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东风劲 魅力古城谱新篇

2014-01-17

中国报道 2014年1期
关键词:古庙浚县大运河

当你徜徉在大!山天宁寺院,感受千年大佛慈悲肃穆时;当你漫步于明代云溪桥,俯瞰桥下悠悠流淌的卫河水,追忆大运河文化时;当你沿着蜿蜒逶迤的古城墙来到“允淑”门前,体会《诗经》中“淑人君子,怀允不忘”的无尽妙趣时,你是否会恋上这座厚重、沧桑的文化名城——浚县?

河南省浚县地处古黄河之滨,自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现有名胜古迹300多处,其中,国保文物单位4处16项,省保文物单位4处7项,县保文物单位94处,优秀历史建筑单位及院落44项,重要城市历史环境要素及遗迹遗址13项。1994年1月4日,浚县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佛今犹在 浮丘胜迹有伟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浚县大!山正是如此。大!山上寺庙宫观星罗棋布,北魏天宁寺、宋代天齐庙、元代观音岩等古建筑无不彰显着大!山的厚重历史,苍松翠柏处摩崖石刻遍布其间,唐代的《洪经纶题记》、明代王守仁的《登大!山诗》等摩崖石刻诉说着大!山丰富的人文情怀。其中,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就是开凿于大!山东麓的浚县大佛。

浚县大佛开凿于东晋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比四川乐山大佛早450多年,佛高22.29米,比洛阳卢舍那大佛高5.15米,所以,被专家称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浚县大佛作为佛教在中原地区传播发展的实物见证,在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大!山遥相呼应的浮丘山,山上有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1027 尊,为石雕艺术珍品。碧霞宫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巅,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 平方米,殿宇楼阁87 间。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历时21年落成,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03年,大!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4月,大!山景区被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命名为首批“河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两架青山一溪水 十里城池半入山

浚县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面积2.5 平方公里,古城内街区结构布局保存完好,以文治阁为中心,有东西南北4条主街,8条小街,36条小巷,至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老“四关四街”格局保留了明清古城的原汁原味;沿卫河古城墙现存780米,姑山古城墙遗址现存200米。

最能体现浚县古城特色的,莫过于浚县的正月古庙会了:热火朝天的社火表演、异彩纷呈的民间绝活、久违的传统小吃让人回味无穷。正月古庙会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大!山浚县大佛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庙会期间,来自晋、冀、鲁、豫、皖等省市地区的观光游人络绎不绝,高峰期日客流量近30万人,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2004年4月,浚县古庙会被财政部、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2006年10月被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10月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

截至目前,鹤壁市委、市政府已依托浚县正月古庙会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浚县也借助这个平台积极开展了丰富的民俗旅游活动,民间社火集中展示、大!山特色新春祈福、民间美食一条街、民间工艺品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逛浚县千年庙会,体验中原民俗文化”已成为周边地区游客每年必参加的时尚活动。

说起正月古庙会,不能不说依托古庙会土生土长的民间工艺品。目前,浚县拥有石雕、泥塑、古陶、柳编等30多个门类1000多个品种。其中,2006年,浚县泥咕咕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民间社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0年,浚县西路大平调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隋唐运河景色迤逦 黎阳古仓重见天日

隋唐大运河是我国隋代开凿的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长2700公里,其中浚县境内71.1公里,至今保存完好。

黎阳仓是隋唐时期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国家官署粮仓,其遗址长期以来备受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关注。2011年11月,浚县文物旅游局聘请文物钻探队,对文献记载的黎阳仓所在的大!山北麓近10万平方米区域进行钻探调查。经过三次考古勘探,发现了黎阳仓有关的主要遗迹有仓城的城墙、护城河、仓窖、夯土台基、大型建筑基址、路、墓葬、灰坑等。以目前勘探已确定的84个仓窖平均容积计算,黎阳仓总储量约3360万斤,可供8万人吃1年。考古专家表示,限于实际条件和民房所压,还有未勘探区域,实际仓窖数量可能会超过这个数量。经考古专家半年多的考古发掘,2012年7月,浚县黎阳仓其中两个仓窖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中国大运河浚县段申遗工作,经过浚县文物旅游、城建、乡镇办事处等多个部门的扎实工作、强力推进,于2013年9月18日,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现场考察评估。为了做好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浚县对城区护城河段实施了清淤,维修了古桥码头和护坡,铺设了运河遗产小道,对遗产区部分住户实施了搬迁,整治了大运河浚县段的环境,运河环境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山、浮丘山、古运河、古城墙犹如一幅幅历史长卷,赋予了浚县永久的文化魅力。浚县借势中国大运河申遗、河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正在实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等重大工程,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努力将浚县这座蕴含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历史名城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古庙浚县大运河
浚县大平调演出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脚搓木棍读书
南戏《张协状元》中古庙和鬼神的功能探析
浚县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山间“古庙”,笛声悠悠
神秘古庙的门前
浚县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