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麦加菲版《美国语文》编排结构与特点对语文教材的启示

2014-01-13张明非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

张明非

摘 要:威廉·H·麦加菲编著的美国经典语文教材《美国语文》从十九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叶一直被广泛用作美国学校的语文教材。直至现在,西方一些私立学校和家庭学校仍用它作为教材,可见这套书的价值与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主要探讨其编排结构上的一些特点,以此为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语文教材;《美国语文》;编排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1

一、概述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原版经典语文课本《美国语文》(The Eclectic Readers),威廉·H·麦加菲著,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一直被广泛用作美国学校的语文教材。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通过研究这套教材的编排结构和特点对于我们吸取语文教材的编著经验。

二、结构与特点

第一,从主题内容上看,《美国语文》1-6级里每一本书的内容都是非常丰富,从学校,家庭到各种自然现象、历史人物、故事、童话等,包括很多震撼人心的純真。在这里,人是绝对的主角,生活是当然的舞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都被收录到了课文之中。关于这套教材主题内容应该是“生活”。除了真、善、美,编者也没有回避生活中的艰难与困苦,但是更突出了困境之下的个人的坚守与成长。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文章是围绕美国所规范的道德标准等主题思想的,如“合作”,“责任”,“金钱和意义”,“工作和玩乐”,“不要以貌取人”“善良”等题材,它们可以使学生从小遵守正确的行为规范,树立准确的道德标准,这些主题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向往自由、个性张扬,富有冒险和挑战精神的民族特点。

第二,从选文特点上看,教材的文章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1)经典性。经典的故事总是让人们记忆深刻,难以忘记,其蕴含的道理也往往更加丰富,值得思考。《美国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如丁尼生的诗歌《摇篮曲》,家喻户晓的故事《狼来了》,中国古代文学《三国志》里的故事《称象》等,这些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健康成长,还有许多故事来自于民间,如《七根棍子》等,还有来自寓言的故事,如《狐狸和鸭子》等,它们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递了深刻的道理。

(2)生活化。《美国语文》这一系列的课文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虽然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一些文化和传统的信息给学生,但是教材给学生展示的却是细微的生活情节,整套教材呈现除了生活的气息和特征。从第一级到第三级教材的文章展示的故事情节都来自日常生活,主人公也都是小男孩,小女孩,爸爸,妈妈,故事都发生在学生的周围,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相似的例子,教材从这些生活小事选编课文,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模拟了他们的经验世界。

(3)趣味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感兴趣的阅读读物通常都是他们所熟悉的,或是能够想象的,他们读起来真实并有切身感受的作品。《美国语文》教材中文章的主角通常都是儿童所熟悉的动物和人,有胸有成竹的小乌龟,忠实的小狗,温和善良的小马等,文章的叙述都很轻松,有的幽默搞笑。教材中的探索、面对挑战、忠诚等严肃的主题内容也没有完完全全以说教的形式表达出来,它们都是通过一件件儿童熟悉的事件展示,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深刻的含义。

(4)面向世界多元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各国文化的熔炉。《美国语文》教材不仅利用了很多课文介绍了美利坚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更突出了世界各国的民俗和文化特征。上面提到的文章《Weighing an Elephant 称象》就是中国古典文学三国志里的著名故事曹植称象的故事。

第三,从课文体裁上看,《美国语文》的文章体裁非常丰富。1-3级阶段的文章以简短的故事和诗歌为主,4-6级的课文就涉及现实小说、戏剧、民间故事、神话故事、诗歌等体裁。在这套教材里值得探讨的一类体裁的文章是儿童故事。儿童故事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反应儿童熟悉或是正在熟悉的生活过程和经验,通过与动物拟人化来教会儿童某种生活经验。它们的语言是准确、幽默、简短和明朗的,对于儿童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好材料。

另外,《美国语文》中诗歌也是很常见的一种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透过儿童的视角来表达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艺术之一,用诗歌来表达儿童的情感最适合不过了。课文中大量诗歌的出现引起儿童学生的共鸣。例如,单在《美国语文》第2级里的诗歌数量就达到22篇(总共71课),可见,在编写体裁方面这套教材对诗歌的重视程度。

三、启示

通过以上对《美国语文》编制特点的分析, 我们发现,《美国语文》的编排在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探讨《美国语文》这套教材中值得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借鉴的地方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谢利民,钱扑.中小学教材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威廉.H.麦加菲.美国语文[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3]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叶黎明.美国语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借鉴与讨论[J].语文建设,2006,5:12-13

[5]郑旺全.美国国中小学教科书概况[J].课程·教材·教法,2004,3:88-90

[6]戴前伦.中美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5,2:65-66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
有效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行文衔接的方法
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