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诉 ——读唐诗〈琵琶行〉有感》音乐特点解析

2014-01-14文/赵

乐器 2014年12期
关键词:琵琶行谱例调性

文/赵 洁

几千年来,历史上留下了大量赋咏琵琶及其表演的诗词,其中以唐代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最为典型。该诗对琵琶演奏的描绘极为生动传神,所折射出的琵琶历史、形制变化、演奏手法等等,都体现出了琵琶特有的艺术特征,为后人继承与发展琵琶艺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0世纪,中国独奏乐曲的创作呈现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与突破,以及中外音乐文化的交融。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大家族里的一员,也同样呈现出这一趋势,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的指导下,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琵琶作品。其中《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这首作品,就是吴厚元先生于1983年根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也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首琵琶独奏曲。吴先生读白居易《琵琶行》有感而发,通过形象生动的音乐语言与合理的琵琶技法安排,以模仿古曲的写作手法,借鉴戏曲音乐元素,用音乐描绘出诗中的意境。

艺术魅力值如此之高的《诉》,其曲作者是如何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乐曲的?诗的意境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是模仿《新翻羽调绿腰》运用唐大曲的手法来创作的,还是别具匠心的依诗谱曲新尝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反复诵读演奏,在此基础上,以该作品为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剖析《诉》所具有的鲜明传统音乐特色。

一、结构布局

众所周知,中国音乐的结构复杂多样,对其规律的认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而乐曲的结构布局往往与作曲家个人因素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吴厚元先生深受本民族文化以及音乐审美的影响,加之其本人在琵琶乃至戏曲方面的深厚造诣,使此曲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同时,巧妙地把戏曲音乐与琵琶演奏相结合,从而对传统进行了超越。

《诉》的整个曲式结构为并列—变奏三部曲式。整个结构图式如下:

其中,【A】为D羽调式,包含了A、A1、A2三个部分,后两者是在A的主题材料基础上变化重复。【B】分为B和B1两个部分,调性依然以D为中心,但调式结构改变成清乐七声为主,从整个调式色彩上与【A】形成对比。【C】段在【B】段后形成戏剧性的转折,调式调性回归到开始的【A】段——D羽雅乐七声调式,并起到收束全曲的作用。

《诉》的曲式结构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相似之处为:从旋律入手分析其调式调性结构便能看出其再现意味,因而将其分成三个部分。同时,这首作品的三部性结构又不同于传统曲式中的形式:【A】【B】【C】三个段落在音乐材料上的细微对比、在音乐情绪上的自然流畅,使得作品的再现性因素从听觉上无法捕捉。

二、调式调性转换

《诉》这首乐曲是以D为羽音的雅乐七声调式“D-E-F-G-A-B-C-D”作为开始,在旋律中出现了自然的四级清角音“降B”,但只作为色彩音处理。乐曲在【C】段前以“降E”的出现,完成了向以降B为宫的下属调转调。音阶排列为“降B-C-D-降E-F-G-A-降B”,乐曲的尾声又回到了以D为羽音的七声调式。以下列出了《诉》的几个片段加以分析。

谱例1:

谱例1在引子素材中,乐曲的调式色彩在此展示出来——以D为羽音的雅乐七声调式:D-E-F-G-AB-C-D。在旋律进行中出现的自然的四级清角音“降B”,在此不作为调式的转换,而只是色彩性的借用。

《诉》的核心音调既不能构成完整乐思的陈述,也不是完整的一个曲牌,而是把材料运用现成的音乐语言、语汇分别处理,作为作品的动机,这也是我国民间音乐结构的重大特点之一。同时,在雅乐音阶的基础上出现的其他音只起“润饰”作用,形成风格、韵味的变化,不对调式调性起任何作用。

三、散板的运用

“散板”,是对乐曲的连接起着重要作用的段落,在戏曲音乐和器乐音乐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台湾学者王镇华在论述南管音乐结构时写到:“开始是散板,零零落落地,大家好像在调音的样子,事实上,是调来调去便把大家的心调进去了。”这种“散板”的实际目的并不是为了使音乐真的散掉,而恰恰是为了实现对音乐的逐步启动和组织(即散起)。京剧音乐中的导板,也是通过“散起”来准备“上板”的。

《诉》对于散板的应用就起到这种效果。《诉》是以散起→入调→再散→入慢→复起→散出这样循环渐进的形式出现,但每一次的“散”都不是同样的。从上板到快板,一次比一次紧缩,使音乐不断地推向高潮,而高潮后的“散”篇幅较大,让人从激动的情绪中回到现实,使音乐趋向平稳,接入尾声。这种通过渐快、渐慢等模糊性手法实现的节奏、速度布局,是有关《诉》节奏、速度或板式宏观结构布局的关键点,这亦属于戏曲音乐中板腔体唱腔结构中的一种。如:

谱例2:

谱例2是在C进入快板以后的散板运用,其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出现使乐曲有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将音乐从欢快的歌舞场面一下子转到大悲大叹的情绪中来,具有鲜明的戏剧性,是戏曲板式的产物。些许散板节拍出现在快节奏音乐的高潮中,类似于唢呐曲中的“放轮”或“甩穗子”①,也与戏曲音乐中的“摇板”相似。

吴厚元通过对散板在《诉》中的多次合理运用,不仅起到了连接作用,还使旋律先抑后扬,音乐情绪一次次往前涌动,把音乐逐级带到了最高潮。

本文仅从笔者的视角浅析琵琶名曲《诉》的音乐特点,总结分析与学习提高,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位朋友谅解、指正。

注释:

①“甩穗子”即指主奏乐器进入高潮时,突然翻高音区,兴高采烈地将节奏速度放宽,作响自由、即兴的持续高长音演奏或其他炫技性的华彩性演奏,而不再受预先限定的速度、节奏或长度限制。

猜你喜欢

琵琶行谱例调性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琵琶行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