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近况的分析

2014-01-13,马,武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大学生

卢 青 ,马 慧 ,武 旭

(1.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2.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7)

引言

大学生是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高于一般公众的青年群体,他(她)们是可预见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状况。在当前社会中,公民教育有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一般的国民教育,其主要差别在于公民教育包括民主教育的内容,把培养“参与的公民”做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时代要求,又与普世价值并行不悖。可见大学生公民意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近况有所了解,笔者做了一次调查。

调查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依据,通过篇名检索,检索时间限定在2007-2012 年间,检索范围限定在我国大陆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上登载的论文。共检中有关题录602 条,经手工检索排除重复,实际检中有关文献题录595 条。浏览上述文献题录的全部摘要,选择其中百余篇文献认真研读,结合学习体悟就这一领域研究文献的分布,作者概况和研究路向试做讨论。应当说明,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的文献,还应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有关专著。考虑到近年社会科学领域的硕士论文往往囿于形式的要求、篇幅稍长,而涉及创新变革社会中的相对“敏感”问题时,其内容往往是“中规中矩”有余,新颖独到不足。因而在关于研究进展的讨论中硕士论文大可不必涉猎。至于有关研究的博士论文大多将以专著形式付梓。而真正优秀的会议论文,必然在近期发表,因此亦未于统计。对有关专著拟另行讨论。所以本文基于期刊登载的论文对研究近况做讨论。这种角度对反应研究的全面性可能有不足之处,但对研究现状及创新点能基本反映。

一、调查结果

( 一) 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

595 篇研究“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文献(以下简称“有关文献”分布在360 种期刊上。其中有科技期刊20 种,载文30 篇,占同期有关文献总量(下同)的5.042%;各院校学报183 种,载文297 篇,占49.916%;其他社科期刊158 种,载文268 篇,占45.042%。

( 二) 作者概况

1.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按有关文献第一作者供职机构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分(下同),依各地的发文数量降序排列,作者地区分布如下:江苏省72 人次;河南省53 人次;广东省40 人次;湖北省35 人次;浙江省28 人次;广西自治区25 人次;辽宁省24 人次;福建省和新疆自治区各21 人次,上海市和安徽、黑龙江省各20 人次;河北、山东两省各19 人次;四川省18 人次;湖南省16人次;吉林、陕西两省各13 人次;江西省11 人次;重庆市10 人次(10 人次以下的省市从略)。在本次统计范围内,我国大陆的省级行政区中,除了西藏自治区外,其他地区均有供职于不同机构的研究者参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并有数量不等的论文得以在国内发表。另有供职于境外大学的作者撰文一篇,有19 篇文献未标示作者供职机构。

2. 作者供职机构类型。在标示了作者供职机构的576 篇文献中,按文献的第一作者统计,除了供职于其他机构(事业机构、企业)的9 人次,大多数作者供职于各类院校,其中供职于普通本科院校者491人次,占82.521% ;供职于高职高专院校者92 人次,占15.462%;供职于党校工作者2 人次,占0.336%;另有一篇作者供职于境外院校[1],占0.168%。

3. 作者发文及合作情况。在本次统计范围内,仅有少数作者发文较多,其中杨玉环5 篇;陈思敏,陈俊杰,李斯霞,任爱红,宋国英,王琪,尹红领等7 位作者各发文3 篇,程仪容等27 位作者各发文两篇;其余均为发文1 篇者。

分别由7 位、六位、五位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各1 篇,由4 位作者合撰的论文4 篇,由3 位作者合撰的论文32 篇,由2 位作者合撰的论文132 篇,由1 位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424 篇。全部署名作者822 人次。篇均作者1386 人次。合作完成的论文共171 篇,论文合作度为28.739%。

( 三) 论文年代分布和基金资助情况

有关文献年代分布如下:2007 年58 篇,2008年69 篇,2009 年98 篇,2010 年139 篇,2011 年137 篇,2012 年94 篇。

表1 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得到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统计

有关研究得到多种科研基金资助,笔者对各类型基金做大致划分,基本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简称“国社”),各部委科研基金(简称“部”),省社会科学基金(简称“省社”),以及厅、市(指地级市)、院校和其他类型的基金。具体情况见表1。

( 四) 从文献计量角度看研究近况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中呈现以下特点:

