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高海拔粳稻品种昆粳5号的选育

2014-01-20李荣波赵正文马应从陈赟娟李长亮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云南昆明耐寒性精米

李荣波,赵正文,马应从,陈赟娟,李长亮

(1.云南省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34;2.昆明市寻甸县七星镇农科站,云南昆明 655202;3.昆明市寻甸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昆明 655000;4.昆明市种子管理站,云南昆明 650000)

云南高海拔粳稻品种昆粳5号的选育

李荣波1,赵正文2,马应从3,陈赟娟4,李长亮1

(1.云南省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34;2.昆明市寻甸县七星镇农科站,云南昆明 655202;3.昆明市寻甸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昆明 655000;4.昆明市种子管理站,云南昆明 650000)

以云粳12号为母本,云粳1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过程中以高产、品质、耐寒性、稻瘟病抗性“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种的依据,综合性状好的高代系统进行多点试种,育成昆粳5号,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中等、耐寒性强、抗稻瘟病、适应性广(能适应云南省海拔1700~2100m地区及类似地区种植)等综合优良性状。

四特性;粳稻;昆粳5号

昆粳5号是以云粳12号为母本,云粳16号为父本杂交育成。选育过程中以高产、品质、耐寒性、稻瘟病抗性“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种的科学依据,综合性状好的高代系统进行多点试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中等、耐寒性强、抗稻瘟病、适应性广,能适应云南省海拔1700~2100m地区及类似地区种植。

1 亲本材料和选育方法

1.1 亲本材料

昆粳5号的母本是云粳12号,父本为云粳16号。

云粳1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不落粒型粳稻品种。株高97cm,株形优良,分蘖力较强,秆粗硬抗倒,剑叶直立,每穗总粒数约100粒,实粒数约80粒,不落粒,千粒重24.8g,全生育期177d,稻米外观油亮,无腹白、心白,糙米率84.5%,精米率76.1%,整精米率75.3%,耐寒性和稻瘟病抗性强。

云粳16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不落粒粳型稻品种,株高115cm左右,株型紧凑,每穗总粒数150粒左右,全生育期185d。

昆粳5号及亲本的系谱见图1。

图1 昆粳5号及其亲本的系谱

1.2 选育方法

按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进行。选育过程中,在注重株形、抗性和丰产性的同时,从集团选择的单株开始,每世代进行高产性鉴定、外观品质鉴定和叶瘟鉴定,进入预备试验后,进行高产性、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耐寒性和稻瘟病抗性四特性鉴定作为选种的科学依据。

1.2.1 高产性鉴定方法

根据云南粳稻区的情况,分别在昆明和曲靖进行高产性鉴定,系统选择每份材料种植40株,预备试验小区面积6.67m2,品种比较试验小区面积12.34m2,进行以株型、产量、抗性为主的农艺性状调查,即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分蘖性、株高、抽穗期、穗部性状、结实率和生育期等性状调查。

1.2.2 耐寒性鉴定方法

耐寒性鉴定分高海拔自然冷温鉴定和控温鉴定2种,以高海拔自然鉴定为主。自然冷温鉴定设在昆明西郊海拔2140m的双哨试验点(气温条件相当2300m的丽江自然条件)。自然冷温鉴定设置不同熟期和不同耐寒性的标准对照品种。

1.2.3 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

叶瘟鉴定。在试验田进行,雨季到来之后在拔秧后的秧田晚播(6月上旬),在高氮肥的条件下,用不持有抗病基因的感病品种蒙古稻作感染行,同时种植标准鉴别品种,进行自然诱发鉴定。

穗瘟鉴定。在稻瘟病重病区宜良进行,高氮肥条件下,用不持有抗病基因的品种蒙古稻作感染行,同时种植标准鉴别品种进行鉴定。

1.2.4 品质鉴定方法

外观品质鉴定。每份材料约20粒,剥成糙米,用日本的9级分段法,1~3级为上上、上中、上下, 4~6级为中上、中中、中下,7~9级为下上、下中、下下,进行外观品质综合评价。评价项目:形状,大小,粒色,光泽,粒整齐度,腹沟深浅,垩白度,畸形米、死米、青米比例等,并与标准品种比较鉴定。

碾磨品质。随机称取500g稻谷,用糙米机除去谷壳,称糙米重;再用精米机碾精,称精米重;然后随机称取100g精米,拣出完整米粒,称重、计算。

食味品质。预备试验后进行食味品质鉴定。取米样200g(包括对照品种),淘洗干净,按米重∶水重为1∶1.6比例加水,放入电饭锅,浸泡30 min后通电,自动断电20min后品尝[1]。调查项目包括米饭外观、黏性、硬度及综合评价。

理化成分分析。随机称取20g稻谷,送测试中心,分析项目包括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等。

