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训练模式,提升地理能力

2014-01-13边碗红

地理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图表棉花太阳

边碗红

(诸暨牌头中学, 浙江 诸暨 311825)

创新训练模式,提升地理能力

边碗红

(诸暨牌头中学, 浙江 诸暨 311825)

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命题老师肯定会花尽心思来创新试题设计,但是无论怎样创新,地理原理和地理能力的考查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尤其是敏锐的地理思维是解开地理题目的关键,图表的熟练运用是解读题目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创新训练模式,加强思维训练和绘图、用图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地理能力的提高将有很大促进作用。

创新;模式;地理能力

一、创新训练卷的编排和讲评形式

如何创新训练卷的编排和讲解形式呢?笔者的做法是:选择典题,添加三块内容即书写思维链(思维过程)、画背景底图(呈现需要借助的底图或辅助图)及写出本题亮点。

例1:下图中大圆为晨昏圈,圆内为白昼。读图回答:

图1

E点的夜长为(C)

A. 14小时 B. 12小时 C. 10小时 D. 9小时

在该题中能直接看到的考点有:晨昏线。根据设问,能想到的思维链有:

思维链2:AB在赤道上,昼长12小时;AE同时日出且E在北半球E昼长大于12小时且A、E经度相差15度E日出早1小时,日落迟1小时E昼长14小时E夜长10小时。

需用到的背景底图:

图2 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规律

图3 常规日照图

图4 北半球部分地区出现极昼题中变式日照图恢复成的完整日照图

以上作图过程,学生的思维过渡自然,从原始的昼夜长短变化原因开始挖掘,在结合常规的日照图和题目所给的变式日照图后,得到了我们需要的图4,使学生对这些新颖日照图的理解不再惧怕,而开始以纵向或横向联系的方式,调用自己所学的图表来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本题亮点:

1.隐去了经纬线,只有坐标。

2.只有简单的文字提示没有出现昼夜的图上表达,图表相当简单。

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出,首先通过思维链的书写,能清楚看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把学生已知的地理原理呈现出来,比如昼夜长短与直射点的关系、日出迟早与经度的关系、赤道与晨昏圈的关系、极点与经线的关系等,了解他们对地理原理或基本概念的认知程度。

其次通过画背景底图,能主动地把需要的工具图从自己的地理素材库中调出来,不管用到的图是否直接有用,至少能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题目,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办法,很多时候只要图画出来了,答案也就跟着浮现出来了,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最后让学生经过自己用心的思考和画图后,再上升到一定高度来对题目作一审视,分析一下他所看到的题目亮点在哪里,尝试去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更好的把握考点的方向,以及考试呈现方式的变化。

二、提升多种地理能力

1.展示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是引导地理解题方向的路径,没有思维就意味着没有领悟题目的意图,往往无从下手,引起解题时的恐慌心理,草草了事。

图5

图6

例2:图5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阴影部分为黑夜,图6为极地俯视图,a点在极圈上,b点在赤道。读图回答(思维展示如下,思维要点和思维链都要求学生来书写):

(1)请把图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6中,并表示出夜半球。(图略)

思维要点展示:图5代表什么日期,昼夜情况怎么样,图6代表哪个半球,极圈内有什么现象,0°经线应该是几点呢?

(2)次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____________。

思维要点展示:此时直射点在什么纬度,接下去要往什么方向移动呢?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低温少雨)。

思维要点展示: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在什么时候,南京是什么气候?

(4)此日,a点昼长(0小时),b点日出为(6)点,a点在b点的(东北)方。

思维要点:a、b在哪个半球,分别在什么经度和纬度?

由此题延伸想到的相关考点有:直射点坐标、某地次日昼夜长短情况、此时北京时间、ab两点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等。

2.强化地理作图能力

地理读图能力是高考的重要体现,众多变化纷呈的图表也是地理考点的重要载体,更是命题老师进行创新考查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对图表还是存在相当的惧怕感,据调查最主要是对这些图表感觉陌生,没有想去读懂它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要学生从心底里熟悉这些图表,只有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地理图表素材库。以下是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图表收集展示:

例3:2012年高考地理浙江卷11题选择题

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

A.21.5°至68.5° B.11.5°至68.5°

C.21.5°至78.5° D.11.5°至45°

围绕本题需做的铺垫工作:

建立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地理思维: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刻某地的太阳高度,即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直射点而变化,离直射点越近越大。

具体计算: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际意义:计算楼间距、计算影子长、正午太阳的方位及影子方向的变化、房屋朝向、太阳辐射能的利用、向阳坡、雪线、年轮变化等。

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图表表达并为之命名:日照图、太阳视运动图、直射点与当地纬度关系图、太阳能板安装图、楼房间距图等等。

