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翻转课堂的实践和思考

2014-01-13李金国

地理教学 2014年17期
关键词:洋流导学课堂教学

李金国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江苏 镇江 212000)

地理翻转课堂的实践和思考

李金国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江苏 镇江 212000)

翻转课堂是深化地理课改的有效途径。它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个别化、探究性地理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生生、师生交流讨论、合作互动的场所;使家长、社会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制作优质微视频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立足于课堂是翻转课堂的本义,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下,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一些做法,结合不同的校情、学情,与现有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相融合,从而进一步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助推地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地理微视频;翻转课堂;实践;思考

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一种教师创建学习微视频等数字材料,学生在家中或课前先观看微视频,利用数字材料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师生交流、质疑、探究、练习等互动活动的教学形态。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自2011年发端于美国,短短两年多就迅速风靡世界,也引起我国许多教育专家和教师的青睐。与很多一线教师一样,我们也对这种变革性的新型教学方式进行了学习、初步实践和思考。

一、翻转课堂——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施近十年,不可否认的是,地理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然而,毋庸讳言,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操控课堂、主宰学生学习的仍然是教师,地理教学改革遇到诸多困惑。翻转课堂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它能破解地理课改中的一些难题,助推课改的深化进行。

1.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个别化、探究性地理学习

翻转课堂“翻转”的主要是教学过程,即把教学由“课堂学习——完成作业”模式,转变成“视频学习——讨论问题”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先自主安排观看老师制作的教学微视频,这种预习,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在看微视频的时候,可以自己掌控节奏,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可缩减看的时间和次数,而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可不断地看、反复地看。如此,就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师需统一教学进度与要求,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一缺陷,充分起到了预习的效果,缩小了个体之间学习的差异,是真正个性化教学的体现。此外,教学微视频还具有形象生动、方便记忆、激发学习兴趣等功能。

翻转课堂将教学内容前置,学生自主看视频、探究学习,学生看完视频后自主提出问题,提交课堂讨论、解决,如此,学生期待解决问题的心情更加迫切,探究兴趣更为浓厚,课堂气氛往往也就更加活跃。

2.使课堂真正成为生生、师生交流讨论、合作互动的场所

翻转课堂强调课前的在线微视频学习,并非使之取代课堂或不重视课堂,相反,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课堂,立足于课堂,解决课堂问题。学生带着课前看视频产生的问题进入课堂,可以使老师能够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探究,让生生、师生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质疑讨论,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是一种组织、助导作用,课堂中老师的中心地位让位给学生,课堂上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从下表中显而易见。

表1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3.使家长、社会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

传统教学时,家长与老师交流较多的往往是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如课堂上纪律如何、有没有举手发言、有没有问问题,往往希望老师多提问自己的孩子、更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而翻转课堂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改变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更多的交流话题是:你的孩子是否在学习?老师做些什么能帮助你孩子的学习?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适切的环境,帮助他成为更好的学习者?等等。

二、优质微视频——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微视频是地理翻转课堂前一阶段的主要手段,其本质是地理知识最精准、最高效的传输。微视频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预习、多次巩固强化,而且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拉近与学习内容的距离,缩小个体差异,它与课堂是互补的关系。微视频设计、制作得好,才能实现课堂的翻转、课堂的互动。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出优质的教学微视频呢?下面结合我们的制作实践,谈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精选微视频内容

笔者曾看过一段“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微视频,发现只是教者将一堂课完整的PPT,配上讲解,录制成的视频,这是对翻转课堂微视频的误解。其实,微视频内容不应是一堂课内容的“缩小”,它应是“碎片化”的导学视频,应紧扣地理课标,依据学情,精选几个教学重要知识点、难点、疑点内容。例如,在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我们选择了“洋流模式的形成”“洋流分布”“洋流与气候”“洋流与渔场”制成了4段导学微视频。微视频内容的选择,切忌遗漏重、难点内容,还应避免超越地理课标的要求。

2.控制微视频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维持在5~7分钟,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学生往往感觉最快乐,学习力、创造力处于最佳状态,因此,能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制作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每段视频的时长控制在这个时间范围。

3.呈现形式科学、恰当

微视频的呈现形式直接关系到它的导学、预习效果。一方面,要根据地理学科特点,以及不同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呈现形式。例如,我们在制作“洋流模式的形成”视频时,运用了“2个实验视频+PPT”的形式;制作“洋流分布”“洋流与气候”视频时,主要运用PPT呈现形式;而制作“洋流与渔场”视频时,运用“PPT+动态演示视频”的形式。当然,不管哪段视频中的PPT,都采用了不少地理分布图、原理图等,如“全球风带分布图”“世界洋流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四大渔场分布图”等,地理学科特点鲜明且丰富、生动、形象,可极大提高导学、预习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避免不恰当的呈现形式干扰主题、分散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制作“洋流模式的形成”视频时,最初我们把插入的反映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设计成“滚动式”“闪烁式”,部分图标设计成“动画式”,结果发现它们对学生观看、理解洋流模式形成的实验、原理时,会产生较大干扰,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后来,我们取消了这种设计,将它们改成了“静态式”,提高了学习效果。

