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新品种福农38号的选育与评价

2014-01-20徐良年邓祖湖林彦铨林兆里林炜乐陈如凯袁照年许莉萍

中国糖料 2014年2期
关键词:蔗茎宿根高糖

徐良年,邓祖湖,林彦铨,林兆里,林炜乐,罗 俊,陈如凯,袁照年,张 华,许莉萍

(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实验室,福州350002)

甘蔗新品种福农38号的选育与评价

徐良年,邓祖湖,林彦铨,林兆里,林炜乐,罗 俊,陈如凯,袁照年,张 华,许莉萍

(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实验室,福州350002)

福农38号系从组合粤糖83-257×粤糖83-271中经多年选育出的中熟高产高糖强宿根适应性广甘蔗新品种,并于2013年通过国家鉴定。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福农38号出苗较好,苗壮,分蘖力强,植株高,中大茎,易脱叶,57号毛群不发达,高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抗逆性强。平均蔗茎产量104.21t/hm2,分别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新台糖16号增产4.53%、10.76%。11—12月平均蔗糖分14.48%;1—3月平均蔗糖分15.53%;11—3平均蔗糖分15.08%,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新台糖16号高0.24%、0.49%。平均蔗糖产量15.69t/hm2,分别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新台糖16号增糖6.16%、14.28%。

甘蔗新品种;福农38号;选育;评价

我国现阶段甘蔗栽培品种单一化程度高,抵御干旱、寒害和灾难性病害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能力弱,对我国的食糖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品种单一化熟期过于集中对提高我国的出糖率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很不利。选育抗旱、抗病、耐寒、强宿根的高产高糖糖料专用和能糖兼用甘蔗新品种,实现品种的多系布局一直是我国现代甘蔗育种主题,也是国家甘蔗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福农38号是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历经11年的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在试验各阶段及国家区试和体系集成示范皆表现出中熟、高糖、丰产、宿根性优异、耐旱、抗病、适应性强的特性,2013年8月经全国甘蔗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正式命名为福农38号(国品鉴甘蔗2013001),现将选育结果总结如下。

1 选育经过

福农38号是我所于2001年冬委托海南甘蔗育种场以中大茎、生势好、宿根性好的粤糖83-257为母本,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好的粤糖83-271为父本杂交所获1个花穗,2002年在本所甘蔗试验场培育出360株实生苗(福农38号的入选株系号为福农02-5707),利用系谱选择结合早代光合筛选、糖分遗传分析、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抗旱检测、抗病性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高新技术,经11年选育而成。经选种圃、鉴定圃、预试圃的多年观察,表现中熟、高糖、中大茎、丰产、宿根性好、抗旱。2006—2007年进行品比新植宿根试验。2010年获准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省区进行全国第八轮新品种区试,2011年获准参加体系第三轮集成示范。在不同的生态区多年多点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福农38号甘蔗蔗茎产量、含糖量均优于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表现中熟、高糖、高产稳产、宿根性强等特性。

2 特征特性概述

植株高大,中至中大茎,节间圆筒形,节间较长,茎皮遮光部分黄绿色,露光部分黄褐色;腊粉较多,无气生根;芽卵圆形,芽翼较大,芽基离叶痕,芽尖齐生长带;根带淡黄至褐色,2~3列,不规则排列;叶片较长,中等宽,叶片斜出,叶尖下垂;叶鞘青绿,偶有褐斑;易脱叶,57号毛群不发达;内叶耳为短披针形,外叶耳羽化。

中熟、高糖、丰产。萌芽势和萌芽率较高,苗壮,分蘖力强,分蘖成茎率高,宿根性好。高抗黑穗病、抗赤腐病,高抗花叶病,抗旱能力较强;过多的苗和茎会使蔗茎变细,宜适当减少下种量和足够苗数时就大培土。适宜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田、洲地、旱坡地和水旱地种植。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农艺性状

从国家区试2新1宿试验结果(表1)可以看出:福农38号平均出苗率65.00%,较ROC22(CK1)高10.36%,比ROC16(CK2)高8.51%;宿根发株率101.83%,较ROC22高4.63%,与ROC16相当;分蘖率115.55%,较ROC22低10.28%,与ROC16相当;株高平均286.67cm,茎径平均2.58cm,单茎重平均1.46kg,均介于双对照之间,公顷有效茎平均69984条,较ROC22多出5190条,较ROC16少出1759条。说明该品种萌芽率高,宿根发株好,分蘖力较强,有效茎数多,单茎较重。

