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什么称呼你

2014-01-18

躬耕 2014年5期
关键词:夫妻间爱意恋人

◆ 张 旭

拿什么称呼你

◆ 张 旭

你如何称呼你的另一半呢?

古时妻子称丈夫为“良人”,后来“良”字演变出“郎”与“娘”,丈夫称“郎君”,妻子则称“娘子”。到了宋朝,丈夫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称为“官人”。直到民国时期,“先生”这个词才流行起来。以往教书的称“先生”,丈夫也称“先生”,后来教书的才改称“老师”了。而“先生”除了用于对人的尊称外,还含有仰慕尊崇之意。

“太太”是旧社会对一般官吏妻子的称呼,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天称“太太”则有尊敬的意思。

古今对夫妻的称谓有结发、伉俪、配偶、连理、秦晋、百年之好等。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人们的言行都比较拘谨一些,这些用于夫妻双方的称呼也反映了这一点。

中国本土的一些称谓比较通俗,也特别亲切:庄稼汉叫婆姨;年轻人称媳妇;老头子叫老伴;北方人称孩他娘;南方人叫伢他妈;大陆上称爱人;台湾叫内子;河北人称为家里的;河南人称为屋里头的。甚者,一些较为有趣的也有叫焐窝的,暖脚的,吃饭一张桌儿的,死了埋到一个坑儿的……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夫妻有着不同的称谓。塞尔维亚人称呼自己的恋人为“小蟋蟀”时,就会沉浸在极大的幸福之中;捷克波希米亚最富表达爱意的话为“我母亲的灵魂”;而南斯拉夫的加尔纽拉人,则用“我的小草”来表达对爱人最炽热的感情。

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从来不像外国人那么直白,honey和darling随时随地可以叫。而中国人只有一个看起来像是直接表达爱意的称呼,就是“爱人”,而这惟一的一个还不是直接用来称呼对方的,而是说给别人听的。

“爱人”最早见于上世纪20年代初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我的爱人哟,你什么时候回来哟。”但那时,除了有文化的青年人称呼情人为“爱人”外,这一称谓还没有广泛地流行起来。三四十年代,解放区的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称呼自己或对方的配偶。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屋里的”、“做饭的”这些对妇女有歧视色彩的称谓不再使用;而解放前在国统区使用的“先生”、“小姐”,又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色彩,同样不宜使用。于是,“爱人”这一称谓,便广泛地使用起来。无论是工人、农民、军人,都在人前人后称自己的配偶为“爱人”。爱人,一个多么美妙的称呼,你所爱的人,爱着你的人。“爱人”没有了“情人”的含意,只是“妻子”或“丈夫”的别称。“爱人”是对象称谓的极品,诠释了人类情感的神圣和崇高,是对公共语言的净化,对尚未结婚的男女具有憧憬向往的力量。

如今,“爱人”这一称谓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了。“老公”、“老婆”,这些称呼,在不同场合、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广泛地使用起来。

但“老公”这一词原意是指“太监”。我们翻阅《汉语大词典》,发现“老公”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为“(方言)丈夫”,二为“太监”。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而民间则俗称后者这些人为“老公”。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即有“打老公”一说。

“老公”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唐朝。有个叫麦爱新的读书人,家境贫寒,一直想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他的妻子就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后来,他果真考取了功名,却嫌弃与自己生活多年的妻子年老色衰,不再那么漂亮、动人了。他越看越不顺眼,便产生了另纳新欢的想法。

他又担心别人说他没良心,自己飞黄腾达了就忘记与自己患难多年的妻子。于是,他写了一副对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来暗示她,这幅对联既工整贴切,又新颖通俗。妻子看后也明白了丈夫的心思,可她不想失去自己的丈夫。她便续写了一副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回想起与妻子一起度过的艰难岁月,妻子都不离不弃,现在却有了抛弃她的想法,他感觉很惭愧,最终放弃了休妻的念头。

