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党报如何权威发声
——一家地方金融机构被传倒闭引发挤兑报道采写前后及思考
2014-01-21
应对突发事件党报如何权威发声
——一家地方金融机构被传倒闭引发挤兑报道采写前后及思考
□ 文/ 林 培
轰动全国的江苏射阳县农商行挤兑事件已尘埃落定。在这起突发公共事件中,《新华日报》第一时间派员采访,第一时间披露真相、定性辟谣,第一时间刊登反思文章,有效控制负面传播,稳定了人心,为事件的平息化解起到了积极作用。
突发事件 党报 权威发声
一、党报必须有争抢“第一落点”意识
今天,党报在突发事件中不应“失语”已是一种共识。但在现实操作中党报对突发公共事件仍不够敏感、反应迟钝滞后,习惯步网络和社会类媒体后尘弹伴奏音,以致逐渐丧失舆论引导话语权,削弱了报纸公信力。
如何有效改变这种情况?《新华日报》强调:突发事件中党报记者不应缺席,要增强与网络争抢“第一落点”的意识。“报不报、怎么报是纪律问题,第一时间是否赶到现场、掌握真相,则是作风问题”。
此次射阳农商行挤兑事件情况是,2014年3月25日晚10点左右,网爆“庆丰(记者去现场证实是“利民”)分理处千人挤兑”消息。第二天上午10点,记者从当地知情者得知,“12小时过去了,事态没有平息,已有蔓延趋势”。该事件引起记者警觉——作为拥有省内外44家分支机构的正规银行,为何一夜之间出现挤兑现象?是否会影响、波及其它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和动荡?记者随即向值班副总编汇报并“请战”。值班副总编当即决定:“迅速弄清真相,尽快发稿,夜里12点前为你预留版面。”
“第一时间原则”,是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首要理念,也是媒体责任担当的体现。从南京到事发地近400公里,天又下雨,车程要五六个小时。赶路途中,记者通过手机里储存的“专家名录”,分别对一位舆情研究学者、金融理论学者和公共危机专家提前“采访”,储备相关知识,开拓思路,寻找支撑点,为正式采访做铺垫。事后证明,该“功课”做得十分必要和及时。当天下午4点,当记者赶到布满特警和挤兑群众的现场时,发现牌子上明明白白写着“利民分理处”,而非网上流传的“庆丰分理处”。距现场越近,距事实就越近。
二、党报要有集合事实判断是非的能力
突发事件采访与求证要同步,尽快集合权威信息,找到谣言或不实传播的生成机制。
面对现场众多嘈杂的挤兑群众,首先要弄清他们为何而来。《谣言的内幕》作者罗斯诺认为,谣言“表达了试图认知生存环境的人们的忧虑和困惑”。当务之急,让他们说出心中的“忧虑和困惑”,就等于说出了事件的起因和真相。坦诚是交流的前提,记者“混迹其中”,揽着他们的肩,用“为什么来取钱”这个平实议题,不带观点,随机询问。而每个人陈述后,记者立即抓住关键细节,连环询问他人、相互印证,不断补充、甄别、延展、丰富事实,还原现场,缩短求证时间。两个多小时中,记者先后与18位挤兑群众及农商行人员交流,对大量庞杂信息快速梳理、判断、定性——这是由一则谎言引发的挤兑潮,谣言的生成机制至少涉及如下方面:
其一,当地是民间借贷的债务人“跑路”的频发区,不少人曾上当受骗、损失惨重。“银行倒闭”谣言传出后,造成群体性恐慌、从众性挤兑;其二,当地男性多在外地打工,传谣信谣者多为信息辨别力相对差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后院恐慌”及信息不对称,导致“前方”男性只能依据谣言作出盲从判断;其三,该分理处为射阳县农商行所辖,但“地盘”却在盐城市亭湖区,县、区两地应急协调机制不完善,有待完备;其四,该分理处在上一年更名后宣传不够,群众误以为是“跑路”前兆;其五,柜员办理定期存单时,或没说清楚让农民“自愿选择”,或有“私心”想锁定存单,使多数存单没有选择“通存通兑”,造成只能“当地存兑、银行不正规”的错觉;其六,金融机构没有及时借助网络、短信、微信等现代传媒辟谣,而是选择印发宣传品、播放讲话等传统方式“自证清白”;其七,村组干部当年上门吸储,致多人受骗上当,现不敢站出来面对群众做疏导解释工作;其八,官方没有第一时间正式公开辟谣,给事件定性,谣言“放行”了若干小时。