1. 有关研究近年取得了一定进展,从有关文献数量看,呈持续增长态势。2012 年的有关文献数量似有减少,是由于笔者于2013 年初完成检索,致使2012 年有关文献题录未完全收录。

2. 有关研究文献分布较广,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期刊。

3. 没有形成高产作者群体,在6 年内发表有关文献2 篇及2 篇以上的作者仅35 人。其中仅有一位作者发文5 篇,即使是这位作者在本领域研究中年均发文也不足一篇。

4. 在本领域研究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在本次统计范围内,有超过1/4 的论文得到了不同类型科研基金的资助。我国大陆的科研基金,绝大部分来自“有关部门”拨款。某些科研得到基金的支持,是在行政系统肯定的标志之一。在行政化程度较高的大环境中,一项事物得到行政系统支持的程度,往往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讨论

( 一) 研究路向辨析

辨析研究内容是考察研究进路的重要途径。正如魏辅轶先生阐述的“文献的统计只能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意义”[2]。当然,统计数据能提供准确的事实,在研究中有其自身的意义。但是深入探析研究进展,则务必把握研究内容。以下大致分几方面讨论。

1. 对社会转型期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讨论。周光礼教授等人就“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就“公民意识教育做了实证研究。指出我国大学公民教育存在‘大学生民主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大学生政治效能感不高;政治理论课在大学公民教育中未发挥应有的关键作用’”[3]。田海平教授的调查反映“变革时期伦理关系的主流发展趋势是公私分域的伦理关系之建构以及: ‘新五伦’的培育。认为“新时期我国和谐伦理建设建构的路径是‘提升德性’和‘完善规范’”[4]李颖老师从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角度对大学生政治意识做了分析。指出“‘潜规则’意识影响下的前现代的权力观是传统的遗风,它的涤清有赖于社会风气的净化;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意识体现的是现代的精神,它的培育需要更多的制度支持;平面化的政治认知模式反映的是后现代的风格,学校教育对它的疏导负有主要责任。”[5]臧宏教授就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逻辑基点做了分析。[6]王玉宝先生从政治稳定视域分析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意义[7]。都冬云先生指出“如何真正实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在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重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认为“正确理解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事关能否有效地将大学生培育成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8]。

笔者认为,这方面的讨论主要呈现的特征是:能把握时代脉搏,紧密联系我国多重转型社会的特点讨论问题;大都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某些论述的表述方式值得称道。如都冬云先生在辨析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时,善于把握分寸,既符合主流话语规范,又通过委婉、细致的表述方式,把当前一个重要问题阐述明白。勇于正视现实中相对敏感的问题,并以恰当的、当下话语环境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述正确意见,对促进研究进展大有裨益。

2. 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因素的讨论。曲贵海先生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仍存在的有关问题做了归纳,并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探析了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着重剖析了社会民众受传统观念束缚的负面影响[9]。宋超女士更直指“臣民意识”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10]。王振国教授等人指出大学生参与认知存在浅表、功利化等现象,并就形成原因和训练方法做了讨论[11]。魏彤儒女士等从政治参与意识、态度、动机、行为、方式、知行关系等六方面讨论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矛盾特征,并从多重矛盾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基于此提出对策[12]。麻艳丽女士揭示了我国传统社会转型的缓慢过程及其负面影响[13]。

前述研究都是较为准确、周严的讨论,但有一个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影响较大的因素未引起注意,即教师的综合素质、心态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当前有一部分大学教师,或是知识丰富而思想匮乏;或是颇有几分小机灵而缺乏大智慧。这类教师按文件宣讲校园文明规范头头是道;真正和学生心灵交流,申明有启迪意义的见解却无能为力。还有部分教师,因各种因素形成一些不足。如据有关调查反映“教师缺乏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认为师德没有一个统一的可参照的标准”[14]。校园环境中的某些变化,也妨碍着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科学研究是大学日常生活、学习的主题之一;遵守学术规范是莘莘学子道德操守的底线。但由于校园环境的某些负面现象,使青年学子对科研的认识发生扭曲“……发现科研就是那么回事儿,大忽悠小忽悠,学校、系里、导师们,更关心的是文章……却不重视基础”[15]。这类教师未必见识低,然而即使他们对公民意识教育有真知灼见。也往往是“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由于自身的惶惑、顾忌而欲言又止。总之是师资的“局限性”使公民意识教育受到妨碍。这可能是某些同行“心中有、笔下无”的话题。

