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学业标准》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2014-01-20

地理教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细化课标学业

王 莉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北京 100073)

运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学业标准》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王 莉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北京 100073)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学业标准》(以下简称学业标准)将三维课程目标分别转化为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将具体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细化,并相对应地以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表现作为学业水平描述指标,其目的之一是为北京市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具体的依据和指导,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地理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运用学业标准指导地理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

义务教育;地理;学业标准;教学质量

教师需要明确每一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部分中的“标准”只是描述出了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不再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和相应的认知目标层次。《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学业标准》是在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具体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细化,明确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以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表现为学业水平描述指标。《学业标准》将三维课程目标分别转化为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将每个教学内容细化,并相对应地以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表现为学业水平描述指标,为教师进行地理教学提供了具体细致的指导。那么,怎样运用学业标准指导地理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呢,针对此问题,笔者开展了运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学业标准》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一、运用学业标准指导地理教学的方法

以“聚落”中“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程内容标准要求为例,说明运用学业标准指导地理教学的方法。

1.运用学业标准,解读细化课标要求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程内容标准,没有明确指出从哪些方面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比较茫然,把握不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针对此种情况,学业标准将此课标细化为“举例说出聚落规模、形态、分布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会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相对应地以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表现作为学业水平描述指标(见表1,表1为学业标准中有关聚落的内容),为教师明确了教学方向和目标。

表1 学业标准中有关聚落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运用学业标准,进一步从内容结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等方面分析细化后的课标。细化后的课标要求的内容结构为聚落规模、形态、分布等方面与自然环境;行为动词是“说出”;行为条件是“举例”;关键词是“关系”。接着进一步探讨明确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的方面即聚落在地理位置、分布、形态及建筑风格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步,结合学生背景知识,形成如表2所示的对此课标的进一步解读细化。

表2 细化解读课标

2.明确教学过程和环节,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对课标的解读细化,梳理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过程和环节、知识内在的关联性和思维的层次性,把握教学深度,并以问题形式系统呈现(见图1)。

图1

与此同时,根据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的方式方法。据行为条件“举例”,采用教师提供适当的图文并茂的实例,创设相关问题,以学案为载体,依托图文资料设计学生活动,运用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通过读、析图文资料,说出聚落在地理位置、分布、形态及建筑风格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进一步归纳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制定教学目标

现将运用学业标准前后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运用学业标准前的教学目标运用学业标准后的教学目标运用北京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图文资料,合作分析说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领悟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 阅读北京城市形成、发展及传统民居的图文资料,说出影响北京城形成、分布、空间形态、民居建筑风格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并归纳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领悟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2. 阅读不同聚落的景观图片及说明资料,分析说明聚落空间形态、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未运用学业标准前所制定的目标过于笼统,指向性不明确,缺乏层次性。只是针对北京的实例,泛泛地说出聚落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未明确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关系,从而造成学生未能学会从多个方面分析,归纳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削弱了目标的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

运用学业标准后,通过运用上述学业标准分析研究过程,教师明确了此条标准的主题、教学深度、教学环节和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为制定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运用学业标准后所制定的目标,有效地将课标要求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具体目标,与学业标准的内容细目相对应。这两条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落实这一课标内容的过程,也突出了各学业水平细目之间的联系,以及在落实整体课标要求中的作用。所制定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指向性、整合性、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体现了引导学生逐步达到学业标准中各级要求的过程。所制定的目标层次性强,针对所举的北京的实例,从地理位置、分布、空间形态、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方面,引领学生分析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进而归纳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习得分析的方法。又通过提供不同聚落的景观图片及说明资料,使学生学会运用习得的方法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分析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做到学以致用,有效地落实了课标要求。此教学目标不但清楚表明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而且也清楚地表明怎样逐步落实课标的过程与方法。此教学目标既体现了课标对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同时根据其制定了由浅入深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层次性突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相对于课标明显提高了教学和评价的可操作性。可见,学业标准对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图2

4.确定教学设计的框架

在上述运用学业标准,解读细化课标要求、明确教学过程和环节、选择教与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出“聚落”教学设计的框架(见图2)。

二、课堂实施与评析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堂教学片段,及针对本节课涉及的主要教学环节及达到的学业水平、教师判断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见下表)。

此教学片段,教师较好地运用了学业标准指导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落实课标内容的过程,也突出了各学业水平细目之间的联系,以及在落实整体课标要求中的作用。教师充分运用、挖掘北京的实例,以北京城的起源、分布、形态及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中心问题,把各种抽象的原理、概念、规律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通过层层设问,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并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分析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激活和活化了教材知识,把教材中处于静态的知识变成具有生命力的动态性教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有效地采用了以讲授法为主,以实例分析、小组合作为辅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法的运用上,教师特别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聚落的相关图文资料作为重点、难点的突破口,对于学生生疏的地理事物,教师提供大量的图像信息,采用观察对比法,分层设问,组织一系列互动学习环节,这样不仅降低了难度,还使知识、技能不断细化,同时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学习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如教师提供三个不同地区的聚落形态景观图,学生分组探究聚落的外部轮廓特征及形成外部形态的主要自然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观、说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从而归纳总结出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学习交流充分,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以学案为载体,设计了依托图文资料层次递进的“描述你的聚落”——“建立你的聚落”——“设计你的聚落”等学生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通过读、析图文资料,归纳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达到了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且通过学案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求得较高的效率,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讨论的顺利进行。

三、运用学业标准的实践效果

那么,运用学业标准指导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呢?是否达到了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通过上述“聚落”一课,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来看一看。

本课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为三部分即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学习作业评价。

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案完成情况,体现学习过程(见图3、图4)。

图3 学生所完成学案(部分)

图4 学生完成学案情况数据统计

学习结果评价:读图,回答1~4题。

1.图中所示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沙漠广布 B.气候湿热

C.草原辽阔 D.地势险峻

2.图中所示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农村 B.牧村 C.渔村 D.山村

3.图中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西北内陆 B.东部沿海

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

4.我国西北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绿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试题正确率:

题号1题2题3题4题答对人数25 25 24 24正确率100% 100% 96% 96%

学习作业评价:

从上述对“聚落”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作业评价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课堂教学始终依据学业标准展开,提高了教学和评价的可操作性。教师更加关注对于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调控,关注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创新评价方式,全方位、准确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特别是关于城市和乡村的环境问题采取了地理实践作业——制作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选取一个角度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此处的设计符合标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本课在学业标准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很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学业标准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具体课例的实施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学业标准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有效具体的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判断学习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地理教学质量。结合实践研究笔者对如何运用学业标准指导地理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出了运用学业标准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见图5)。教师在运用学业标准指导地理教学时,要明确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教学要注重具体学习要求,教与学要能有效的做到“有的放矢”,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并通过过程性、结论性等多元的评价,全方位、准确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图5 运用学业标准指导地理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1] 王勇.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朱雪梅,王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地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 陈澄,林培英.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张素娟.教有智慧的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校:朱咏琦)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首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标准的研究与实践”(AHA1114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细化课标学业
艰苦的学业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