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2014-01-20张萌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资金财务

张萌

摘要:

财务风险贯穿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分析,要求企业必须正视自己的现状和问题,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与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1-0140-01

1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涵义

企业的财务风险,指因为不确定的事项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损失及其损失程度,具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同风险、资产贬值(或跌价)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财务风险不仅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有如下特点。

1.1 客观性

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由复杂的客观环境交织在一起形成。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能引起人们对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找出减少财务风险的方法。

1.2 普遍性

财务风险普遍性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表现在企业的各种财务关系上,企业的财务行为主要有筹资,资金运用和积累及利润分配等方面,无论什么方面出现问题或错误,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而企业平日的生产经营,现金流量的发生等经营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都分不开,这些经营活动的发生在一应程度上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3 双重性

风险双重性是预期结果包括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风险的正面效应,可以说是机会,这需要花时间和代价去识别,衡量、选择和获取。风险的负面效应即是“损失”,会影响企业的收益。财务风险的两个效应有助于企业全方位识别财务风险,不仅要识别财务风险的负面效应,减少风险,而且也要抓住有利的机会,通过有效的决策,获得较高的风险报酬。

1.4 不确定性

由于风险发生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即使有时企业估计了财务风险,也会使得估计算出的财务风险和实际发生的风险会存在差别。此外,财务风险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财务风险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估计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产生的影响要比估计风险的发生更难。

2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2.1 负债经营和资金周转慢

对民营企业来说,负债经营是有利有弊的,负债合理会减少民营企业资金成本,给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带来巨大的收益。相反,负债过大会增加民营企业经营亏损,进而提高财务成本,有的还会会加快企业破产的速度。而资金周转太慢会导致现金流量下降,降低企业偿债能力,使企业的生存面临较大的威胁。

2.2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

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这些变化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例如,通货膨胀,使企业的资金供给出现短缺,货币性资金贬值,实物性资产相对升值,资金成本会不断提高;但是利率的变化会让企业面临利息负担过重的风险,导致利息的投资出现亏损的风险和缺乏及时偿债能力的风险等。

2.3 内部财务控制很不合理

在很多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之间会出现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现象,这会导致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增加资金流失,降低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

2.4 财务决策失误

由于决策失误不能使投资项目获取预期的利益,导致先前的投资不能准时收回,从而让企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在我国,很多企业凭借经验和主观性来进行财务决策,同时,一些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没有经过严格的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使得决策所依据的信息资料不全面、不真实,再加上决策者能力不高,这都会显著增加决策失误的概率。

3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设立合理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发展得越快,就要求企业设立更加逐步规范化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规范的法人治理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得以实现。

3.2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必须综合考虑资金的投放时间,制定较科学的资金投放计划,合理安排好资金的投放量,同时也尽可能采用管理会计,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怎样减少成本和提高利润在事前进行预测,在事中进行控制、在事后如实反映,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进而实现企业最好的投资效益。合理的投资决策要求企业对风险程度大的项目要设立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

3.3 建立内部审计机制

民营企业要根据规定设立账目,严格地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设账外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企业对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实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要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按时如数偿还银行贷款.在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信用:加强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按时如数支付客户货款,提高在客户中的信用。民营企业也要依法纳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3.4 建立财务控制机制

民营企业应该提高认识,努力使资金的来源的利用得到有效的配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效果。不仅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而且要能准确猜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做到合理组合。民营企业应加强实物资产的治理,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治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对财产的治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总之,把强化资产管理作为推行现代民营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

3.5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机制是把企业信息化为作为基础,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实施监控的机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建立短期的财务预警机制,编制现金流预算。由于企业理财对象是现金流及运动,企业之所以能够经营下去,主要在于企业能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企业应以月度、季度、半年度及一年为期间,实行滚动式的现金流预算。第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机制。长期财务预警机制主要包括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发展潜力等指标。企业可以在整个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利用这些指标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监控,使企业尽快减少财务风险,从而增加自身抵制财务风险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经济情况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财务风险不完全都对企业造成威胁,它也可能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3.6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

要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特别是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及专业素质教育;还应该开展税收业务辅导,是会计人员掌握有关税收法律制度及法规。民营企业应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最后,国家应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不仅要放宽市场进入条件,比如,凡是外资企业可以进的行业,民营企业也可以进入;而且要变革财税政策,规范各种费用的收取,民营企业本来筹资就比较困难,所以,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减轻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此外,国家还应该加强民营企业老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发挥其在信用治理方面的宏观指导、调控、监督的作用和职能,从严执法,加大打击力度,使失信违法者无藏身之地,创建一个讲信用的大环境,所有这些都将会减少民营企业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乔永强.哪里探析民营企业财务风险[J].中外企业家,2009,(7).

[2]李梦新.小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理财世界,2008,(12).

[3]杨晶.企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商情,2011,(5).

[4]常永军.浅议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价值工程,2011,30(5).

[5]周光奎.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策略[J].现代商业,2010,(36).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资金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水利财务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