妻子见到丈夫回心转意,心中十分高兴,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回敬道:“老婆一片婆心。”这个故事被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也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汇,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开始人们对“老公、老婆”的称呼仅限于老夫老妻之间。可现在有不少未婚的青年男女也喜欢这样的称呼。因为这类叫法,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可以想象他们早已步入了幸福的二人世界,正在提前支取着生活的愉悦和甜蜜呢。

有人把“老公”演绎成“劳工”,看看商场里拎包扛袋抢着交钱的男士们,看那百依百顺热情周到的辛苦劲儿还真对得起这称呼。

有一阵子我老婆听说黄瓜可以美容,总是把脸上贴满黄瓜片,我就喊她“黄瓜大姐”;有时她发福了,我就喊她“招财猫”,她觉得奇怪,我说你没看商店橱窗里胖胖的招财猫多么可爱吗?她乐得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周恩来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称邓颖超为“小超”;在比他年轻的熟人跟前,有时也遵从他们对邓颖超亲昵的称呼,称之为“邓大姐”;刘墉把老婆比作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习惯称她为“刘婆”。每次文章写完,第一个读者就是“刘婆”,如果“刘婆”没有通过,那这篇文章只有被重写的份了!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有爱在,爱的称呼是不拘形式的,爱才是所有称呼中的主旋律。所谓爱称,不过就是恋人或夫妻之间表达爱意的一种手段。“爱称”并不仅仅是一个称呼那么简单,它还是恋人们心态的最好反映。夫妻间的称呼与恋人间的多有不同,恋人间的称谓多浪漫温情,情意绵绵,什么可爱用什么。而夫妻间的昵称则多出于偶然,很多时候也只有夫妻间自己清楚,有些从字面上看很是“恶劣”,但称呼背后却有太多的故事或爱意。

有的两口子,夫称妻:“小笨蛋”,解释为:不笨怎么会嫁给我?妻称夫:“老不死”,意思是:老了还不死,便可白头偕老,永浴爱河。仅仅从字面上理解,那就闹了笑话。很多时候,夫妻间的称呼也是基于“打是情、骂是爱”的原理,这一来就有些情深意重了。

“那个女人”是我的一位朋友在兄弟面前为了表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为了面子而叫的。不过谁知道在我们背后、在他老婆面前,是如何肉麻兮兮温情脉脉的呢?

曾经坐火车遇到夫妻俩,妻子对丈夫说话的时候会先称呼“哥”,满眼的柔情蜜意,让人好生羡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男子出差办完事后,到邮局给太太发电报。他拟好电文,发现自己带的钱不够。“把‘亲爱的’这几个字去掉吧,”他说,“这样钱就够了。”“别这样。”邮局小姐打开自己的手提包,掏出钱来:“我来为‘亲爱的’这几个字付钱好了,做太太的极想从丈夫那儿听到这几个字眼儿呢!”这当然只是则笑话,仔细品味,却反映出女人对称呼的重视。给她一个专属的昵称,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让她高兴不已,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

我们说,婚姻需要经营,这经营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气氛。不妨对自己的另一半来点新鲜的称呼,或许就是这小小的改变,就能让平淡的日子增加很多光彩,能够在那些平淡或肉麻的称呼中共沐爱河、相伴一生,该是怎一个幸福。

如今,对另一半的称呼也愈加鲜明而个性化了,现代恋人间最流行的亲昵称呼早已演变成了猪头、臭猪、大熊、浣熊、树袋熊、黑熊、北极熊……名字多了去了,简直就是进入了动物园时代,浪漫和爱意全在其中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爱人的称谓正悄然发生着改变,但不变的是彼此的相偎相依,以及通过这种特殊言语传递出来的无尽爱意。

猜你喜欢

夫妻间爱意恋人
悲伤家庭,爱意无限
论夫妻间的赠与行为
大声说我爱你
完美恋人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CC
夫妻间财产赠与和撤销问题研究
夫妻间财产赠与法律适用探析
购婚房加上恋人名,结婚不成房产如何分割?
恋人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