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抓常规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4-01-14张述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摘记高三素养

张述文

张述文,教师,现居甘肃张掖。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是个慢功,强调过程中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一时半会能够奏效。现在,高考语文越来越注重考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考查,着眼于能力建构。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这样的考查重心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突出了。怎么样全面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一向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笔者多年来的做法和体会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从基本要求入手,狠抓语文学习常规习惯的养成和落实,在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地促成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思路或方法。具体要求和做法,概而言之为:“两勤”、“三一”、“五要求”。

1.“两勤”即勤阅读积累,勤练笔提高。 (1) 勤阅读。规定:保证每天“雷打不动一点(60分) 钟(至少半点钟)”的独立阅读时间。阅读内容不限,可由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训练(练习) 的实际需要决定。要求:“不动笔不读书”,即边读边思边悟边圈点批注,必要时可进行精彩词、句、段、篇的摘记及思悟心得札记。每月进行一次阅读心得交流会(一般是两节课时间),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习惯自觉阅读,另一方面扩大阅读成果,促进全面提高。通过常年如一日的阅读积累,既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解决了写作积累不足的问题,同时有效提升了文笔质量和水准。 (2) 勤练笔。保证每周一次的写作练习。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想练就较高水准的写作能力,仅靠每学期七至八篇的写作训练显然是不可想象的。高一、高二阶段主要根据课本配套的单元写作训练进行。高三则重点围绕新材料作文进行。当然,要根据不同的训练要求进行重点的有针对性地讲评,以落实训练的效果。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核心。因此,扎扎实实抓好“两勤”,成为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 .“三一”即练一手好字、讲一口好(普通) 话、写一笔好文章。此三者应当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因而亦不容忽视。练字从高一开始,先描(帖) 后(临) 摩到独立运笔而熟练成体(初中有基础者、练习扎实认真者高二即能见效,基本成体)。说话练习要和课堂朗读、脱稿演讲、宣读美文佳作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纠正方音错误,读准声调,根据文章基调和感情表达的需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得声情并茂。并采用积分竞赛的方式调动积极性,对学生语感的强化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一笔好文章是持之以恒阅读积累和勤于练笔的自然结晶,“勤练笔”就是以此为宗旨的。这里,科学的序列训练、针对性的重点讲评和方法思路的专题点拨是根本保证。否则,就成了漫无目的的“盲练”,结果只会事倍功半。

3 .“五要求”: (1) “每早一讲”,即每个早读3-5分钟脱稿演讲。按学号顺序下轮,内容自定。设置标准量化积分评比。 (2) “每课一读”,即每节课前3-5分钟,学生自定内容,用普通话流畅地宣读一篇时文佳作。要求全体学生作思、悟札记。每周抽一节课时间进行交流,以集思广益,共同收益。 (3) “每期一本”,即以学期为单位准备专门的素材摘记本。凡课内外阅读之精华均摘录于此。半学期评比交流一次。(4) “每日一句”,即每天学习积累名言警句一条(用专本),思、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教义,以加厚思想底蕴,丰富写作素材。高三阶段则结合“名言警句”备考的需要,变为每日诵记诗文名句五条。根据情况,每一月或两月进行一次名句默写竞赛,优胜者给予奖励。 (5) “每周一测”,即每星期(主要是利用晚自习和大课) 进行一次单元或阶段性检测。高三阶段主要是进行高考模拟自测,在实战演练中扎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及时评阅(教师主要把好作文关) 讲析,分客观、主观题、作文、总分四块登记成绩,以便横向和纵向分析比较,作为抓弱促优、查漏补缺的得力依据。

以上只是笔者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经过高考实战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课程的实施,更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谬之处,还有待进一步补益和完善。

猜你喜欢

摘记高三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我把高三写成诗
阅读摘记,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