4.有效发挥导学、评价功能

翻转课堂是典型的“先学后教”模式,其预习方案是基于导学微视频的,相对于导学案、讲学稿等文本式的预习方案,它有许多优势,但教师必须用心设计、制作,才能取得较好的导学效果。例如,适当创设情境,激发自学兴趣;设计导学问题,引导深入浅出地思考;坚持“小步子原则”,循序渐进。同时,微视频也应有适量的“作业”,以对学生利用微视频预习的效果做出评价,通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训练,提升心智水平。但它不是传统的“课后作业”,切忌将传统的数量多、难度大的题目搬到导学微视频中。微视频中的作业不宜繁、难,也应符合“小步子原则”,应是进阶作业;如果是选择题,应尽可能是单选题,且要求选正确选项,避免出现多选、选错误选项或辨别题,让学生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另外,要符合“及时反馈原则”,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学习行为的有效措施。

5.发挥团队优势,密切分工协作

优质导学微视频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要求也很高,应避免单兵作战,而应发挥团队中各位教师的优势,密切分工协作。我们在制作“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节的几个视频时,就是根据地理教研组各位教师的特点和特长,进行分工合作的。其中,教学经验丰富,地理教学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承担构思和整体设计任务;普通话较纯正,语言亲和力、感染力强的教师负责讲解配音;视频制作软件操作技术较好的教师承担录制、编辑与合成,等等。

三、立足于课堂——翻转课堂的本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有人认为,翻转课堂包括了课外学生在线微视频学习,教师已把学习内容制成了微视频,并配有讲解,因此,课堂教学不是必需的;也有人把课堂看成是微视频的放大。这些观点都是误解,或是把“翻转课堂”与“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混淆了,其实后者立足于在线交流,课堂教学并非必需;而前者则立足于课堂,课堂教学不但必需而且是重要的环节。翻转课堂中课前微视频学习主要解决预习、发现问题,弥补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个别化和差异性问题;而课堂教学则有它重要的任务和功能,即交流、合作、探究、讨论、互动,分析、解决微视频学习中的问题,系统整理,巩固强化,拓展加深等等。翻转课堂将知识的先行学习前置到课外,知识内化过程翻转到课堂上,因此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生生、师生互动,同时也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实现个性化指导和因材施教。

那么,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如何把握?这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探索运用“梳理问题——分组讨论探究问题——小组汇报交流——拓展加深——系统整理——巩固强化”的教学流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梳理问题

教师将学生在线微视频学习后发现、提交(在线提交或书面提交)的问题,进行归类、梳理,将比较有共性的问题罗列出来(个别问题可通过个别辅导解决),提交课堂讨论、分析解决。例如,在“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节,我们将学生在学习微视频后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主要归纳出这样几个共性问题:①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反之是寒流,但有些洋流无明显纬度差异,却也属暖流或寒流,为什么?②南半球,在中纬西风作用下,形成了环球性的西风漂流,那么极地东风对洋流有没有影响?③为什么说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而不说北太平洋暖流“很强大”呢?④洋流对航海的影响,除了航速,还表现在哪些方面?⑤怎样有效掌握和记忆洋流的分布?

2.分组讨论探究问题

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将梳理出来的问题呈现出来,以问题引领各小组讨论、探究。这时,学生将进行微视频学习时碰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得到了解决;同时也与其他同学协作、分享成果,帮助其他同学解决了他们在自学时的困惑。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这让教师有时间参与到学习小组,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甚至会为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

3.小组汇报交流

在小组讨论、探究、记录的基础上,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本组的探究情况,分享学习同伴们的研究成果,彼此启迪智慧;小组之间还可相互质疑,进一步产生生成性问题,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4.拓展加深

教师可在教材内容、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适量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宽加深,培养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有关洋流,我们设计了:当年泰坦尼克号在大约41°43'55.66"N 、49°56'45.02"W附近的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这里为什么会有冰山?与秘鲁渔场形成原因相同,世界上还有哪些海域可能形成渔场?马航H370飞机失事地点如果在南印度洋,那么,在其后不同时间,应在什么地方搜救比较可行?为什么?由于问题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兴趣盎然,讨论非常热烈,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5.系统整理

由于课前微视频主要涉及重点、难点等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还不系统、全面,所以在以上各环节后,教师有必要将一个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揭示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体系,解决碎片化问题。这与传统课堂的系统讲授不同,因为有课前微视频学习、课堂讨论等做基础,此环节应简要、快捷,当然微视频未涉及的基础知识,可在这一环节点一下,如洋流概念、类型及判断、洋流影响因素等,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6.巩固强化

这与传统教学的题海不同,它主要针对学生微视频学习、进阶作业中的问题,学习中不流畅的问题,设计的课堂训练。因此应有针对性,并分层设计,不同学生可根据微视频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情况,选择做不同的题目;同时,题量适当,当堂完成,减轻课后负担,真正把知识的内化过程翻转到课堂进行。

四、借鉴融合——助推地理教学方式改革和优化的必然选择

作为崭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颠覆了固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效果。笔者认为,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下,可以借鉴它的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一些做法,结合不同学校的校情、学情,与现有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相融合,从而进一步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助推地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做到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设计、制作微视频,用以取代导学案、讲学稿等文本预习方案;有些本来已实现了“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其实几乎已经完全具备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则可以着手真正意义上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对于系统制作微视频尚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制作一些;对于班级规模还较大,无法完全实施“翻转课堂”中课堂环节的,则可部分实施,例如用学生课前借助微视频预习提交的问题,引领课堂讨论环节,而其他环节仍可维持原来的做法,即实现课堂教学的“部分改良”。

总之,对于翻转课堂这一引起“课堂革命”的新生事物,也许我们接受它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借鉴并合理吸收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有机融合到地理课改实践之中,相信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洋流导学课堂教学
“生生不息”的海洋循环运动——洋流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