表1 福农38号参加国家区试及国家生产试验主要农艺性状汇总

3.2 主要经济性状

3.2.1 蔗茎产量2008年品比,福农38号新植公顷蔗茎产量89.0t,比对照ROC16增产3%,2009年宿根,表现突出,公顷蔗茎产量116.8t,比对照ROC16增产22.40%。

在2011—2012年全国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表2),2年新植1年宿根平均蔗茎产量104.21t/hm2,比CK1(ROC22)增产4.53%,比CK2(ROC16)增产10.76%,位列第三;2新1宿13点次,与CK1相比8点次增产,与CK2相比10点次增产。其中,新植蔗表现突出,2011新植平均蔗产量104.928t/hm2,比CK1增产3.53%,比CK2增产9.86%,位列第二;2012年新植平均蔗产量105.673t/hm2,与CK1相当,比CK2增产12.09%。2012年宿根平均蔗产量102.012t/hm2,比CK1增产11.82%,比CK2增产9.68%,位列第二。

在2012年度全国甘蔗生产试验中(表2),平均蔗茎产量107.65t/hm2,比对照ROC22增产3.42%,与对照ROC22比8点次增产。

表2 福农38号参加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含糖量结果

图1 品比试验福农38号糖分变化曲线

3.2.2 甘蔗蔗糖分2006年品比新植甘蔗蔗糖分平均15.35%,比新台糖16号高0.25个百分点,2007年品比宿根平均甘蔗蔗糖分15.80%,比新台糖16号高0.40个百分点(图1)。

福农38号在区试2新1宿试验14点11—12月平均蔗糖分14.48%,1—3月平均蔗糖分15.53%,全期平均蔗糖分15.08%,比对照ROC22高0.24个百分点,比对照ROC16高0.4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次新植11—12月平均蔗糖分14.13%,1—3月平均蔗糖分15.51%,全期平均蔗糖分14.91%;第二次新植11—12月平均蔗糖分14.22%,1—3月平均蔗糖分15.35%,全期平均蔗糖分14.87%;宿根季11—12月平均蔗糖分15.09%,1—3月平均蔗糖分15.73%,全期平均蔗糖分15.47%;2新1宿的结果11—12月平均蔗糖分14.48%,比CK1高0.54个百分点,比CK2高0.57个百分点,1—3平均蔗糖分15.53%,比CK1高0.04个百分点,比CK2高0.46个百分点。

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11—12月平均蔗糖分14.43%,比新台糖22号高0.35个百分点,1—3月平均蔗糖分15.23%,比新台糖22号低0.19个百分点,全期平均蔗糖分14.91%,比新台糖22号高0.04个百分点。

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检测单位农业部甘蔗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福农38号在11—3月20次检测结果,平均甘蔗蔗糖分14.95%。比对照ROC22高0.64%,高峰期高达16.18%。上述多年多点的试验糖分检测结果都表明福农38号是各期蔗糖分都比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高的品种,糖分高峰期长。

3.2.3 含糖量在2011—2012年国家第八轮区试中(表2),福农38号2新1宿平均蔗糖产量15.69t/hm2,比CK1增产6.16%,与CK1比10点次增产,比CK2增产14.28%,与CK2比11点次增产。其中,第一次新植平均含糖量15.65t/hm2,比CK1增产5.03%,比CK2增产14.57%,第二年新植平均含糖量15.59t/hm2,比CK1略减0.45%,比CK2增产13.80%;第一年宿根的平均含糖量为15.83t/hm2,比CK1增产14.79%,比CK2增产14.46%;可以看出福农38号属于高产高糖品种,各作物季都比对照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增产,特别是在宿根季的增产幅度更大,说明福农38号也是一个宿根能力强的品种。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含糖量15.90t/hm2,比对照ROC22增产2.98%,与对照ROC22比7点次增产。

3.3 宿根性与抗性

3.3.1 宿根性福农38号发株较早、较多,宿根性好,宿根蔗蔗株粗壮,宿根发株率达100%以上。在2012年区试宿根13个试验试点中,与CK1和CK2相比11点增产。福农38号属于高产高糖品种,各作物季都比对照CK1和CK2增产,特别是在宿根季的增产幅度更大,说明福农38号是一个宿根能力强的品种。