3. 对各类具体问题的讨论。前述侧重于宏观领域的研究,对促进研究深入有指导、统摄的作用,但针对某一类型问题的探析,相比而言实践意义更强。

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研究。康菊花女士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大学生民族观现状做了分析[16]。杨海萍女士就新疆大学生民族关系现状做了调查[17]。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地区维持稳定的前提。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慎重地研究维稳对策,是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艾兵有先生等人基于云南省的调查,分析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状况[18]。

对女性大学生相关情况的研究。如王欢女士等人通过对500 名女大学生的调查,就女大学生在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女性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19]。何文华教授等人基于广东大学女子职业学院的调查,对女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做了分析[20]。类似调查尚多,限于篇幅不再列举。

对不同层次、类型院校有关情况的调查。如于振华先生对民航高职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就这一类型学生的特征及提高他们法制观念的途径做了讨论[21]。

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成效和差距并存。成效主要表现为实证研究占的比例较高,文献中表述的看法或许有待切磋;但提供的数据都起码有资料价值。有待改进之处主要是:对某些问题尚宜深入全面地讨论,如对新疆大学生思想状态的分析,就仍然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调查之类的文章,以个案分析为主,论述中往往有“就事论事”的倾向,鲜有提升到普适经验的创见。

( 二) 研究中一些宜于关注的情况

所谓“宜于关注”,在本次讨论中主要指以下四种情况:在本研究领域中,与以往出现显著差异的现象;某些虽未必彰显,然而蕴含新意,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某些应予关注、但尚未引起相应重视的问题以及一些同行提出并付诸实施的、有助于匡正时弊的举措。以下分别讨论。

1. 与以往有明显差别的情况。这主要反映在大量介绍境外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际上公民社会建设的相关文章。在以往这类文献在社会科学的某些研究领域占得比例不大。尤其是与政治学、社会学相关的研究中,谈论境外情况要求是批判,或者仅止于“介绍”,当做经验加以对比剖析的研究不多。但在本次调查范围内,主要介绍境外相关情况或在文章中涉及到境外情况的文献,占有关文献总量的1/10 左右。如许瑞芳博士介绍了美国大学海外研习项目[22]。鲁宁红老师讨论了美国加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启示[23]。游柱然老师等就美国高校学习课程的教育作用及启示做了分析[24]。马建生教授等人分析了美国大学主流价值观教育[25]。张国政先生等几位青年学人讨论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26]王伟红先生在“比较美国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对策”[27]现实感强,材料翔实。刘瑜女士以杂文形式来阐述一个严肃问题,犀利、明快,别开生面[28]。另外,如陈承新先生,陈国秀女士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日本公民社会建设和集团意识培养的情况[29][30],雷蕾老师就俄罗斯高校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做了讨论[31]。讨论这一问题的研究者,以中青年学人为主,或许是年龄因素使然,从文献中反映出作者思想敏锐、视野开扩。

2. 一些蕴涵新意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大学生权利问题的研究。其中主要有江业胜先生辨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对大学生隐私权规定对大学生的权利保障及相关法律有待改进之处[32]。朱永涛先生以江南某学院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权利意识做了实证分析[33]。徐伯涛老师就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当代意义做了讨论[34]。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在本次统计范围内为数不多。其实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析的问题。在行政威权过于“显赫”的环境中,包括大学生在内所有公众的权利有时可能缺乏必要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受宪法保护的,但正如刘瑜女士指出的“…… ‘捍卫宪法’这件事,其实并不像字面上那样不言自明。如何捍卫宪法是一个‘技术活’,……需要调试‘精密仪器’的智慧和耐心”[35](P175)。况且,当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处于“正在进行时”之际,大环境中尚有诸多待改善之处。大学生的各项权利是否得到切实保护,还将是个较长的过程。只有当公民自身的权利得到社会尊重,其公民意识才会强化。大学生是青年英才群体,对自身权利的感受更敏锐。所以说,无论是从现状还是可预见未来看,这个分支领域都宜于持续地深入探析。

