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2014-01-20胡锐
胡锐
摘 要: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包括想象力的内涵、特点、类型及表现形式等多方面内容。该理论不仅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和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当下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教育不能约束和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教育应培养学生创造力而不是模仿力;教育的单一化评价标准应该被取缔。
关键词:康德 想象力 当下教育 启示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哲学家,在对审美主体性理论的探索中,康德在继承前人关于想象力的思想的同时,全面分析了人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理论不仅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和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当下,特别是当下的教育,有着重要而丰富的启示。
一、康德的想象力理论
康德把想象力看成是潜藏在我们心灵中的一种艺术,它是康德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结构的设计师。想象力,集中体现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用人类学》两部著作中。想象力,作为一种表象的直观能力,要么是构成性的,即本原表现对象的能力,先于经验而发生;要么是重构性的,即派生地表现对象的能力。这种表现把一个先前已有的感性直观带回到心灵中来。纯时空直观属第一种表现,而一切其他直观都以感性直观为条件,这感性直观当其与对象的概念相联结而成为感性知识时,为经验。如果想象力是不自觉地产生在你的脑海,那么这种想象称为幻想;如果在睡梦中脑中浮想联翩,那么这种想象就叫做梦幻。
康德认为想象力是多产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是它的最主要特点。但是,想象力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它只运用直观的材料与形式,并不重新创造任何东西,即想象力必须以先前的经验和感性材料作为必要条件。因此,在这里所说的创造性,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而得来的有一定依据的想象。例如,一个天生双目失明的人是无法想象颜色的;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虽然可以变出千万种魔术,但他不能创造新的事物。想象若成为现实,必须从感官那里汲取自己形象的素材。想象力把感性材料置于知性之下,以便赋予知性的诸概念以内容而形成知识。当想象力的独创性不表现为模仿,而与概念相协调时,就叫做天才,当其与概念不协调时,就称为狂热。想象力的优势同时也是它的缺陷,即为它的虚构要么纯然不受约束,要么就是完全无规则的。不受约束的想象力在合理的情况下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无规则、无厘头的想象力则近似荒唐。
想象力作为一种感性的创造力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空间中直观的构成类型,即构成的感性创造力。它典型地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在艺术家创作一个艺术作品之前,他必须先在脑海里构建出作品的轮廓,也就是利用想象力把艺术作品完成,然后付诸实践。如果这种创作是不由自主的,那么就称为幻想,它并不听命于艺术家本人,而是在艺术家的脑海里肆意迸发火花与灵感。如果艺术家按照自然产品类似的形象来创造,即根据某个原型进行艺术加工,那么它必定受意志的控制,所以它们称为作品和创作。如果艺术家凭空捏造出生活经验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那么就是离奇的、不自然的怪诞形象。第二种类型是在时间中直观的联想类型,即联想的感性创造力。它的联想法则是:经常接踵而来的经验表象在心灵中造成一种习惯,如果一个表象被产生出来,另一个表象也会产生。表象的这种联想关系常常走得很远,如同一个关系网,在各个节点来回穿梭,如同我们通常所说的“浮想联翩”。第三种类型是出自共同起源的诸概念相互亲和类型,即亲和性的感性创造力。亲和性是指有着同一基础的众多事物在根源上的协调。康德列举了谈话的例子,一个话题应伴有冷静思考,又要传达出来使众多事物得到整理,这也有知性起作用的思想,但想象力在此处的活动却服从感性原则。感性在这里提供素材,这种素材的联想是通过没有规则意识的和规则性建立起来的。
二、康德想象力理论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中小学生为考试而疲惫地做着机械的练习。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往往是教案准备好的,具有规定性的、标准化的内容。就连语文阅读——极为主观的文学作品——也被“标准化”的评分细则笼罩,以致全班的学生对一篇课文有着同样的理解、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有着统一的答案。更不用说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这些课程虽无考试,却被具有机械思维的老师灌输着有限的教育内容,原本想象力丰富的少年自被送进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那一刻起,逐渐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塞进工厂流水线的模子。因此,当下的教育模式亟待改变,康德的想象力理论给予我们极大的启示。
首先,想象力是纯然不可约束的,教育不应该把学生的想象力扼杀或束缚。想象力就如同学生思维的羽翼,它可以带领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穿梭于科学的殿堂里。想象力虽不能独立于先前的经验和感性材料而存在,但它一旦存在,则不应受到任何约束。当下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课堂和试卷中,老师或迫于无奈或乐此不疲地灌输着课本当中或者试卷当中的那些死知识,即便是新课改后众多新题型的出现也难逃标准答案的束缚。于是,一批一批的孩子在接受教育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愈发中规中矩,愈发僵化、套路化。例如,一次语文老师提问:“冰融化了变成什么?”大多数小朋友说:“水。”然而有一名小朋友却回答:“春天。”老师无情地判那个小朋友的答案“错!”又如,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在上公开课,时值仲春4月,老师出题“窗外”,请学生观察室外景色并报告看到的事物。有学生说看到了发出嫩芽的大树,有的学生说看到了蓝天白云,有的说看到了摩天大楼,等等。而老师的回答是,你们都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我看到了春天。如此刻板的教育将学生的想象力无情地扼杀和束缚,这样教育出来的人都有着固定的思维模式,死板的做事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直观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并且当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的时候不要极力遏制或作出“纠正”。
其次,想象力是创造的源头,要教会学生创造而不是模仿。“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具有教育的价值。通过教育使人成才,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创造力则是人才的价值所在。”不得不承认中国是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外国众多商品的标签上都印有“Made in China”字样以表示该商品由中国制造。但我们很少见到哪样商品是由中国独立创造发明的,特别是当今一流的、先进的商品。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可见,我们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想象力是创造的源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基础很难创造出一个新事物。在当下的教育中,教师有意无意地传授给学生模仿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在一系列的例题、范文的“熏陶”下有所提高。然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想象力逐步被磨灭的过程。他们越来越熟悉出题的套路而忘却曾经的奇思妙想。殊不知那些消失的奇思妙想有可能诞生下一个爱迪生或乔布斯。
第三,想象力具有多种形式,单一化评价标准应该被取缔。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了参考“标准”,凡事都需总结出来一套参照标准加以规范。然而,人是活生生的且富有鲜明的个性,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模子行事。当下的应试教育排斥个性和多样性,扼杀或束缚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总以单一的标准——标准答案——评判学生的对与错。这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中国的应试教育正把一切天才扼杀在摇篮之中,它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精英淘汰机制——首先把有突出智能和创造力的学生淘汰掉,再把每个学生最内在的创造力和天赋智能消磨掉。无论你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等你脱‘分而出的时候,你的才华、天分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你已经不再是本来的你,这才是最可悲的。”
总之,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对当今的教育,特别是弊病百出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启示,值得每一个教育理论研究者深入研究,更值得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和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