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翻译规范的比较研究
2014-01-17徐明瑛
摘 要:《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于1952年发表的一部力作。它被介绍到中国有五十多年的历程。自从20世纪50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以来,一共出现了二十多个中译本。在众多的译本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个译本是张爱玲译本(1954年)和海观译本(1957年)。作为这部名著的第一本中译本,张爱玲译本与同一时期的海观译本体现了截然不同的翻译风格和翻译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两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因遵守了不同的翻译规范而产生的明显不同的翻译作品。由此可见,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更系统全面地了解译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从事翻译活动的特点,为揭示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本、译本读者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描写翻译学 翻译规范 《老人与海》 比较研究
一、《老人与海》及其中译本情况的概述
《老人与海》被介绍给中国读者之前,海明威在中国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很多早期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在一些前辈的辛劳下,海明威和他的作品已经扎根在了学者与读者的心中。《老人与海》被介绍到中国有五十多年的历程。自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译本的产生,至今已经有二十多个译本。作为海明威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中国译者给予了如此多的关注是不奇怪的。第一本是张爱玲于1955年在香港所译。1952年8月,张爱玲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打算在香港大学的文学院完成自己的学业,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实现她的愿望。之后,她在美国总领事馆驻香港处做了一名翻译,获得了大量翻译美国文学作品的机会。两年后,张爱玲开始翻译《老人与海》。在这之前,她已经翻译了很多其他的美国文学作品,而这部小说却是她最喜欢的外国小说。1972年,张爱玲译的《老人与海》由香港的今日世界出版社再版。第二本译本,也是内地的第一本译本是海观在1957年译的。在中国内地,这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唯一的一本中译本。尽管张爱玲的译本更早,但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在内地几乎没有影响。而海观译本所产生的影响则持续了三十年之久。
二、描写翻译学框架内的翻译规范
1.描写翻译学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描写翻译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约翰·麦克法兰发表了《翻译的模式》一文。在文中他指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同的研究翻译方法。这种方法接受现有的演绎,它从研究翻译的性质中获得灵感,而不是让翻译从事它办不到的事情。本着对一种诊断性、分析性和开放性方法的建议,约翰·麦克法兰的这篇文章标志着翻译研究的转向。描写翻译学的建立归于三次会议(即Leuven 1976, Tel Aviv 1978 and Antwerp 1980),会议的论文集奠定了描写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在翻译研究的历史中,人们一直采用的是规定性的研究方法,图里称之为规定性翻译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前,规定性翻译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唯一权威的指导原则。传统的经验研究与后来的基于语言学的科学研究都被认为是规定性的。规定性翻译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定出一个规范,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不分工作对象,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在他们的翻译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任何在语言层面上违反了这些规范的译文会被认为是不忠实。规定性翻译理论从微观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把翻译当作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源语为中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原文文本,通过对文本的对照来探索语言转换的规律,并且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译文的优劣作出判断,并以此批判指导翻译实践。然而,大多数的翻译研究者遇到了一个根本问题:一个文本很可能有多本译本,并且描写翻译研究不足以解释翻译中的复杂现象,有大量的翻译是不在正常的期待范围之内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故意采用特殊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特殊的目的。因此,翻译实践呼吁一种研究的转向。
2. 翻译规范: 描写翻译学的核心
翻译中的规范法一般被认为是制定严格的原则、规则或标准以控制译者的行为并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翻译的规范法中的“规范”指的是“与规范相关的”。规范法关注于研究规范本身或是研究用以构建或体现规范的行为、过程与产品。20世纪80年代,由于图里的杰出贡献,具有描写翻译意义的规范法成为了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在列维与波波维克的基础上,图里在翻译研究中加入了规范的概念。在研究中,图里发现规范的概念可以很好地弥合翻譯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差别,规范成为他的研究焦点,从而翻译被认为是被规范制约的行为。
3. 翻译:受规范制约的行为
图里认为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行为”,他借用了规范及系统的概念,试图在社会文化的视野下考察翻译行为的规律性,洞察翻译的性质,进而总结出翻译的规律。图里认为规范具有多样性,规范的概念里蕴含着两个基本特点,社会文化特定性及不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规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特点会得出翻译中没有规范的结论,重要的是要把每种现象、每个细节、每个文本、每个行为置于其背景中去研究,给每个不同的规范以恰当的位置和配价。在图里的描写翻译学里,“规范制约的行为”是一个核心概念,“规范”是解释行为活动的社会关联性的焦点。图里认为规范是“将一个社团共有的一般价值或思想——如是非、充分与否等——转换成对特定情境适用、可用的施行指示”。他认为,应当在可以有多种不同行为选择的具体情景中去考察规范,观察行为的规律性,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活动:翻译是一种活动,它不可避免地涉及至少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传统,即在每一个层面上都至少涉及两套规范系统。
三、翻译规范在两个中译本中的彰显
1.初始规范和译者的倾向
