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受教育人口的性别结构分析

2014-01-17朱慧芳赵旺果陈皓宋博

2014年48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

朱慧芳 赵旺果 陈皓 宋博

摘 要:本文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统计数据,对在校学生性别比变化产生的原因以及该性别比变化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为计划生育政策方面及我省受教育人口的均衡发展和教育的平等性等问题做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对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性别结构;在校受教育人口;聚类分析;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己经在我国贯彻执行了 30余年,这30余年同时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30余年。經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人们过多关注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诸如人口红利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忽视了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首先是关于人口老龄化。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其次是性别结构的变化。性别比是第六次人口人口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此次普查情况来看,较之以往,性别比表现出一些新特征。首先,人口选择性流动改变性别比。其次,出生性别比和适婚人口陛别比失衡现象更加突出,预计到2020年将出现20岁至45岁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左右,上千万男性将面临婚姻难的问题。由以上论述可看出,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老龄化和性别比偏高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这将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2005年至2014年各个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性别结构研究,比较不同教育阶段在校生性别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今后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做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对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有所裨益。

一、我省各个教育阶段及地区间的性别结构

(一)我省各受教育阶段性别结构的变化趋势

根据数据绘制的较为直观的2005~2014年间各教育阶段在校生性别平衡指数条形图可知我省各个教育阶段2005年至2014年的性别平衡指数的纵向变化。

由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各个教育阶段在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在校人数中性别平衡指数的变化趋势。

1、小学和幼儿园教育阶段的性别差异

从我们这10年的小学教育阶段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虽然女生的在校人数率始终少于男生,但已经缩小到几乎微不足道的幅度,而且性别平衡指数基本保持在085左右浮动,可以认为已经达到了相对性别平衡。就幼儿园的数据来说,性别平衡指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趋于平衡。虽然没有达到绝对的平衡,但是性别平衡指数基本保持微弱的浮动,因此我们也可以视其为达到了相对的性别平衡。

2、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的性别差异

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的性别平衡指数一直比较高,也就是说近十年来我省接受初高中教育的女生基本和男生持平。值得注意的是,由图1可以看出,2011年之后,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的性别平衡指数的走势发生了微微的变化。普通初中的指数在往下走,开始变小也既是女生的在校生人数相对男生下降。而高中的指数开始向上走,慢慢更加接近于1,表明,高中阶段的女生在校生人数越来越接近男生的在校生人数。

3、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阶段的性别差异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十年来的数据都是大于1的且呈现走高的趋势。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女生不仅一直高于男生人数,且越来越高于男生人数。

本科教育阶段的性别差异是研究中的这几个教育阶段中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不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变化速度很快幅度很大。从2009年之前的小于1到2014年的111呈跳跃式的发展。

(二)河南省各个地市的受教育人口性别结构分析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是户籍人口最多的第一大省,人口分布广泛。为了具体分析我省各地市间的受教育人口的性别差异,在此特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

从受教育人口性别均衡比的角度来看以上聚类,第一类和第二类是性别均衡比比较接近于1,且变化比较一致的地市,如郑州,濮阳洛阳等。第三类是性别均衡比不是很高,且变动幅度不特别明显的地市,如新乡,焦作,开封。还有一些特别的分类如固始和邓州。在这个分类的背后有很多原因影响着受教育人口的性别均衡比,其中经济发展因素首当其冲。可以看到在郑州、洛阳等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其性别均衡比越接近于1,男女比越均衡。

二、在校学生及各地区间性别失衡带来的社会影响

首先,加剧就业性别歧视。在校学生的性别平衡指数的持续偏离是一个及其危险的信号,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会使得人口性别比累积性失衡,从而产生女性人口赤字。由此而带来一系列危及到女性的地位和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当人口性别比失调,男性严重过剩时,女性就业的优势就会被严重削弱。随着男性求职人数过剩,更多的用人单位在雇佣时对男女求职者采取不平等的标准,那时,即使学历高、能力强的女性也会受到就业性别歧视的困扰。

其次,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对于河南省这样的大省,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差距较大。当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时候,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时候,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规模急剧缩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家庭规模缩小的程度更大。

三、政策建议

本文希望通过在了解人口政策变动的基本情况下,观察人口变化的规律。能够总结新政策下相关的调整建议,为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动态带来全新的理念及发展战略。

1、扩大开放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的实施并不会造成严重的人口变动,合理的人口结构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积极动力,只有在不违背科学发展的情况下,适当的放开二胎政策才能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保持合理的人口结构比控制人口数量来的更为重要。二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人口压力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局面。作为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生育政策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不仅可以降低未来社会发展风险,而且可以遏制独生子女现象给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促进全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社会各项福利政策和养老保障制度。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因素是影响人们生育观和形成群体性性别偏好的重要原因,所以转变“重男轻女”的传统价值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经济因素,只有立足长远发展经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完善各级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遏制人口性别比失衡。在农村大力推行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削弱“养儿防老”的经济基础。以社会性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分化家庭的功能,分散老年人口对子女养老角色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家庭对男婴的需求。这样能使人们从实际中体会到无论男孩女孩对家庭的贡献以及在社会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从根本上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进而改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的状态。(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
基于谱聚类算法的音频聚类研究
基于Weka的江苏13个地级市温度聚类分析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阶段特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无须人工干预的中文碎纸片自动拼接
浅析聚类分析在郫县烟草卷烟营销方面的应用
新媒体用户行为模式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