3. 某些未引起应予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礼仪行为问题。礼仪是人类社会行为规范。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的青年英才群体,其礼仪行为水平应高于一般公众。但现实中部分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却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在本次统计范围内,讨论这个问题为主的文献只有3 篇。其中黄静女士等人对大学生的礼仪习惯做了调研[36]。郑尖尖女士指出“大学生素养教育在我国发展较晚……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理论探讨也比较匮乏”[37]。牟兰女士就高职大学生存在的礼仪素养缺失的成因和对策提出了看法[38]。在仅有的三篇相关文献中,对某些问题的分析也尚待深化。其中某些说法似有待推敲。礼仪有时看似“形式”,但一个社会中多数成员的礼仪水准,不仅是公众文明素养的表现,而且还规定、制约甚至反作用于公众文明素养水平。人们常说“五讲四美”,就是指一个社会环境中,起码有多数公众自觉遵守公共规范,同时社会管理机构是依法治理,从而大致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试想一个社会成员长期生活在其他人语言、行为都不够美的环境中,很难培育本人的“美丽心灵”。可见、礼仪行为的培养宜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的重点之一。

如果说从共时性角度考量,宜关注大学生礼仪问题,那么,从历时性角度分析,对我国近现代公民教育历程的梳理还有待细化。本次调查范围内,仅有骆军博士就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做了研究。作者认为“由于中国缺乏公民文化的土壤,而无论北京民国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不是一个民主政权,这就决定了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无根的探索”[39]。这个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但就科学研究而言,往往需要像论证数学难题那样精确求解,而不是如禅宗布道般直指人心、求得“顿悟”。人们拜读骆军博士开拓性的论述后,在欣慰之余抱有更高的期望值。期待着更多学人投入这一研究领域、更深入、更细致地剖析上述历史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得失。

4. 某些有益于强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匡正时弊的举措。相比于理论层面的讨论,能在实践中取得绩效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汤丽芳博士探讨了“当前中国培养大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形成的合理性,并以某高校创业协会为例,知识型学生自治团体对于形成学术水平发展与民主意识加强的良性局面的作用”[40]。宋国英女士等人提出“交往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及发展的土壤。大学生的交往实践活动拓展,意味着大学生主体意识水平的渐次提升”[41]。何兰萍女士等人基于社团工作视角对高校红十字会工作做了调查[42]。王名教授对社会组织“NGO (非政府组织)”做了简练的讲述。[43]“自治”、 “自理”是促进公众觉醒的重要途径。正如汤丽芳博士所言“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加强学生的民主与合作意识;对于学校来讲,通过社团活动培育出了许多具有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展现了一个共嬴空间[38]。”倡导社团组织并扶持其独立,是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王凯教授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及实现途径做了讨论[45]结合教育的德育目标做了具体论述。谢静表示通过讲授人文类基础课,通过教学、互助、反思性报告与访谈等多种手段……探讨学生建构批判意识的可能性与途径[45]。如何使批判意识建构和公民身份意识培育形成良性互动,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问题。

高猛先生等人指出“……由于传统文化的割裂和耻感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耻感淡化,道德现状堪忧,耻感教育的回归势在必行。在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中,转化为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建构工具”[46]。

从以上列举的情况说明,社团建设是 通过倡导学生自主自立促进公民意识养成的有效途径。调整、改进教学方法,把公民意识培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则是一举两得的创新。而倡导“耻感教育”则是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构建新的维度。正如高猛先生所言“与其无效率地灌输道德教条,不如开辟新的教育途径”[44]。上述探索殊途同致,都值得因地制宜地借鉴。

