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群众路线贵在知行合一

2014-01-20牛安生

唯实 2014年1期
关键词:先进性形式主义政党

牛安生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写下著名的《实践论》,讨论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今天,正确处理知和行的关系,仍然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实践,贵在践行,就是少说多做,让行动说话;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一、防止形式主义要在实践上下功夫

1.防止形式主义是永恒的课题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和群众最担心的是形式主义和一阵风,如果把功夫下在华而不实的形式上,认认真真走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就失去了教育活动的初衷,只会让活动成效大打折扣,让党员群众反感,必然产生恶劣影响,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形式主义是个顽症,其根源非常复杂,有认识上的根源,如过分夸大形式的作用,把形式作为唯一的追求,甚至是目标;有体制和制度上的根源,上级领导机关官僚主义,不深入实际,下级就可能糊弄上级,上级喜欢花架子,下面就有花样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干部任用实践中提拔热衷于形式主义的人,就会助长形式主义的蔓延;也有文化环境方面的根源,例如缺少诚信的人文环境,崇尚空谈、不重实际的环境,形式主义就容易泛滥。在我国,面子文化就是产生形式主义的文化温床。所以,防止形式主义是一项综合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消灭形式主义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课题。教育活动要有一定的载体和形式,但要谨防形式主义,谨防走过场,把功夫下在落实上,下在实践上,下在做实事上。我们的目标是把形式主义的危害力求降低到最低限度,力求使形式和内容尽量统一起来,力求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和谐。

2.要在实践上下功夫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其实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重点要解决的是“行”的问题,不是“知”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干部和党员一般是知道的。这次活动当然是要强化这些理论,但重点是要真正实践这些理论,难点也是实践这些理论。我们的活动之所以叫做教育实践活动,其侧重点是非常明确的,就是重在实践。

践行群众路线贵在“实”,贵在实践上下功夫,贵在自我转变方面下功夫,贵在纯洁自我上下功夫。为此,各级领导班子在政治上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作风上要特别重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真正改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缺点和错误,严格限制特殊化、特权现象,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表率;在工作上则引导党员干部勤下基层,真正经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实践,感受群众的酸甜苦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在活动中边查边改,认真解决“为民务实清廉”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使活动期间各种有效做法能够持久的制度和机制。

二、贵在践行是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1.践行群众路线是党的先进性重要的实践标准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主线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能否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先进性是维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如果党的先进性改变了,成了落后的政党、腐败的政党,党的执政地位就很危险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是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才是最难的。从人民群众的视角里,共产党是不是先进,主要的不是看这个党是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党是怎么做的,看这个党的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党的先进性的分析是把实践放在第一位的。因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更加看重是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2.重在践行是先进性建设的作风标准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行动上的表现,反映着党的整体风貌,党风和党性是表里关系,党性是党风的根底,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风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着,又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实践,就是党的形象,重在践行就是先进性建设在作风方面的标准。共产党是作为国家唯一执政党的形象,往往就是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的基本标准。人民群众对我党形象的认识和判断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党的施政纲领,即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纲领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政党必须制定科学的施政纲领,好的、得民心的施政纲领,最容易赢得民心,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中国共产党近五年的施政纲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等,最大限度地符合人们的意愿和要求,就是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和旗帜,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宣言书、动员令,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形象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是党的实践,就是党的作风。这是更重要的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毕竟是写在纸上的,在施政纲领发布之后,更重要的是要看政党践行纲领路线的程度。如果党员、党的领导干部不能真心实意实践党的施政纲领,群众对党的认识和态度就会大打折扣。此时,执政党的实践就成为影响政党形象最重要因素。只有在行动上真正践行党的纲领路线,树立说到做到的作风,才能够使人民群众真正确立党的光辉形象。因此,实践是改进党的作风的重点所在。endprint

重在践行是先进性建设的作风标准,还体现在是否真正弘扬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形象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新形势下,践行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必须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不断强化热爱群众、为群众服务的观念,从群众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必须真正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去行动、去实践,求真务实,为群众呼唤,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努力消除知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坏作风。

当然,在新形势下,由于时代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执政党的党员和干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总的说来,只要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不是问题。例如,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公”消费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重背离,这主要的还不是一个理论上说不清楚的问题,也不是缺乏思路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在做、在实践,在决心和勇气,只要从政治上思考问题,下决心勇敢地面对这些不良风气,敢于向自我利益和惰性开刀,就一定能够解决“三公”消费问题,就一定能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成就,在作风建设方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3.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增强党的先进性

