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独行侠!

2014-01-16朱婷婷

为了孩子(3~7岁) 2014年1期
关键词:独行侠宁宁同伴

朱婷婷

有那么一些孩子,他们在集体中没有朋友。每次自由活动时,总能看到他们孤独的身影,缩在教室的一角。

他们是幼儿园里的“独行侠”。

问“独行侠”们,想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想!”“独行侠”们毫不犹豫地回答。

小公主“独行侠”——依依

“依依,我们在玩巴拉拉小魔仙,你来和我们一起玩吧?”小伙伴们邀请依依。可依依眉头一皱,小脸一转:“我家里有很多,才不要和你们一起玩!”

“依依,你的芭比娃娃很漂亮,能不能跟我交换玩?”彤彤试探着向依依请求。依依却紧紧抱着娃娃说:“不行!给你玩了,你会把我的芭比娃娃弄坏的!”

渐渐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依依玩了,看到别的小朋友互相交换着玩具一起玩,依依觉得自己很孤单,但是却有没有办法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

“老师,为什么没有小朋友和我玩?”依依的心里很渴望有个朋友,可结果却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为什么依依会成为“独行侠”?

孩子和父母的交往模式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和同伴的交往。

在家里,依依像公主,一家人都围着她转。依依想要任何玩具,妈妈一定买给她。“妈妈,这个草莓很好吃,给你吃一个吧。”依依对妈妈说。“我们宝贝依依自己吃,妈妈不吃,好吃的都给依依吃。”依依伸出去的小手又收了回来。

妈妈的回应阻止了依依正确的分享行为,并且让依依错误的认为,好东西都要属于自己。长期过于丰富的物质也容易让一部分孩子失去了分享的需要。

小霸王“独行侠”——宁宁

自由活动时,琪琪突然叫了起来:“宁宁你干嘛推我!”宁宁说:“我想要你的机器人!谁让你不给我的。”琪琪说:“可是,我还没玩好呢!”

无论是学本领,还是做游戏,小朋友告宁宁状的声音总是此起彼伏:“老师,宁宁抓我!”“老师,宁宁用脚踩我!”……

慢慢的,孩子们互相之间都在说,“宁宁要欺负我们的,我们不要和他玩。”游戏的时间,宁宁总是很渴望有个朋友。

为什么宁宁会成为“独行侠”?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一直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缺乏判断力,孩子容易模仿父母错误的行为方式。

宁宁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在家里,宁宁谁的话都不听,却非常害怕爸爸,因为他只要做错事情,爸爸都会对他进行惩罚。

晚饭前,宁宁在玩自己最喜欢的恐龙玩具。奶奶叫,妈妈哄,宁宁都不肯放下手中的玩具。直到爸爸下班回来,看到宁宁还不吃饭,一气之下,便又动手打了宁宁。

爸爸这种粗暴的行为正好成了孩子模仿的原型。因为每次爸爸都采用武力来让宁宁觉得害怕和屈服,所以宁宁就会觉得,当问题出现时,粗暴的武力就可以让别人听我的话。一旦在幼儿园里与同伴发生冲突,宁宁的攻击性行为就出现了。

帮助“独行侠”们

依依和宁宁是幼儿园里的独行侠,在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这样的孩子,他们渴望朋友,却不会交往。让孩子变成独行侠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父母,错误的教育导致了孩子错误的模仿。要让孩子学会交往,父母首先要改善自己的教育态度。

经过和依依妈妈以及宁宁爸爸的一番沟通,我们达成了一些共识:

1. 语言去解决问题

要教会孩子学会用语言和同伴交流。例如:和小朋友发生问题的时候,有礼貌地说:“你玩好了再给我玩可以吗?”“可以借给我玩玩吗?”

2. 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要留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不溺爱、不暴力,尝试和孩子做朋友。

3. 创造相处机会

尽量多给孩子和同伴相处的机会,可以和住在附近的孩子家联系好,周末一起外出,或是让孩子们一起玩。孩子的交往能力必须从交往中获得。

4. 正面回应

当孩子出现分享等正面的行为时,父母要给予足够的回应和表扬,积极的回应,会促进孩子变得更加善于交往。

猜你喜欢

独行侠宁宁同伴
书法家 韩宁宁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美女独行侠洛艺嘉:与121个国家亲密接触
BRP独行侠 换装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