( 三) 一些有待改进的现象

1. 从文化维度讨论公民意识教育尚待强化。在本次调查范围内,从文化维度讨论公民意识教育的文献寥寥无几。但其中确实有一些较有见地的篇章。如李剑博士探讨了现代大学的精神向度[47]。金太军教授提出“……建立弹性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恢复主流意识形态”[48]。其中的某些说法虽不乏可商榷之处,但见解新颖,不失为一家之言。林玉美女士基于和谐社会领域下大学生公民精神建构展开讨论。指出“高等院校应努力构筑教育合力,加强对教师及管理者的公民精神教育及榜样示范要求,给予大学生各种实践机会[49]。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差距反映为参与者少,真正有见地的论述也不多。正如陈平原先生揭示的“一代人在学术上的贡献,不只取决于其知识结构,更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思想潮流、社会氛围密切相关”[50]。在文化建设与公民意识教育领域近期是否会有明显建树,笔者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2. 宜更加完整、准确地界定公民意识教育。正如周光礼教授分析的“……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学理层面的探讨比较粗糙”[3]。其中一些学者的见解各有合理之处。如雍自元教授认为“公民意识就是享有平等身份的公民具有的权利义务意识”[51]。郑杭生教授认为“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过程”[52]。以上阐述分别从法学角度和政治学角度做出的。教育界人士则侧重于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讨论。如金生鈜认为“公民意识其实是在社会良好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中养成的公民品质”[53]。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定位,也有待深入研究。目前有不少同行认为,公民教育是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如王甲成先生等人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54]。从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讲,上述说法是一家之言。但要得力地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则有必要辨析公民意识教育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和联系。这一方面,本次调查中只有都冬云先生做了恰当的阐释[8]。公民意识教育是从革命年代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建设中,时代对公民的要求。回避或“忽略”这一点,与真正的公民意识是南辕北辙的。

宜倡导本着科学、严肃的精神,坦率地深入揭示辨析有关问题。综观时贤前述研究,虽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某些“疑区”或相对“敏感”的话题,人们不是浅言辄止,就是有意无意地回避。除了前文述及的公民意识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师资素质和校园文化氛围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等问题外;其他如公民意识教育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绩效考量等;以及不同类型、层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状况;都可以通过质性研究或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探究。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启迪公民在政治意识和信念上有自觉意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为公民提供机会、培养公民提高自觉意识。这个问题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尤为紧要。把握住上述理念,可能有益于促进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结语

公民意识的培育在我国是一项“新事物”。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更是当务之急,当前这一领域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综观已有研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促进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除了大环境因素之外,就教育界而言,宜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近期未来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一个明晰的思路。主要在于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旨在于启发大学生在政治意识和信念上具有高度自觉意识。正如徐贲先生所言“没有自觉意识的公民不同能进行有效的公民参与……不可能具有明确的政治信念”[55](P204)。

其次,调整教育方式,尽可能多一些引导和培育;少一点耳提面命式的灌输。并重视在大学校园创造一种有益于青年公民意识养成的氛围。公民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很难通过一番说教、便心清气爽、豁然贯通。并非依靠行政力量、采取特定方式所能见效。不久前西南一隅的某些院校曾奉命“唱红”,一时内煞是热闹,但时过境迁、烟消云散。只留下些负面效应任人评说[56](P301)。

另外,厘清公民意识的内涵。公民教育与一般的国民品格教育不同。不仅要遵守公民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如何承担公民的责任和行使捍卫公民的权利。唯其如此,经过长期的陶冶濡养、才可能形成一代合格的公民。正如徐贲先生揭示的“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表率、与现实的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运动的关系,都是与什么是公民、公民要做什么、谁来规定和推行公民教育联系在一起的”[54]。

沿着上述思路研究探索、持之以恒,必然会有程度不同的成效。仅仅依靠院校从事教育的人士参与公民意识教育,其作用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做正确的事并正确的做事,一定会收到实际效果。蒋洪教授谈到“参政、议政”体会时的话,对我们颇有启示作用“……说心理想说的话,做心理想做事”[57]笔者结合体悟,想就从事公民意识教育补充两句。在不违背现行法律的前提下,在公民意识教育中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说心理想说的话,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锲而不舍,必然会在这项工作中有所建树。

[1]Andre B.Rosay;杨桂萍. 阿拉斯加的辅导倡议:通过公民参与促进领导力的成长[J]. 中国青年研究,2008,(5):22-26.

[2]魏辅轶. 对“中国图书馆应当弘扬实证性研究”的商榷[J]. 图书馆杂志,2011,(9):2-6.

[3]周光礼,吕催芳. 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证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8):68-78.

[4]田海平. 全球化、高技术、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和谐伦理关系的调查研究[J]. 江海学刊,2010,(3):49-46.

[5]李颖. 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的三重视野——基于部分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报告[J]. 青年研究,2009,(1):109.

[6]臧宏. 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04-107.

[7]王玉宝. 政治稳定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4):43-47.

