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合作激活地理课堂
2014-01-14季义敏
季义敏
(浙江省台州中学, 浙江 台州 317000)
分层合作激活地理课堂
季义敏
(浙江省台州中学, 浙江 台州 3170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学生已是心理较为成熟的人,有着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个性风格及其在学习能力、风格上的个性差异。合理运用学生的个性差异,巧妙设置合作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地理知识,在合作中发现地理问题,在合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合作;分层次;地理教学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学习,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学科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合作学习,尤其是各种形式合作的交互运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由“地”和“理”两部分组成。“地”是指形成世界或某一地区的地表景观或现象,“理”是指形成地表景观或现象的原因、发展动态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它联系着自然环境,具有自然属性;又联系着社会和经济,具有人文科学属性。地理学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是文理结合的独特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知识价值。地理的学科特点决定在地理课堂中合作学习须灵活,因时因材因生而定。最好能多种合作学习形式结合运用,把各种合作的优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课堂知识特点相结合,为地理课堂增光添色。
一、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高中学生的心理已较为成熟,有着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个性风格及其在学习能力、风格上的个性差异。而在教学场域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体现在心理学层面,还体现在社会和文化层面,如居住地的人文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学生个人教育经历等等,这些因素以各种方式真实地影响着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范围和程度。这些差异为课堂特殊情境下的思维碰撞、“新惑”产生奠定了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可采用异质分组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都不相同,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启发、相互讨论,都会将另一些同学的思维导向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一些新的视角,提出一些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可以肯定,这样一个知识不断生成、不断建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要比传授性教学更受学生欢迎,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但异质小组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控制全组的局面,这阻碍了全组成员平等参与小组活动。尤其对于内向、文静的和能力较差及观点支持者少的学生不利。“小权威”往往独断专行,包办任务,以自己的见解代替全组的想法。那些支持力少的学生不敢或不愿表达思想,作出自己的解答,最后沦为“小权威”思维成果的忠实听众。不仅如此,“小权威”的出现还会为懒惰的学生营造“避风港”。懒惰的学生在小组内不出力,却享受小组共同的成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适用于学科的所有知识,比如地理学科有许多区域性的基础知识,须自己动手、动脑才能掌握的记忆性知识;还有许多思考性不强的概念性基础知识,独立思考就能解决。一味的分组合作费时费力,且部分小组形同虚设(因为其知识的合作探究性不强),同时也不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
因此,对待相类似的知识时,可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既能让所有学生都动手动脑,又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合作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述《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这一课时,在处理荒漠化概念这一知识点上,我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张白纸,让其自主阅读教材荒漠化的概念,理解并在白纸上列举自然界存在的荒漠化现象1-2例。完成后,六人一小组,每人的白纸轮流阅读一遍。接下来,随意叫一同学例举自然界5-6例荒漠化现象,此时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同学也能对答如流。这一教学过程既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突出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同时也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优势,通过异质学生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改变自身对知识理解的片面性。同时这一过程向学生展示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但此时的小组合作仅局限于小组成员间思维的叠加,并没有展示思维的碰撞和创新)《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以一些知识重点和难点为铺垫,设计一组有一定思维量的活动题:
1.西北地区形成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高大地形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⑤地形封闭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①③⑤
2.下图中反映出( )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此时,小组成员依靠自身的力量难解决该问题,必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在活动、思考、探讨、归纳的过程中寻求答案。那么此时的课堂便充满了激情,思维的火花不时绽放,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小组合作与全员合作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弥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等方面差异带来的不足,但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局限性:
1.分组的困惑。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学生的个性、知识结构和能力,最近发展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分组,多少人一组就是一个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影响较大的问题。如果小组人数太多,则讨论过程中很难掌控,且小组讨论时意见很难统一,也容易出现有部分内向的同学没有参与的机会、部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袖手旁观等现象。相反小组人数太少,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得不到应有的碰撞,而这种思维矛盾和认知冲突恰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极好时机。
2.小组之间关系协调的困惑。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但不同的小组之间却出现明显的对抗性。一个小组的成功往往会大大削弱其它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尤其班级中一些尖子所在的优势小组成功时,那些弱势小组就更提不起精神学习了。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把小组合作与全员合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其一:可以解决分组的困惑,可以随机分组,适当让小组成员的人数少一些。这样做看起来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不同的方法、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得不到应有的碰撞,产生不了应有的知识结果,但它可以暴露出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埋下伏笔。其二:可以让小组的关系由竞争型转变为合作型。因为竞争型关系往往使各小组注重自己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寻求一种对自我有益的结果,同时又可能破坏或阻止其他小组达到目标;但合作型关系却有利于小组之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其三:有许多知识点本身就需要加强全员之间的合作才能领会、理解到位。如我在《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处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在不同区域有明显差异这一知识点时,设计分组学习活动: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先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把自己得出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因为这一问题对高一同学来讲,需要多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难度较大。)最后在黑板上呈现的答案各小组差异很大,谁也不知哪个是正确的。当同学们都在寻求正确答案时,各小组的学习积极都很高,这时借助全体学生的力量就非常有必要了。因此我让各小组首先对自己的答案加以分析,然后由全体同学来合作判断哪个小组的理由最合理。最终在集体合作的过程中解决了这一知识点。
三、小组合作与师生合作相结合
目前,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大部分的老师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一是上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整个教学进程的影响,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很多,可变性大,学生真正的合作学习,花费的时间较长,极有可能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二是对课堂的调控难度大,各小组学生的个性、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不一,合作学习的认同度、参与度有高有低,最终合作学习就会只有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效果。
此时如果教师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与学生积极合作,又不时引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师生合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
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其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往往只是从教材或相应的教辅用书中去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如思路不理顺,很容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能以朋友的态度适当点拨,让其能茅塞顿开,就能使其甚至整个小组合作的氛围立即高涨起来。如对石漠化原因的探讨过程中,学习往往难以入手,此时教师能适当给出石灰岩的化学成分及与水、二氧化碳的关系,小组讨论立刻就会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2.师生合作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当小组讨论意见不统一时,局面容易混乱;当小组讨论积极性不高时,容易浪费时间;当合作学习遇到困境时,容易浪费时间。这些恰是教师利用自身亦师亦友的优势,加强师生合作的时机。意见不统一时适当的引导,积极性不高时恰当的鼓励,遇到困境时不经意的提醒和点拨,整体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会大为提升。
尽管我们常说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应采用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但只要能灵活运用好各种合作学习,协调好各种合作学习的关系,我认为其在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内容上都会有更好的效果展现。
(责任编校:顾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