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陌生化理论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4-01-20徐爱芳胡根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周朴园陌生化荷塘

徐爱芳+胡根林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的怪象: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老师却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举措五花八门,然而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从根源上反思,语文教学的弊病主要在于文本阅读的无效与低效。

一、“陌生化”理论的提出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该流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主张艺术应当陌生化,他说:“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陌生化理论所传达出的创作手法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将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变得“奇异”,使读者有“惊奇”之感,产生对周围已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新感觉和新发现,人们也正是在这种“惊奇”的“发现”之中,身心得以超越日常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体现其理念。什克洛夫斯基在《故事和小说的结构》一文中提到了契诃夫的《记事本》,某人沿着一条胡同,走了不知是十五年,还是三十年,每天都看到一块招牌,但从来没有仔细认真地去读它。后来,终于不知怎的取下了招牌,把它挂在墙的侧面,于是他才真正看到了招牌的全部内容,才真正读懂了上面的意思。而二十世纪美国经典作品《老人与海》也是这种手法创作的典范,它打破了审美主体的接受定势,以完美的艺术性和深邃的哲理性征服了世界文坛。1954年,海明威因为“精通于叙述艺术,其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利用陌生化效应,不仅易激发学生急于探索,弄清究竟的学习欲望,而且能够唤起学生的审美联想,不断产生新的感悟,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陌生化”课堂的构建

(一)轻拢慢捻抹复挑,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学情境陌生化

【例1】特级教师赵谦祥老师执教《唐诗鉴赏——寻隐者不遇》时,让学生欣赏“寻隐者不遇”的插图,通过插图来理解诗歌的内涵。他巧妙地运用了图画的颜色,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寻者的衣服颜色是红色的?红色代表什么?很快学生就联想到了“红尘”,“寻者”着红色长袍,说明他未脱尘俗,因此也只能站在“隐世”之外去张望。简简单单的一幅插图,在赵谦祥老师的巧妙运用下,极具启发性。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赵老师的课堂中自然浮现,而且如此地生动。赵谦祥老师用一幅图画制造了学习《寻隐者不遇》的情境,学生在这个陌生的情境中,融诗于画,解画为诗,诗画交融。

【例2】经典课文《荷塘月色》以提问引领学生进入课文:

首先,开篇处第二句中的“总该”一词,很值得引导学生仔细玩味。为什么是“总该另有一番样子”?“总该”的背后,隐含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平时会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使用“总该”这个词?——这些问题,都来自熟悉的材料,却又是大多数学生完全没有认真思考的,于是,陌生化便形成了。

其次,人人尽说月色下的荷塘美,却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月色下的荷塘和白日里的荷塘,真的有很大差异吗?白日里的荷塘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月色下的荷塘中的景物,哪些在白日里同样存在?为什么朱自清只欣赏月色下的荷塘呢?——这几个问题,同样都是从“常情、常理、常事”中,挖掘出“超越常境”的陌生化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如何不去认真思考呢?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学内容陌生化

【例1】教学《雷雨》时,与其纠缠于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情感真伪,不如打开这样几扇新窗户:三十年前的周朴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十年前的周朴园,和《家》中的大哥觉新相比较,谁更具备反封建的勇气?如果以三十年前的周朴园为主角,写一出话剧,其主题又该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研读“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和“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等台词中的“你”“你们”“洋火”,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三十年前年轻的周朴园,能够冲破门第观念,和家中女佣的女儿倾心相爱,无疑具备了一种反封建斗士的品质。而这样一个人,却在三十年后,蜕变成了一个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可见黑暗社会的染缸功能是何等强大。如此,作品的现实批判性才更加强烈。

【例2】一位教师讲授《小二黑结婚》时,并没有像大多数教师那样简单的把二诸葛和三仙姑作为迷信、自私、愚昧的形象放在一组,而是引导学生找出两位“神仙”性格的同中之异。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发现:同是迷信,二诸葛是真诚,三仙姑是骗人;二诸葛自私中不失忠厚善良,三仙姑自私之中包藏肮脏私欲;同是愚昧,二诸葛因之而顽固不化,三仙姑因之而妖冶放荡——这种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新奇点的独特做法,也使教学内容具有了陌生化的效果。