通过记者现场探询,有这8个方面事实或因由“垫底”,认定该事件为“谣言发酵”便顺理成章。在连夜赶稿中,记者也曾纠结——要不要删掉其中对地方政府不利的话,但考虑到尊重事实和观点平衡,记者最终还是放弃了疑虑。于当夜11点半完稿并发回编辑部。次日,稿件在1版以“新华关注”刊出,立即被全国多家网络转载。之后,全国多家报纸也从多角度对该事件进行深度剖析,但无一报道视角或看法超出《新华日报》“先发制人”的分析内容。“一锤定音”有效阻断了负面传播,防止了挤兑蔓延,稳定了当地的金融秩序。
记者注意到,3月26日,即《新华日报》稿件刊出当天,中国银行业协会发表《关于江苏个别农商行发生集中支取存款事件的有关声明》,认定事件为谣言所致,以正视听。从这个角度讲,本报辟谣“这一枪”打得又快又准,基本做到理性客观、准确全面。
三、党报应寓舆论引导于舆情缓释之中
突发事件报道要胸怀大局,理性节制,少指责、多建设,与人为善不炒作。
自媒体环境下,党报面临具有复杂性、尖锐性、交错性、变动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问题更为突出。而民众社会自主与权利意识普遍增长,又要求引导舆论的价值标准更具包容性。突发事件存在“危”与“机”并存的特质,相关报道自然十分敏感,不同于常规新闻素材。稍有不慎,可能引发新的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危机,激化矛盾。
具体到该事件的采写,如何在揭示真相的同时避免火上浇油、好心办坏事?记者自设了不渲染、不指责、多引导,帮忙而不添乱的底线,本着问题产生的客观逻辑,采取与人为善的报道意图,理性而有节制地表达事实元素。
扪心自问,这起涉及上千人的挤兑事件,难道事前毫无征兆?日常工作中应开展的金融风险评估和风险排查是否走过场?银行预警监管到不到位?当地政府和银行应急处置是否及时?等等。这些诘问如果写进稿件,一定有冲击力,产生夺人眼球效应,但记者选择的不是“问责”,而是“服务”。因为,当务之急是缓释舆情,而非激化舆情。
记者采写稿件之时,趋势尚处于应急处置黄金72小时之内,当事各方正需要“外脑援助”。记者晚上再次连线南京大学舆情研究学者、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堂发,因为有了事先驱车途中的沟通,陈教授及时建议:说真话、及时说,有多少信息先提供多少,不隐瞒;并建议公安部门及时介入,甄别信息,评估后果,找到造谣者,让其承担责任。谣言止于真相,惟有真相大白,才能彻底消除心理恐慌,减少社会震荡。而这,也是舆论引导的应有之义和着力点。巧的是,稿件见报的当晚,盐城警方宣布,“当地散布挤兑谣言的蔡某被查获,并于当夜被行政拘留”。可见,学者的处置建议与警方的行动不谋而合。
突发事件极易引起就事论事的反复炒作,沦为猎奇八卦。这就需要党报发挥舆论影响力,引导大众超越事件本身,去作深层次的社会探究和反思。否则,事件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负面影响将无人埋单,类似事件还会重复上演。因此,在该报道的最后,记者请南京大学金融工程学院院长李心丹教授“点睛”:这起事件是农村金融生态混乱和社会治理薄弱的产物,必须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不能简单认为“风头一过,便万事大吉”。记者相信当地政府读到学者的这些提醒,心里一定不轻松;读者也一定有所思考——因为这道“思考题”中饱含媒体的追问、期望和正面引导的善意。
党报的引导力来自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细节,在报道的可读性中不可缺少,往往决定突发事件采写的成败。稿件中,记者虚化了“挤兑人数”和“提取金额”等关键数字,放弃了局部真实,防止节外生枝,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而这些技术处理,也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从这方面看,细节处理不是可有可无的纯粹业务技巧,同样作为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综合要素发挥作用。(作者是《新华日报》深度报道工作室主任)
编 辑 文 璐 wenlu@xinhuanet.com
事发第3天,即3月26日,《新华日报》头版刊登《一条谣言是如何发酵的?射阳农商行被传倒闭引发挤兑的反思》,次日《人民日报》经济版头条全文转载。以下是该事件报道采写者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