图7 直射阳光的表达(一般日照图)

图8 纯等太阳高度线的变化

图9日照图中等太阳高度线的表达

图10 极昼地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与午夜太阳高度示意图

图11 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

图12 直射点纬度

图13 某天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图14 不同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图15 太阳高度和方位与影子长短和方位的变化

图16 雨棚宽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图17 集热板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图18 楼间距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3.培养知识整理能力

对所学内容的及时整理,是加深听课效果的重要办法。学生的整理可以分为被动和主动。被动的整理主要在听课过程中,把老师讲解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容不得学生自己去思考分辨。而主动的整理主要在课后,尤其是要求在习题中把他们的学习情况通过书写思维链和画底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就是在要求他们主观地组织表达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上训练模式就是围绕一些习题,在重新梳理学生对知识点内在联系的分析。它是一种崭新的记录方式,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提高知识调用能力

把需要的内容及时从地理素材库中提炼出来,是节省解题时间的关键。当我们允许让学生在卷面上把需要的地理原理和图表展示出来时,就是给了他们自觉调用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会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听课时不会总想着把老师说的记下来就可以了,而是直接在卷面上先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让他们有勇气来接受挑战,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欣赏到别人的优势,同时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使调用已学知识成为一种习惯。

5.完善书面表达能力

在卷面上自由地书写和作图,就是一种主观的自由表达,既有地理思维的文字表达,也有地理思维的图表表达,两者合一,让学生在文字中琢磨图表如何呈现,在图表中思考用文字如何概括表达。因此书写思维链和画背景底图的相互结合,是让学生进行文字和图表表达相互转换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今后的表达更加简洁流畅,更具针对性。

纵观以上分析,这样的创新训练模式在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以上所举训练模式主要针对自然地理部分,其实人文地理部分也可以操作,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突出地理思维训练,或突出地理图表训练,如例4。

例4:每年8月底到11月初,有50万左右的采棉工流入新疆。这些采棉工主要来自河南和四川。请分析摘棉季节工的流动对产棉区和输出区的作用。(答案略)

对于本题,可以尝试先不直接回答本题,而是把这个大问题剖解成几个小问题来分析,使学生对采棉工的季节流动这个比较实际又有点疏远的话题了解透彻后,再来组织回答这个问题。

思考分层解剖如下:

(1)增播一段视频新闻,了解南疆地区的棉花种植情况和采摘棉花的实际场景(机采和人工采棉的优缺点)。请问当地棉花种植的规模怎样?采棉季节,棉农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种植规模大,为我国优质长绒棉基地。

主要困难:机采困难;不及时采摘棉花,因天气等原因会影响棉花的质量;人工采摘速度较慢,需大量劳动力;拾花费提高,而棉花收购价格有所降低,棉农收益降低。

(2)影响棉花收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及时采棉?

种植规模、棉花质量、市场需求、种植成本、采摘成本、收购价格等。

棉花一旦成熟,在秋季如受雨水或霜冻影响,会影响棉花的质量,从而降低收购价格。

(3)新疆采棉工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棉花种植规模有所扩大,机采困难;对口援疆众多工程全面启动,加入采棉工行列的劳动力有所减少;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外省市采棉工来疆人数呈逐年减少趋势。

(4)采棉工不远千里前来采棉,主要受哪些条件的吸引?

基本无需支付吃住或交通成本,工资较高,技术要求较低。

通过以上几个思考题的逐步分析,把采棉工的形成原因作了侧面的铺垫,使学生对“摘棉季节工的流动”这一地理现象作了全方位了解,并开始结合棉花的生长、采摘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影响棉花采摘、棉花收购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了深度探讨,使学生从“采棉”这个核心词出发,了解了很多关于棉花的相关知识,拓展了学生看问题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来更好地回答题目中所给出的这个比较综合的问题,也让他们意识到解答人文地理中的设问,不能停留在设问表面,而应该从多角度联系实际来看待问题。只有当自己清楚地理解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时,才能把问题带来的影响表达得更加透彻。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这种操作模式比较新颖,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只是一道题目就要占用大量卷面空间,适宜在一轮复习早期进行训练,关键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有些典型的学生作业,可以用相机拍下来,答题规范型或错误典型可以用幻灯片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使学生看了之后有较强的成就感或责任感,并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3. 也可以尝试让学生作一些批改,这样能更加直接地帮助学生见证更多问题,以便更好地吸取或纠正一些解题方法。

4. 整理一些不同层次学生的答卷情况,作一些对比统计,验证实践效果。

5. 制定一份问卷调查,主要看看学生对这种训练模式的认可度或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猜你喜欢

图表棉花太阳
棉花是花吗?
棉花
太阳几点睡觉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