(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教学思维陌生化

【例1】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愚公移山》,讲到“孀妻”和“遗男”这两个词时,并没有像一般的教者那样直接去解释,而是巧妙的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年纪很小的孩子跟愚公去移山,他爸爸会同意吗?” ——此问独具匠心,颇具启发性,经过启发诱导,两个词的区别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例2】洪镇涛老师执教《荷花淀》,讲到“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时,他创造性的设计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女人:一个是性格软弱,生活依赖性很强的女人;一个是性格泼辣要强,拖丈夫后腿的女人;一个是深明大义,刚柔相济的女人。 让学生分别模仿她们的语气、声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的语感及表达能力,给听课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洪镇涛老师的独创。正因为它是一种独创,在教学中也就产生了陌生化的效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3】对于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一般认为小说的主题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那么,科举制度的毒害是不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最主要原因?在那个时代,鲁迅先生是超前的,在科举制度的毒害之外,他想提醒我们的是有没有可能还有别的东西。

对于孔乙己,大家记忆深刻的莫过于那句关于吃茴香豆的“多乎哉,不多也”。一般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外乎是:你看孔乙己多么迂腐,受科举制度毒害有多么深,连跟小孩子讲话都那么之乎者也的。其实这句话大有嚼头。孔乙己说的这句话其实出自《论语》,原话是“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是孔子对当时世态炎凉、好人不多而发出的感叹。为什么孔乙己在情急之中脱口而出的偏偏是这一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孔子的“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也许最让孔乙己深有同感,因为它印证了孔乙己本人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这个世界上没一个好人,都是些没有良心、冷漠的家伙!孔乙己一辈子一事无成,是个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又在极力维持着自己的尊严:自认为是个读书人、清白人(“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追求做君子。可是他知道酒店里的人没有一个是充满真心地对待他,那些人最好的下酒菜就是孔乙己。这与孔乙己内心对自己的评价相差甚远。因此,孔乙己说的这句“多乎哉,不多也”就有了多重意义:①豆子是不多了。②我不跟他们打交道是因为他们不是君子,凭空污人清白(“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我不屑与他们为伍。但你们小孩子也不君子啊,没有吃相,缺乏教养(不客气地要豆子吃)。③酒店外的生存环境也不君子,何家、丁举人家,他们也是读书人,但他们不君子。由此,我们可以说:孔乙己不止生存在科举制度中,还生存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小说主题应该有扩大:不仅仅是抨击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而是表达“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陌生化”理论希望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让主体钝化的审美知觉复活,在与文本的碰撞中产生一种审美的张力,唤起主体对文本的全新的审美感受。

(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教学方法陌生化

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倘若仅只满足于单文本赏析,抓住“风流”“周郎赤壁”“穿”“拍”“卷”等字词进行解读,虽也能够将文本意义梳理清晰,却无法满足学生对苏轼这个人更深层探究的学习欲望。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该首词作的赏析后,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赤壁赋》等文本材料一起引入课堂,让学生们比较分析相对陌生的新文本和课文间的思想情感的关联点,理清被贬黄州时期苏轼的情感发展变化线索,学生便能更好地把握苏轼其人,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这时再读该词,便会发现豪放只是表象,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更多是功业无成的人生感喟,是源自骨子里的生命悲叹。使用这种文本互释手法时,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拓展至课堂内的文本材料,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文的阅读理解。拓展性文本是客,教材文本是主。客为主服务,主因客而深刻、全面。教学中,切不可喧宾夺主,甚至反客为主。

陌生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无论是在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上,都一定要把握好度,即“陌生度”,陌生化的程度不能太高。若超过了学生所能感知的程度,虽然这种陌生感也许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但由于感知障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拒绝接受的心理。因此,教学者在运用陌生化效应教学时必须适度,还要善于调控学生的心态,要使他们既迷恋于教学中的陌生化魅力,又能准确进入陌生化所产生的“接受场”。唯其如此,师生才有可能在教学活动中互动,否则,一切努力都将适得其反。

[作者通联:徐爱芳,浙江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胡根林,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周朴园陌生化荷塘
小荷塘
热闹的荷塘
荷塘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荷塘三记
《雷雨》(节选)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