这一节主要讲述初始规范和译者的倾向,探讨译者倾向于起始规范的充分性还是可接受性,以及译者遵循这些规范的原因。图里指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必然会涉及到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因素,因此,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者的翻译倾向。充分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时以源文本为主导,参考源语言和源文化,使译文非常贴近原文。所以译文将会充分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这样的译文会使目的语读者明显感到此文章是一篇有异国情调的文章。而接受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时以目的语语言、文化、社会背景为主导,译文更贴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的译本可以使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有几乎相同的感受。在充分性和接受性之间做选择,即是寻求最大限度地使目的语文本适应目的语中盛行的语言和文学规范。
(1)源语文学在目的语社会中的地位
源语文学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影响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倾向。当源语文化处于中心位置,译者将会采取异化的策略使翻译具有充分性,从而体现出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信息。相反的情形是源语文化在目的语社会中处于次要位置,在这种情形下译者会倾向于遵从目的语文化的规范,尽量模仿现有的模式而无需创新。至于翻译策略,译者会采用归化的翻译来使翻译具有可接受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文学在香港处于中心位置,而在中国内地处于次要位置。因此,张爱玲的译本体现出了充分性,而海观的译本则是追求可接受性。
(2)译者对原文本的态度
两个版本的译者序言都颇具译者个人的感性色彩。从译者序言写作内容来看,能很明显地看出两位译者对《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截然不同的态度。海观的译者序介绍了海明威的人生经历,以及《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是遵循了一般的译者序模式,也有其功能性。张爱玲的译者序就少了海明威的人生经历介绍和故事梗概,只提及《老人与海》先后获得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对于翻译过程中的心理也稍有提及:“担忧我的译笔不能译出原著的淡远的幽默与悲哀,与文字的迷人的韵节。”从海观的序言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海观的翻译思想。在前序中他加入了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解释。海观的序言中两次提及“资本主义”世界如何如何,更是将海明威冠以“资本主义作家”之名。最后还提出:“它的思想内容主要是消极的,因此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批判态度来对待这篇作品。”而我们看张爱玲的译者序却能看出她对这篇小说的喜爱,如她评价这本书“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译本”。态度上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当时两位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气氛不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海观认为翻译的这部作品中具有负面信息,这也导致在描述主人公时他用了一些不够客观的词。总体来说,海观的翻译是倾向于可接受性。
(3) 翻译目的与译语读者
译者在异化与归化之间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者自身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取决于翻译目的及译语读者。海观的翻译目的是让尽量多的中国人了解海明威这部作品,因此他的翻译首先要做到可读性并且不含有过多的异质文化,这就意味着海观应该遵循目的语规范,所以他的翻译具有可接受性。而张爱玲服务于今日世界出版社的雇佣译者身份,使她在异文化传达方面倾向于直译,不减不省,目的是完整地把赞助人的意志忠实地体现于译作,并且也是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多地了解美国的意识形态与宗教,因此她的翻译是倾向于充分性。
2.两个中译本差异的原因
在译者的翻译过程中,有太多的干预因素。图里认为,译者在处理源文本时有很多的选择,但由于目的语文化的制约,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可行的。 不管译者是否意识到,任何一本译本都会受到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当人们研究一个译本时,需要把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考虑进去,不考虑译者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去决定一个译本的好坏是没有道理的。当人们讨论一个译本时,不仅要讨论翻译本身,还要把译者、文化、社会背景各方面都考虑进去。在这种意义上,目的语文化影响翻译,反之亦然。在此可以探讨为什么两译者持有不同的态度或者是说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是怎么受到目的语文化的影响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源文化态度的不同、翻译规范的不稳定性与多样性以及刻意曲解等,都可以归结为原因。
本文从翻译规范论视角出发,以《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描述和非评价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翻译研究。与传统翻译理论不同,翻译规范理论的目的是客观系统地描述翻译现象,它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认为翻译是守规范制约的翻译行为。本文尝试了翻译规范对翻译问题的适用性,发现将规范的概念引入翻译研究是有效和可行的,因为它不仅解释了何为翻译,更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描写翻译学和文化现象的复杂性,本文对规范和文化现象的翻译的分析不够深入,因此今后需要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aker, Mona.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2] Bartsch,R. Norms of Language [M]. Longdon: Longman. 1987.
[3] Bassnett,S. Translation Studies. Rev. ed. London& New Yorl: Routledge. 1991.
[4] Bassnett,S. & Lefevere, André.(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Pinter.1990.
[5] 包惠南.文化語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6] 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7] 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8]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9] 傅勇林 .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作 者:徐明瑛,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笔译。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