到实践中去,到群众和基层中去,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的大课堂,也是增强党的先进性的大熔炉。一是践行群众路线能够丰富头脑。实践出真知。许多知识在机关和书本里是学不到的,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能够学到许多不懂的东西,不断丰富头脑,纠正我们许多不正确的观念。二是践行群众路线能够进一步了解群众。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群众最突出的困难是什么,群众中的多数和少数有些什么样的差别,群众酝酿着什么样的情绪,有诸多现象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本质东西?这些,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深入了解,而这些对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能够检验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我们的群众工作有许多举措、许多内容,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法规,发布了许多相关文件。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是否符合实际和群众利益,在贯彻过程中有哪些缺陷等,在实践中才能够得到检验,便于我们及时修正缺陷,改正缺点和错误,这恰恰也是领导方法坚持群众路线最好的实践。四是践行群众路线是锤炼党性和作风的极好载体。党政机关作风好不好,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否扎实,群众最有发言权,实践最能够检验。实事求是,符合群众利益,群众拥护的,就是对我们的肯定。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最能够得到检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口头上说的和实际能够做到的并不是一回事,到实际中与群众摸爬滚打,锤炼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能够使我们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能够享受到实践锻炼的乐趣,培育为人民服务就是快乐的高尚境界,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提升做人的境界。

三、坚持群众路线,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1.知行不一的危害和原因

实际生活中,知行不一现象很多。党的建设过程也有这样的情况,大家知道非常好的道理和理论,而真正践行起来却比较差、比较难。凡是在公众面前经常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说得很好听,却不能践行这些理论的行为,就叫知行不一。所谓“一大堆没有用的正确话”,讽刺的就是知行不一的行为。知行不一对党群关系的危害是极大的,知行不相符,说话越多越不好,知行不一,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知行不一现象越多,信任度就越低。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根治知行不一的毛病。为什么会有知行不一现象?其根源是复杂的,人自身本来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奥地利人弗洛伊德认为,作为人自身的“我”,其实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组成部分,人本身其实是多面的,人自身充满了矛盾,三个“我”经常进行斗争,“我”也有一个谁战胜谁的问题,说一套,做一套,知行不一,人格就出现了裂痕;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更增加了人自身矛盾的尖锐程度,人们每天从各种渠道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人人心里有杆秤,都会在自己头脑里掂量掂量,这个时候,如何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欲望越大,就越可能成为负能量诱惑的俘虏,使自己成为典型的“两面人”。所以,知行不一往往也是个人在自我思想斗争中的面临选择时矛盾的反映。

3.知行合一重在“真知”

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知行合一,就是努力达到“真知”。“真知”的标准,就是理性地认识到群众路线的科学性、必然性,认识到群众路线与党、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成为一种直觉的人生观、价值观,使群众路线的理论在头脑里生根发芽,是能够自觉地检查、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能够成为主宰自己行为的强大观念,能够以强烈的群众观念去克制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能够在实践上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指导自己的选择和实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心连心。知行合一的过程,实际上是党员、党的领导干部自我认知、自我净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内容强调了要不断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四个“自我”,是我们党对自身建设的自我判断,是指导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理论武器。

3.“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习近平同志2013年7月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清楚地阐述了“知”和“行”的对立统一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有名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很好地阐明了“知”和“行”的相互促进关系。深化群众路线的“知”,就是要提升到“真知”的境界,使群众路线的理论观念生根到头脑里,融化在血液中,成为指导人生实践活动的鲜亮的旗帜,甚至实践群众路线的“行”就在“知”中,这才是知行合一的境界;与此同时,在坚持群众路线的“行”中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感悟世界、感悟人生、感悟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更加鲜明、更加实在、更加生动,从而提升“知”的境界。由于种种原因,知行合一不是一劳永逸的,今天行动很好,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今天的知行合一做得很好,“知”的程度很高;但是,明天在一些方面做得不够,所谓知行合一就退步了。能够完美地、持续地做到知行合一,那是圣人的境界,达到圣人的境界很难,但是应该成为努力的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先进性形式主义政党
德国《政党法》的精神内核和制度构造
形式主义的标准
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如果上级不官僚
“反对官场形式主义问题”调查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课参考教材》出版
新时期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共青团组织生命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