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党建带团建提升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水平研究
2014-01-16林青
林青
[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与政府部门的重视下,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理念日益完善,这同时也给团组织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党建带团建提升团组织工作水平的理念与具体工作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开创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党建带团建 高职院校 团组织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80-02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组织,应当在党的领导下学习与借鉴党发展的经验,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切实保障团组织工作的效益和水平,以便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青年。这便是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思想。它是高职院校为适应新形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措施,是实现团学创新、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就对其如何提升团组织工作水平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目前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级党组织非常重视团组织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高职院校的团组织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未将党组织工作与团组织工作联系起来,缺乏完善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一些人甚至认为,党组织只需要管好自己内部的事情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团组织工作统筹兼顾,对解决团组织中的问题没有很大帮助。有些学生干部对党的认识也不清,没有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情况,对党组织工作也不关心。这些思想都会影响团组织工作的水平,使得党建与团建严重脱节。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不强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正处于全力发展的时期,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团学组织工作的机制、手段、方式等就显得有点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工作的实效性、感召力明显下降。就目前高职院校团学组织工作来说,活动重心还是放在政治学习、主题团日活动、文艺活动等方面,而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跟活动开展的次数不成正相关关系,甚至会让学生反感。
(二)团组织基层力量薄弱
从目前高职院校团组织机构人员设置上来看,团组织基层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很多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工作人员都是兼职团干部,很少有专职的,通常是由辅导员、班主任代任。非专业性且超负荷的工作量使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团组织工作中去,大大降低团组织工作的水平。
(三)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流入,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也变得多样起来,在学习、就业、发展、权益方面的需求会更强,这就势必需要到团组织锻炼与培养。在刚入团学组织时,很多人都以锻炼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为目的,而到真正参与工作时就把最初的想法忘得一干二净。很多人觉得团学组织的服务类别太少,不能达到他们锻炼自身的要求。所以说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亟待进一步加强。
二、依托党建带团建提升团组织工作水平的措施
高职院校要想把团组织工作做好,就必须依靠党的力量。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吸取经验与教训,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分工合作,才能切实保障团学组织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为更好地提升团学工作的水平,在党建带团建的思想下,我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充分认识“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重要思想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无数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党团建设共同认可的有效做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法能够提升团组织工作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便于对学生的管理,能更好地充当党后备军与支援军的角色,为党培养出优秀的青年人才。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是做好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坚持党建带团建,让学生自觉地把党的要求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才能使团学工作呈现出活力与生机,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团学组织的建设。
(二)以党建带团建的思想,确保团组织建设
党建带团建工作重在“带”字。在日常工作中,党组织必须要将团学组织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比如说,在开党员会议时,团委书记应该列席;在评先进、发展党员对象时,应充分考虑团学组织的意见。同时,应在建立基层团学组织的基础上,经常开展班级性、年级性的团学会议,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呼声,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团学组织也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党组织的帮助。只有依靠强大的后备力量与良好的外部环境,团学组织工作才可以做得更好。因此,团委应经常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并征求党委党领导的意见,主动邀请党委有关同志到基层考察、指导工作,加强对推优对象的培养。
(三)建立健全党团共建领导责任制
党建带团建,就应该建立完善的党团领导责任制。高职院校应委任一名党员委员具体负责联系团学工作的事宜,要有能力、有担当,以党的思想指导团学组织工作,结合实际开展团学组织活动。定期召开党总支专题会议,总结经验与教训,服从党组织的领导,对团学工作中的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尽最大努力将团学工作的质量提升至更高的一个层次。
(四)建立健全党团管理目标化制度
高职院校应把党建带团建工作正式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建立健全党团管理目标化制度,做到统一落实、统一部署、统一评比。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党团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责,实行指标定量化处理,从而更好地完成党委工作,保证将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评价体系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视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具體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科学的党建带团建工作评价体系、明确具体的数据衡量目标是做好团学组织工作的基础。同时建立健全共青团培养机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水平。
(六)以党为模范,形成党带团作风
党组织中需要不断开展互查、考核工作,并定期宣传优秀党员及其先进事迹,树立典范。党组织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把合格的团队纳入预备党员的范畴,开展一定的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优评选,强化模范作用。
(七)抓好党团基层工作的有机结合
加强团组织工作的衔接,有关提升团组织水平的各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积极配合完成。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充分根据团组织进行任务的协调、解决以及组织;需要将党的活动延伸成团组织的活动,在团员向党员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对考察意见进行分析与反馈,做到强化、发展、进步;学校的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沟通工作进展,对于优秀的基层人员,要表彰其工作表现、先进事迹等,作为奖励与鼓励,必要时可以通过团支部向党委进行人员的推荐。
(八)文体活动强化学生能力
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活动能力。现今,高职院校文体活动看起来多样化,实则很少有能在增强学生能力方面真正起到作用的。因此,要创造能为学生留下精彩回忆的活动,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特征,紧扣高职院校培育人才这一目标,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学生角度出发,建立共青团组织新型活动。
(九)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办学的宗旨与方向,就是让学生成才就业,为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团组织必须紧扣这一目标,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与优势,把握其不同于其他等级高校的学生特性,进行工作定位、内容、手段、机制的个性化创新。
(十)加强实践能力,发挥就业、创业指导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是提升实践技能的必要条件。就业,是最为实际、最为直接且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学校团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在创业、就业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貫彻实行就业、创业的“实践”,开阔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子,让学生在遵守职业精神的同时,灌输“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氛围,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创业、就业实践,在学校期间通过拟定相关计划、规划等活动开展,团组织还需要不断地发挥社会服务职能,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学生的创业概念培养、创业氛围优化、创业环境的营造,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创业的机会。
三、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共青团相关事宜亟待强化,相关团体组织需要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团组织要充分抓住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密切关注针对社会需求进行人才的培育,利用团建基于党建的特征,坚持“团紧靠党,党带领团”的中心,发展创新,为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尽可能大的作用与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华.党建带团建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01).
[2] 任汉.对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8).
[3] 刘威,黄军,戚坚军.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方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