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物资“零库存”探析

2014-01-20鄢守成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储备库存物资

鄢守成

摘要:

有效地库存管理可以改善资金流,增加投资回报。在库存管理中要保持合理的库存数量,实现物资的零库存,既能防止库存不足导致缺货损失,又能避免库存过量造成的资源浪费。

关键词:

电力物资;库存;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1-0076-01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供电企业在进行采购的时候都是按照一定的生产活动规划实施的。这种采购形式导致在企业内部大量的库存累积,影响资金流通,无法充分体现出资金的功能效益。和以往的库存管理模式不同的是,零库存管理模式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创新与调整,属于较为先进的物资管理理念,倡导将库存物品的数量降低,在企业内部不保留大量库存。这一概念最开始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由丰田公司提出并实施的,最初这一管理理念是运用与生产环节,随着概念的逐渐成熟以及带来效益的愈发明显,零库存管理被不断的扩展到生产原材料输送、物流运输以及最终的产品销售领域。

针对零库存管理这一概念而言,其实质是物资储存化理论,它所提倡的不是企业内部全部材料及产品的库存都等于零,是说在生产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下,采取科学适合的管理措施,来实现对库存的严格把控,明确在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最大利益的基础上的最低,配合以合理高效的管理工作,尽量的让库存量接近为零,尽可能降低库存量的一种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库存管理而言,零库存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能够降低库存量;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在库存管理问题上的成本投入,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实现库存管理的零成本;能够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能够确保资金流转正常,降低企业资金占用率;能够防治出现因为产品降价带来的风险问题;能够避免出现大量库存变质、过时等情况。

零库存管理模式还具备企业管理全部的优势:管理的高效性、成本较低和流程较为完善。所以,当前这一管理模式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推广与普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我国的企业而言,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零库存管理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实施,可以说这一管理概念在我国将企业库存管理带进了全新的发展境地。对于那些大中型企业而言,如果想高效的实施零库存管理,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基础库存的有效掌控,明确库存管理的实际价值及意义,同时规划出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给今后零库存管理的实施建立可靠的基础支撑。同时,更应该充分认识到产品是有赖于企业供应链的正常流转才能够完成生产与出售的,所以产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是取决于供应链的成本投入,不应该简单地将库存压力转嫁给供应商。只是一味地想要完成表面上的零库存,而不考虑其他生产环节,就会导致势力较强环节压制较弱环节的情况,从而造成供应链失衡的结果。站在实际的发展需求以及长远的角度上来说,只有完成企业供应链的信息化连接,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企业零库存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因为其生产环境的特点及需求,零库存并不是库存量为零,在这里可以选择通过取消企业独立仓库或者是不单独存储物料资源的途径,把库存管理转移到负责电力器材设备供应的企业。其实,县级供电企业由于要应对突发问题,一般需要在企业内部存储相对的物料资源,但是这一储备方式不属于一般的库存范畴。

因为县级供电物资企业承担着电网改造、建设和电力修正工作所要用到的物资输送任务,正是这一特点导致县域企业无法实施零库存的管理,只可以在确保物资储备满足生产所需的基础上,设定适合的库存储备定额,当库存物资低于储备定额时,物资供应公司提出补充储备采购需求,坚持“先利库、后采购”的原则,平衡后形成库存物资补货计划,实施采购补库。列入储备的物资(供应商协议储备物资和寄存物资纳入储备定额统筹管理),要充分利用供应商资源,除集中采购的物资外,凡市场上可以随时采购的物资,仓库要减少储备量。

要正在实现零库存,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整条供应链的上下游协同配合,仅靠每个企业是绝对不可能的。第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当高,并且足够高,因为零库存是与准时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相伴而生的,这样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供应链伙伴间的“零库存”。第三,要有强大的物流系统作支撑。

零库存是综合管理实力的体现,这一种管理模式能否在供电企业物资管理中实现,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以物资管理部门的单方面努力为基础,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生产作业各环节紧密配合,实现对物资的定量控制。物资储备定额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有合理性,有赖于各个相关部门协同研究,制定库存数量控制策略,以严密准确的工程用料计划、科学充分的采购控制、供应商适合适量的及时供给等各个环节最佳衔接,把库存数量控制在最佳数量,使资金高效率运转。

事实上,零库存管理只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而不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任何管理手段和技术都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作为一个明智的供电企业,在选择任何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时,都应该尽量做到投入小于产出,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较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盈利,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自立.现代电力企业物资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储备库存物资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被偷的救援物资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救援物资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多源采购的库存控制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