性变,46.3%淋巴节可见周边型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准确率较高,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作为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甲状腺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
在临床实践中,甲状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对判断病理分期、决定手术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文献报道[1],甲状腺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较早,其中以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尽早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可以为患者预后方面提供重要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01—2013-12就诊于我院的82例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均经病理确诊。男35例,女47例;年龄20~65岁,中位年龄45岁,术前均未作任何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做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检查,均经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清扫。
1.2 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HD11,GE 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13 MHz。患者仰卧位,枕头置于肩部,尽量伸颈,充分暴露甲状腺及双侧颈部,观察淋巴结发生的部位、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及回声、有无钙化、有无囊性变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淋巴结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及分布情况,对以上结果,均详细记录。我们在淋巴结最大切面上测量横径、纵径,将长径>1.0 cm、横径>0.6 cm的淋巴结规定为肿大淋巴结(其中Ⅵ短径≥0.5 cm)。
1.3 颈部淋巴结分区根据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制定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方法,Ⅰ区(levelⅠ)包括颌下区及颏下区淋巴结,Ⅱ区(l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该区淋巴结常是喉癌转移首发部位,Ⅲ区(l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Ⅳ区(l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Ⅴ区(levelⅤ)包括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Ⅵ区(levelⅥ)为内脏周围淋巴结,Ⅶ区(levelⅦ)为上纵隔淋巴结。
2 结果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一些特征。①分布:82例患者根据肿大淋巴结分布区域发生率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Ⅱ、Ⅲ、Ⅳ、Ⅵ区,转移率分别为18.1%、72.2%、78.9%、83.6%。②数目:82例患者均伴有同侧多个肿大的淋巴结,12例伴对侧肿大淋巴结。③大小:淋巴结最长径1.0~2.5 cm,横径0.6~1.5 cm。④正常淋巴门部结构消失:82例患者中72例(87.8%)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淋巴门消失,回声增强,结构紊乱。⑤形态:82例患者中78例肿大淋巴结形态为圆形、椭圆形。⑥边界:肿大的淋巴结边界趋向锐利边界。⑦回声:82例肿大淋巴结中有75例淋巴结内部回声增强,且分布不均,其余肿大淋巴结呈低回声。⑧囊性变:有8例(9.8%)肿大淋巴结内可见不规则囊性变,部分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内部有时可见囊性变,囊性转移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较厚囊壁,内部分隔或点状钙化。⑨钙化:82例患者中有22例(26.8%)肿大淋巴结内部可见细沙粒样钙化,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⑩血流:82例患者其中有38例(46.3%)转移性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布以周边型为主,而且血管粗细不均且走行紊乱。
3 讨论
随着一些影像设备的发展及一些新技术的出现,甲状腺癌发现率越来越高[2],甲状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对判断临床分期、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决定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分析本组资料,虽然超声定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非常困难,但是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超声在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细沙粒样微小钙化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3],本组有2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见细沙粒样钙化,约占26.8%,且细沙粒样钙化一般分布于甲状腺边缘部位,其他的恶性肿瘤很少发生钙化,如果甲状腺癌原发灶内有细沙粒样钙化,其颈部转移的淋巴结内往往可见发现细沙粒样的钙化。实际工作中,应该与其他的病变进行区别,淋巴结核内部常常可见钙化,淋巴结核内的钙化特征超声表现为粗大钙化,并且钙化灶分布比较集中,后方声影明显[4]。另外,在食管、胃、结肠等消化道恶性肿瘤中,颈部淋巴结也可以出现转移,转移的淋巴结亦可出现微小钙化灶,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然而食管、胃、结肠等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通常分布在下颈部(Ⅲ区、Ⅳ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可同时位于中上颈部,也可以发生在对侧,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必要时可做穿刺活检。有文献报道,甲状腺癌的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二维超声图像常常可见囊变病变[5],本组中有8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可见囊变变性坏死,约占9.8%,部分内部呈不规则局灶性坏死,部分结节也可出现全部坏死囊性变,此时应与甲状腺囊肿相区别,囊肿一般壁较薄光滑,而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囊壁厚壁不均,囊壁亦可见出现微小钙化灶。在食管、鼻咽、口咽的恶性肿瘤的转移淋巴结内有时也可见囊变坏死,应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囊性坏死相区别。有文献报道[6],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好发的部位为Ⅵ、Ⅳ、Ⅲ,与我们的研究结果高度相似。另外,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边缘一般光滑锐利,此特点与原发灶有很大的不同,如转移性淋巴结经过放化疗边缘也可出现模糊不清。颈部淋巴结内出现分布不均高回声,也是很有诊断意义的超声表现。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彩色多普勒的特征性改变就是周边型血流丰富[7],8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内有38例周边血流丰富,这可能与转移性淋巴结内新生血管较多有关,周边血流丰富为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可靠指标为:①细沙样微小钙化。②边界锐利。③局部高回声改变。④肿大淋巴结分布与敏感区域。⑤周边血流丰富。⑥部分或全部囊性坏死等,鉴别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应综合分析颈部淋巴结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淋巴结的分布位置等,以提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临床医师的手术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李树玲.我国甲状腺癌外科现状与展望[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3):129-130.
[2]康维明,朱长真,田树波,等.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4):373-377.
[3]刘丽,徐辉雄,吕明德,等.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7,4 (3):156-158.
[4]王延海,蔡爱露,刘守君.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 (7):1307-1309.
[5]杨敬春.颈部淋巴结内囊性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16(4):184-186.
[6]郑炳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方式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5):585-586.
[7]吉晓丽,房世保.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46(1):26-28.
2014-03-19)
1005-619X(2014)06-0525-02
10.13517/j.cnki.ccm.2014.06.030
王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