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酱腌菜包装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特性

2014-01-20沈颖旎段甜甜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检出限乙腈

沈颖旎,杨 曦,段甜甜

(浙江省桐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桐乡 314500)

酱腌菜包装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特性

沈颖旎,杨 曦,段甜甜

(浙江省桐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桐乡 314500)

采用液液萃取方法,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UV检测技术对酱腌菜包装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1mg·L-1,变异系数0.25%~10.6%,回收率为72.0%~116.0%;酱腌菜包装物中检出PAEs,以DEP为对象,研究包装中邻苯二甲酸酯向食品的迁出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存储足够长时间,包装中的DEP通过迁移作用进入食品中。迁移过程受时间和温度的影响,时间越长,迁移越多,温度越高,迁移越快,达到平衡时的迁出量最大。

邻苯二甲酸酯;高效液相色谱;酱腌菜;包装物;迁移

食品包装材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最后环节,由于与食品直接接触,使得其中某些成分迁移到食品中而造成污染,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acidesters,PAEs)就是其中之一[1]。PAEs主要用作塑料特别是聚氯乙烯的增塑剂,是一类环境激素,经动物试验表明,对人类和动物有雌性激素效应,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出现生殖系统病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2]。

鉴于其广泛的使用和潜在的危害,国际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毒性研究、代谢产物分析、基因毒性以及降解方法上,对于食品中PAEs的研究则大多数停留在分析方法上[3-4]。有关PAEs在食物链中的迁移转化、生态循环过程则研究较少。我国有关PAEs的研究起步稍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6],尤其是对食品及其包装材料等复杂样品中PAEs的测定[7-8]。该类增塑剂与塑料基质之间没有形成化学共价键,而是以氢键和范德华力连接,彼此保持各自独立的化学性质,因而在接触到食品中的油脂,特别是在加热时便会溶解出来,因此有学者研究了塑料包装物中PAEs的溶出情况[9-10]。经调研,目前广泛用于酱腌菜包装的是塑料袋、塑料罐及陶罐等,以塑料包装居多。笔者利用液液萃取技术,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酱腌菜包装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情况,以期了解在用塑料包装物盛装酱腌菜时PAEs增塑剂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对该种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和精密度以及回收率进行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仪器与试剂

酱腌菜样品来自市场随机抽取的塑料罐包装的生姜。

仪器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旋转蒸发仪,超声波清洗器,恒温水浴振荡器。

试剂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均购自德国Dr.EhrenstorferGmbH;乙腈(HPLC级)购自美国TEDIA;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PAEs混合标准储备液:称取DMP,DEP, DBP,DEHP等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各0.0250g于25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至刻度。PAEs标准工作溶液:准确移取1mL的PAEs混合标准储备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00mg·L-1的PAEs标准溶液,于0~4℃冰箱保存,使用期1周。

PAEs标准工作溶液系列:分别移取适量的PAEs标准工作溶液,用乙腈稀释成0.5,1.0,2.0,5.0, 10mg·L-1的标准工作溶液系列,临用时配制。

1.3 样品的制备

称取经粉碎混匀的酱腌菜样品10.00g于玻璃锥形瓶中,加入50mL正己烷,于50℃水浴温度下,超声提取30min,过滤不溶物,取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70℃水浴下浓缩至溶液体积在1mL以下[11],用乙腈定容至5mL,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供HPLC分析。

塑料包装罐样品,用剪刀剪成较小碎片后称取1.00g于玻璃锥形瓶中,按酱腌菜样品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1.4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柱,5μm,250×416mm(ZORBAXEclipseXDB-C18);柱温:20℃;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为1.0mL·min-1;梯度洗脱程序:第0~5min为15%乙腈(V/V),第5~8 min乙腈升至100%,保持到第25min分析结束;检测波长为225nm;进样量10μL;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工作曲线法定量。

1.5 迁移试验

迁移试验需要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不同存储时间的迁移水平。考虑到我国各地的气温变化范围,以及人们对于酱腌菜的不同食用及储存习惯,选择20℃和40℃2个存储温度,将酱腌菜样品分别放置1,2,5, 9,16,23和30d后,取出一定量的样品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检测范围及检出限

对4种邻苯二甲酸酯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分析,以峰高(Y)对浓度(X)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线性范围与相关系数见表1。

表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线性关系与检出限

表1表明,DMP,DEP,DBP和DEHP在浓度0.5~1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以3倍信噪比计算最低定性检出限,以10倍信噪比作为最低定量检出限,得出4种PAEs的最低检出限。检出限能满足微量检测的需要。