[8]都冬云.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兼论西方公民教育对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2011(9):51-53,60.

[9]曲贵海,李春宇,冷旭东等.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探析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8):123-124.

[10]宋超女. 臣民思想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影响[J].才智.2008,(20):169-170.

[11]王振国,李亚楠. 大学生参与认知受限的原因及训练[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6):142-144.

[12]魏彤儒. 关于我国当代大学政治参与矛盾性的多维思考[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0-124.

[13]麻艳丽. 文明、秩序与淡漠——谈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8-9.

[14]桑瑜,张忠华,大学青年教师专业伦理现状调查[J]. 教育学术月刊,2013,(7).

[15]熊静,余秀兰. 逃离科研: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研究生学术生态[J]. 教育学术月刊,2013,(8).

[16]康菊花,张小楠. 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族观现状分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1):62-66.

[17]杨海萍. 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4):52-59.

[18]艾兵有,范益民.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0):1254-1257.

[19]王欢,刘艳艳. 女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以中华女子学校为例[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7):50-52.

[20]何文华,孟彩,谢伟清. 女大学生诚信调查研究——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为例[J]. 社会心理学,2011,26(11-12):114-117.

[21]余振华. 民航高职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 无锡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10,9(2):81-83.

[22]许瑞芳. 美国大学海外研习项目评述[J]. 中国青年研究,2010,(5):110-116.

[23]鲁宇红. 美国加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4(6):67-70.

[24]游柱然,胡英姿.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的教育作用及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32-34.

[25]马健生,孙河. 美国大学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0,(11):25-30.

[26]张国政,岳影,李建彩。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9):68.

[27]王伟红. 美国大学公民意识教育对新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启示[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1,21(5):12-15

[28]刘瑜. 美国大选贵不贵[J]. 杂文选刊,2011(1,上):48.

[29]陈承新. 日本公民社会考察[J]. 东北亚学刊,2012(1):37-40.

[30]陈国秀. 日本集团意识培养模式对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11-112

[31]雷蕾. 俄罗斯高校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启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

[32]江业胜. 我国法律有关大学生隐私权的规定及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9(4):82-83.

[33]朱永涛. 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实证分析[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

[34]徐伯涛。试论大学生权利意识培养的当代意义[J]. 中国校外外教育,2011(12):47,25

[35]刘瑜. 观念的水位[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6]黄静,张文,童谦益. 大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南大众传煤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南大众传煤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107-109,113.

[37]郑尖尖. 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探析[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57-60.

[38]牟兰. 浅论高职大学生利益素养缺失现状及其成因和对策[J]. 泸周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2-47.

[39]骆军。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4(2):124-128.

[40]汤丽芳. 民主意识培养与学生社团自治的理论探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2):99-102.

[41]宋国英,郭彩琴。交往实践是大学主体意识培育及发展的土壤[J]. 教育探索,2011,(4):134-135.

[42]何兰萍,纪元. 社团工作视角下的高校红十字会工作调查[J]. 社会工作,2009,(9):44-47.

[43]王名. 转型期的社会组织——NGO 的一种新视角[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0,(1):12-14.

[44]王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及现实途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1,(11 ):57-62

[45]谢静. 媒介受众的批判意识建构——以大学生对客观性原则的反思性征用为例[J]. 新闻大学2007,(3):36-45,27.

[46]高猛,陈思坤. 耻感教育:当代大学生道德建构的重要维度[J]. 理论导刊,2008,(11):91-94.

[47]李剑. 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的精神向度[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1.

[48]金太军. 文化: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持久动力[J]. 阅江学刊,2012,(4):12-18

[49]林玉美.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精神建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8-10.

[50]陈平原. 人文学之“三十年河东”[J]. 读书,2012,(3):130-141.

[51]雍自元,黄鲁傧. 论公民意识的内涵与特质[J]. 法学杂志,2010,(5):76-90.

[52]郑杭生. 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J]. 学术研究,2008,(8):19-30.

[53]金生鈜. 论公民道德教育[J]. 职教通讯,2002,(3):22-24.

[54]王甲成,张淼.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8):122-124.

[55]徐贲.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56]许章润. 坐待天明[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7]杨迪. 蒋洪:“坦诚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途径”[J]. 中国新闻周刊,2013,(11):41-43.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大学生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十二公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