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对话平台 理解文本内涵

2014-01-21唐宏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4年1期
关键词:骡子小家大黑

唐宏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听、说能力的培养融入对话教学,让学生在对话中仔细地聆听,并大胆地表达。这样,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三方面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日后的习作中有着较好的写作思路。那如何引导学生对话呢?

一、通过品读对话,理解文本语言

在文本中,语言总是细腻的、有味道的。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细细品读,在品读中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品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提示关键词、关键语句以及关键段落的形式来让学生对文本中进行品读。品读,不仅是内容上的品读,更是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如,在教学《木兰从军》一课时,教师与学生展开了如下品读,深入了解文本的语言。

师:在看到征兵的文书时,花木兰心情如何?

生:书中写道: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师:花木兰为什么会去当兵?

生:我觉得,花木兰去当兵是因为担心家人,是被迫无奈的。

师:同学们,你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花木兰自己也十分喜欢习武,并有着为国家分忧的想法。文本中提到,她想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一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花木兰所生活的年代兵役制度非常残酷;另一方面,花木兰喜欢习武,代父从军正是花木兰心中的想法。

师:作为一名将军,花木兰却为女儿身。同学们,你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我觉得,巾帼不让须眉。无论是女儿身,还是男儿郎,只要是为着自己的理想,并刻苦努力,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木兰从军》一课中,教师采取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焦急万分”这个关键词语。在深入地探讨中,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对木兰为何从军产生疑问,深入解析木兰从军的原因。

二、通过个性对话,感受文本的情感

莎士比亚曾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化阅读体验是学生最真实、最好的阅读感受。而教参的解读只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而不是要求学生到达的高度。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不能把统一解读作为教学的任务,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个性对话后认识到自己理解的不足,并能在日后逐步地感受文本的情感。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

师:同学们,彭德怀作为一名大将军,你能体会出他与大黑骡子、战友以及军队之间的情感吗?为什么彭德怀对端马肉的警卫员发起了火,并说“我吃不下,端开”?

生:彭德怀带领军队过草地、爬雪山时,他与大黑骡子以及战友产生了感情。当部队遇到粮食短缺时,作为大将军的他,不得不在大黑骡子和战友之间做出取舍。虽然战友乃至部队是比大黑骡子的命更有价,但是一匹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大黑骡子也和他有着感情。大黑骡子也是他心目中的战友。

师:彭德怀是如何杀大黑骡子的?

生:首先,老饲养员出来劝导彭德怀;其次,警卫员也劝导彭德怀不要杀大黑骡子。但是,彭德怀还是忍痛割爱,命令老饲养员杀掉大黑骡子,并给安慰大家说道:“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

……

在这一个性化对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彭德怀的情感以及心里。学生在对话中,体会到文本的情感。

三、通过联想对话,拓展文本主题

文本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也是文章的所需要表达内容的体现。所以,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对话,拓展文本主题。这样,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还能提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在教学《大禹治水》一文,教师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能理解到大禹心怀国家的情怀吗?

生:能。在十年的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一种舍弃小家,顾及大家的精神。

师:你们能联想一下:大禹治水之后,他又如何顾及他的小家,对他的小家尽自己的责任呢。

生:我想,在治水之后,大禹也是一个大英雄。他的妻子固然责备他,大禹也会听他的妻子责备。因为,大禹治理了一个国家的洪水。我想,他一定有自己的方法安抚自己的妻儿。而对一个小家,大禹应该懂得如何去解决。

师:这位同学说的大禹是一个好丈夫。同学们,你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

大禹治水后,如何治理小家?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大禹,联想到之后不一样的大禹。也许,大禹会继续顾大家而放弃小家;或者,大禹会顾及大家以及小家,两者兼得。这些都是学生对文本中大禹形象的延伸,所产生的联想。

就教师而言,文本是一种对话的平台,其教学宗旨在于全面地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对话中较快地、较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以及文本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骡子小家大黑
被子的骡子
尊贵的骡子
“大家”“小家”同奔小康
大黑
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加法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小家小事
小家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