1.2.5 育成经过

2002年冬季在海南配制杂交组合(F0),2003年夏季种植杂交后代(F1),成熟后混收,同年冬季在海南种植集团(F2),成熟后混收。2004年夏季在昆明种植集团KF21(F3),成熟时进行单株选择,外观品质鉴定后,选择稻米品质好的10个单株。2005种植系统,编号为K273-282(F4),其中K276表现特别优异,选拔1个单株。2006年在昆明种植K50(F5)。2007年在大田选拔10个单株(F6)。2008年在寻甸作为株系种植,编号D141-150(F7),对表现好的株系D142混收。2009年在嵩明种植预备试验(F8)。2010年在嵩明进行品种比较试验(F9),667m2产量745kg,比对照银光增产9%。从2005年开始进行“四特性”同步鉴定,连续几年该材料的鉴定结果为:耐寒性强,结实率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外观品质4.5级(中中)和食味品质中等,于2010年底定名为昆粳5号。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昆粳5号属不落粒型中秆大穗型粳稻。全生育期180d左右,株高100cm左右;苗期长势较好,分蘖一般,在生产上一般667m2有效穗25万左右;穗着粒均匀,穗长21cm左右,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千粒重23.8g,壳色黄,无芒;株型紧凑,叶片直立,叶色稍淡,秆弹性好。

2.2 适应性

昆粳5号在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丽江等地海拔1800~2100m的范围内表现好。2011-2012年参加云南省高海拔常规粳稻区域试验。8个试点,参试点海拔从1850~2200m(剑川)。昆粳5号与对照合系41的产量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2011-2012年云南省高海拔常规粳稻区域试验各试点的产量

2.3 丰产稳产性

昆粳5号的高产、稳产,抗倒伏性特别强,高产潜力大。2010年试验示范推广以来,在祥云、会泽、沾益、麒麟、东川、嵩明、寻甸等适宜区种植均比当地品种增产5%~10%,逐渐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2.4 耐寒性

连续5年多点鉴定,昆粳5号结实率高,在2007年阴雨寡照,冷害较重,其他品种结实率降低的情况下,昆粳5号结实率仍然达到80%。2008-2010年在双哨(2140m)的自然冷温鉴定,昆粳5号的耐寒性均为强。2011年改在马龙(2150m)自然鉴定,结实率为83%。经多年多点冷害鉴定综合评价,昆粳5号耐寒性为强。

2.5 稻瘟病抗性

从2010年试验示范推广以来,从未因发生稻瘟病而减产;连续5年在昆明、宜良进行稻瘟病鉴定,鉴定结果为抗。

2005年叶瘟为0级;2006年叶瘟仍为0级,穗瘟是0级;2007年叶瘟为0级,穗瘟为1级;2008年叶瘟1级,穗瘟1级;2009年叶瘟3级,穗瘟1级。综合评定,昆粳5号的叶、穗瘟抗性均为强。

2011年云南省区域试验接种鉴定稻瘟病病级为7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病级为3级,抗白叶枯病。

2.6 品质

2005年外观品质为4.5级,2006年外观品质仍为4.5级,2007年外观品质5级,米饭食味品质中等,直链淀粉含量14.9%,胶稠度80mm,糙米率82.4%,精米率69%,整精米率64.2%,碱消值3.7级,透明度1级。

3 小结和讨论

通过昆粳5号在各地的试种表现,对高原粳稻品种的广适应性有了新的认识。光温反应型为“113型”(即感光性弱、感温性不强、短日高温生育期长)品种的适应性较广[2]。云南立体气候十分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因此,云南推广上百万亩的水稻品种屈指可数。从生产实践看,除必须具备“113型”特性外,还应具有秆较矮抗倒伏,产量高、耐寒、抗病等综合优良性状,这样的品种不仅适应性广,而且种植的年限比较长,对增产的贡献大。从品种选育方法来看,在云南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下进行广适性育种难度很大。在选育昆粳5号过程中,采用以粳稻产量、品质、耐冷性、抗病性的综合评价及多点不同海拔试种进行适应性鉴定作为选种的科学依据的育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今后应加强类似的新品种选育工作。

[1] 蒋志农.云南稻作[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5:206.

[2] 程侃声,王象坤,卢义宣,等.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I.云南稻种的光温反应型和早、中、晚稻.作物学报,1984,10(3):163-171.

(责任编辑:张才德)

S511

B

0528-9017(2014)02-0169-03

文献著录格式:李荣波,赵正文,马应从,等.云南高海拔粳稻品种昆粳5号的选育[J].浙江农业科学,2014(2):169-171.

2013-11-12

李荣波(1979-),男,云南曲靖人,农艺师,从事水稻育种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E-mail:lrb617@163.com。

猜你喜欢

云南昆明耐寒性精米
碾米加工技术对长粒型优质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云南昆明:公布今年首个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
A Study of The Women Warrior and God Help the Child from Perspective of Role Theory
--Take Bride and No Name Woman as an Example
Women’s Dilemma in Wide Sargasso S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feminism
勘误
On theChinese Translation ofEnglish SongsBased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甜玉米自交系萌芽期耐寒性的鉴定和筛选(内文第22~26页)图版
川南杂交中稻收割期与干燥技术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美洲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