2.2 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按GB/T27404-2008附录F.1、F.3进行3水平试验,以空白处理液为样品,添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按1.3处理,处理后的溶液平行测定6次,同时测定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变异系数和回收率。检测结果显示,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变异系数为0.25%~10.6%,平均回收率为72.0%~116.0%,表明该方法符合GB/T27404-2008的要求,测定结果可靠。

2.3 包装物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特性

2.3.1 酱腌菜包装材料的检测

根据1.3节对酱腌菜包装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扣除空白后测得DMP,DEP, DBP浓度分别为1.19,77.0,0.86mg·kg-1,DEHP未检出。

2.3.2 迁移水平的研究

根据2.3.1节可知,包装材料中存在DEP,且达到一定浓度,故选择DEP作为迁移试验的研究对象。依1.5节进行迁移试验,依1.3节进行样品处理,将检测结果制成迁移曲线(图1)。

图1 20℃和40℃时酱腌菜包装物中DEP的迁移趋势

图1 显示,在同一储存温度下,DEP从包装中向酱腌菜的迁出水平随时间增加,逐渐趋于平衡。如在40℃,DEP从包装物中的迁出水平在1~16 d逐渐升高,之后基本稳定,保持在18mg·kg-1左右。存储相同的时间,存储温度越高,迁移水平越高。如存储16d后,在20℃下DEP的迁移结果为6.62mg·kg-1,而在40℃下迁移结果为17.29mg·kg-1。

试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存储足够长的时间,塑料包装中的DEP是可能通过迁移作用而进入到酱腌菜中的。包装酱腌菜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有一部分是通过包装迁移而来,无论这些邻苯二甲酸酯是违规添加到塑料包材中,还是由于包材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所致(如将着色剂或溶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带入到聚合物中),都会对其中的食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将包装酱腌菜直接加热,或者长期在40℃以上高温下储存,故而本试验没有就40℃以上的迁移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3 小结

酱腌菜包装物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以DEP为对象,研究包装中邻苯二甲酸酯向食品的迁出规律。在一定温度下,存储足够长时间,包装中的DEP可能通过迁移作用而进入食品中。迁移过程易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迁移越快,达到平衡时的迁出量最大。试验表明,采用液液萃取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手段对酱腌菜及其包装物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效果较好。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1] 陈志锋,潘健伟,储晓刚,等.我国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现状分析[J].食品与机械,2006,22(3):3-7.

[2] 石博志,姚宁,朱玉,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正确评价和使用[J].塑料助剂,2009(5):43-49.

[3] ómez-HensA,Aguilar-CaballosMP.Socialandeconomic interestinthecontrolofphthalicacidesters[J].Trendsin AnalyticalChemistry,2003,22(11):847-857.

[4] SchonekerDR,DeMerlisCC,BorzellecaJF.Evaluationof thetoxicityofpolyvinylacetatephthalateinexperimentalanimals[J].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2003,43:405-413.

[5] 叶常明,田康.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动力学[J].环境科学学报,1989,9(1):37.

[6] 戴树桂,张东梅,张仁江,等.固相萃取技术预富集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J].环境科学,2000(2):66-69.

[7] 曹小妹,吴晓燕,李挥,等.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J].食品科学, 2012,30(10):251-254.

[8] 刘红河,黄晓群,李瑞园.食品及塑料食品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HPLC-MS/MS法测定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15-1918.

[9] 王连平,罗南,张春献.塑料食品袋溶出酞酸酯DBP与DEHP的测定[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1):15-17.

[10] 刘芃岩,王有旺,李睿,等.不同食品模拟物对塑料中酞酸酯溶出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78-15080.

[11] 郑贺,姚海旭,吴月,等.方便面包装物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969-11970.

(责任编辑:张瑞麟)

TS255

A

0528-9017(2014)02-0235-03

文献著录格式:沈颖旎,杨曦,段甜甜.酱腌菜包装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特性[J].浙江农业科学,2014(2):235-237.

2013-12-18

沈颖旎(1983-),女,浙江桐乡人,硕士,工程师,从事产品检验工作,E-mail:shenyingni@yahoo.com.cn。

猜你喜欢

邻苯二甲酸检出限乙腈
环境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定量NMR中多种检出限评估方法的比较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出厂水中6种卤乙腈
四种市售色谱级乙腈的质量比较
分析化学中检出限与测定下限分析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7-ACT缩合反应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代替液体三氟化硼乙腈的可行性分析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6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