表3 福农38号与双对照的抗性表现

3.3.2 抗病性根据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T/Y1786-2009《农作物品种鉴定规范甘蔗》,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黑穗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检测单位农业部甘蔗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表3),福农38号接种鉴定对黑穗病的抗性级别为1级,抗性反应型为高抗;对花叶病的抗性级别为2级,抗性反应型为高抗;自然条件下未发现黄叶病、花叶病、锈病、白条病和褐条病等。

3.3.3 抗旱、抗寒性根据农业行业标准NT/Y1786-2009《农作物品种鉴定规范甘蔗》,经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抗旱鉴定(表3),水分胁迫下,株高伤害率和产量损失率均小于30%,抗旱性强。

4 适应地区和栽培技术要点

据国家区试及生产示范试验结果,福农38号适应性广,在我国华南蔗区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各种类型田地均可种植。主要栽培要点:(1)在肥力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水田或水浇旱地种植更能发挥品种特性;(2)该品种宿根性强,可适当延长宿根年限;(3)该品种分蘖多,当茎蘖数足够时应及时培土,以免分蘖过多浪费营养,使茎变细;(4)以冬植、秋植或早春植为宜。在水田、水浇地和洲地种植的主要栽培要点:(1)选用肥力中等以上的水田或水浇旱地种植;(2)公顷下种量以45000段双芽苗为宜,有效茎数控制在75000条/hm2左右较为合适;(3)该品种糖分高,流水浸种或石灰水浸种对促进发芽有利;(4)施足基肥,适施分蘖肥,重施成茎肥,保证分蘖成茎和前中期快速生长所需养分,收获前5个月停止施肥;(5)宿根发株早,应提早管理,早施肥;(6)本品种前期生长快,植株高大,要降低下种部位,提高培土质量防止倒伏。

致谢:本文引用了2011—2012年国家甘蔗新品种第八轮区域试验数据,在此向各参加区试工作的单位和同志致以谢意!

[1]蔡青,范源洪.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徐良年,陈如凯,罗俊,等.甘蔗新品种福农98-1103的选育[J].中国糖料,2011(1):5-7.

[3]李海明,李瑞美,张树河,等.国家甘蔗品种第八轮区试漳州点评价[J].中国糖料,2013(4):12-14.

[4]李言春,石红军,白志刚,等.国家甘蔗品种第八轮区试保山点表现[J].中国糖料,2013(4):15-17.

Evaluation and Breeding of A New Sugarcane Variety Funong 38

XU Liang-nian,DENG Zu-hu,LIN Yan-quan,LIN Zhao-li,LIN Wei-le,LUO Jun,CHEN Ru-kai,et al
(Key Laboratory of Sugarcane Biology and Genetic Breeding,Ministry of Agriculture,PRC;Fuzhou 350002,China)

New sugarcane variety Funong 38 was selected from the cross of Yuetang83-257×Yuetang83-271. It was as a new sugarcane variety with middle maturity,high yield,high sucrose content,good ratooning abi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in 2013.The results from different experimental sites for several years showed that it had such good characteristics as good germination,strong tillering,high plant,mid-big stock,easy to trash,few hair group,high resistant to smut and mosaic,and strong resistance to adversity.Its mean cane yield was 104.21 t/ha, increased by 4.53%and 10.76%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ROC22 and ROC16;The sucrose content of cane was 14.48%,15.53%15.08%during the period from November to December,from January to March and from November to March,respectively.The sucrose content from November to March increased by 0.24%and 0.49%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of ROC22 and ROC16.The sugar yield was 15.69 t/ha,increased by 6.16%and 14.28%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of ROC22 and ROC16.

new sugarcane variety;Funong38;breeding;evaluation

S566.103

A

1007-2624(2014)02-0003-03

10.13570/j.cnki.scc.2014.02.002

2013-12-18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专项资金(CARS-20-1-5);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8x070191);省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10)。

徐良年(1971-),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甘蔗遗传育种和栽培。Tel:0591-83789429;E-mail:xuliangnian@163.com

邓祖湖(1969-),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甘蔗遗传育种。

猜你喜欢

蔗茎宿根高糖
不同甘蔗品种蔗茎纤维组分差异分析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山楂叶金丝桃苷对高糖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
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
耿马县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研究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甘蔗宿根性研究II.甘蔗种性宿根影响因子与其宿根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