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点睛”之笔
2014-01-21周华
周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特别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更离不开教师适时的“点睛之笔”。这样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一、在学生困惑时“点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思维一时出现阻塞,对某些知识点出现困惑。这时,教师有必要从课外引入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以激活其思维,释化教学疑难点,让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上,丁老师执教古诗《早春》一课时,出现一个小插曲:一位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在远处能看到小草的颜色而到近处却看不到呢?对这一问题当时大多数学生都有同样的困惑。此时,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进行“点睛”:“同学们,你们在家时看到过大人在水田里插秧吗?你们在水田的近处看到的与远处看到的一样吗?”这时候,学生马上联想到父母插秧时,近处秧苗看起来稀稀疏疏的,而从远处看却是绿油油的一片。经过讨论,学生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早春时节小草刚发芽,长得还不旺盛,之所以“草色遥看近却无”,原来是人们视觉上的差异造成的。
再如,《草原》一课的教学:
师:“翠色欲流”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有谁知道?
(学生一时答不出来。)
师:你们看“翠色欲流”中的“欲”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将要。
师:对啊,那什么东西好像怎么样呢?再想想草原的颜色。
生: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下来。
师:课文中指什么呢?
生:一眼望去,草原全是绿色的,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
对“翠色欲流”一词的教学,教师既没有包办代替,也没有放弃指导学生学习的机会,而是顺势利导,巧妙点睛,让学生既弄懂了词意,又读懂了课文,而且启迪了思维,树立了信心,真可谓“一石多鸟”。
可见,在教学中碰到学生困惑时,恰当的点睛之笔,可让学生思维由 “山重水复疑无路”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在学生理解肤浅处“点睛”
课堂“点睛”的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情况,及时加一把火,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能得以迸发。因此,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肤浅时,教师采用巧妙的“点睛之笔”,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在一次教研活动上,我在执教《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有学生提出:“日本人侵略中国时杀了那么多中国人,聂将军不应该救日本小姑娘。” “日本人是我们的敌人,对敌人不能讲仁义。”很显然,学生没有真正领悟文本。这时,我启发学生讨论:“日本人民愿意到中国来打仗吗?他们的孩子也是到中国来杀人的吗?”“聂将军在信中提出的‘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怎样理解?”学生经过讨论后渐渐明白:中国人民的真正敌人是日本的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是他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也是受害者。如果教师不从历史的高度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对这个问题很难有深刻的认识。
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理解肤浅处适时加以点睛诱导,会扬起学生再创造的风帆。
三、当学生理解有误时“点睛”
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渐领悟课文的真谛。小学生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阅读时对课文产生错误的理解,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点拨引导。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有一个学生提出:“我认为狐狸挺聪明的,它每次都能想到巧妙的办法来让乌鸦开口,使乌鸦上当。”对学生这样“创新”的想法,教师并没有加以否定,而是耐心引导:“狐狸的确聪明,可怕的是它的聪明用的不是该用的地方。”“如果有人总想出各种歪点子来骗你上当,你怎么想?”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在教师的“点睛”下,终于明白狐狸的狡猾终究要被别人识破,不值得我们学习。教师的这一“点睛”,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纠正了学生错误的思想认识。
记得去年我校一位老师执教的公开课《暮江吟》时,他在引导学生讨论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之后,让学生画一画月亮。结果,有许多学生画的月亮向右弯。此时,教师及时地进行了点拨:弯月分为新月和残月,月初几天是新月,月末几天是残月。残月的“残”字的拼音是“cán”,拼音的第一笔是个“c”就像个残月,向右弯;向左弯的才是新月。诗中的月儿是“九月初三夜”,应该是往哪儿弯呢?就这样,学生在姜老师的“点睛”之下,原来认识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知识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点睛”,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教师的“点睛”,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乃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