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2014-01-13李彬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考核成绩实验班

李彬

(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课内外一体化”是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内容之一,他面向全体学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时间、空间,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要求,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运动行为能力的提高与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1]。课内外一体化,就是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并将课外体育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2]。而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由于课内外相互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致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学生只是应付考试过关。因此,探索、研究“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旨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推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了玉林师范学院2011级理科男学生80人(其中实验班40人,对照班40人)为调查对象,将调查对象学习篮球相关考核指标以及身体素质指标中的100m、1 000m、立定跳远作为研究指标。

1.2 研究方法

1.2.1 现场实验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均在玉林师范学院和健身馆进行教学与考核,实验时间均为17 周。其中实验班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俱乐部活动相结合模式,即学生按课堂教学要求进行上课,自由选择课外俱乐部参与的活动时间,每周参与锻炼2次以上(俱乐部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6∶30~18∶00时,有体育骨干或指导老师考勤);对照班仅采用课堂教学模式,即按选课时间每周上课2 节,由与实验班相同的体育骨干或指导老师考勤。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然后运用SPSS 10.0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2.1.1 100m 成绩的比较分析 实验班实验前后100m 跑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对照班实验前后100m跑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表明,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班与教学班学生的100m 跑成绩都有提高,见表1。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s)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s)

注:与实验前比较,a:P <0.01;b:P <0.05

身体素质指标实验班(n=40)对照班(n=40)实验前 实验后100米(s) 14.02±0.97 13.78±0.96a 14.01±0.91 13.89±0.95实验前 实验后b 1 000米(s) 226±25 216±23a 228±33 221±33b立定跳远(cm) 250±10 256±11a 249±11 253±12 b

2.1.2 1 000m 成绩的比较分析 从表1得知,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1 000m 跑成绩都有提高,但其提高的幅度不一样。实验班前后的1 000 m 跑成绩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1),而对照班实验前后的1 000 m 跑成绩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

2.1.3 立定跳远成绩的比较分析 从表1知,实验班实验前后的立定跳远成绩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班,实验班立定跳远成绩提高幅度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1),对照班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幅度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

2.2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篮球技术考核成绩的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来,实验班学生的篮球技术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好。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蓝球技术考核成绩的比较 (±s,s)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蓝球技术考核成绩的比较 (±s,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 <0.05

分组 n 成绩实验班 40 30.510±1.837a 40 31.560±2.684对照班?

3 讨论

身体素质是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和平衡等方面的机能能力的综合体现,身体素质会影响各类别的基本技术的学习。一般来说,身体素质越好,学习各项基本技术就越容易,也越容易形成技术动作的自动化阶段。100m、1 000m、立定跳远三项身体素质与篮球考核内容结果,证明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和下肢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同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对排球、游泳等课程中同样证明有较高的实效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基本技术、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学校有限的体育资源,对不同体质状况,不同运动爱好的学生给予自主选择体育教师、体育项目和进行上课、锻炼的时间,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俱乐部,参加各类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基本技术、技能,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真正达到课内一专、课外多能的效果,从而为参与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但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才能激发不同体质学生对学习新的运动技能的兴趣,并且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不仅仅是先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才有可能得到好的成绩;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的内容互动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取得成绩,参加体育协会,参加任何与体育活动相关的都应该得到肯定和相应的成绩加分;对体育俱乐部中高级的学生减少技术指导,组织更多的小型比赛,体会到体育的竞技性,并且得到身体的锻炼以及精神的愉悦;体育教师参与俱乐部的指导积极主动性发挥受限,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不足,教师的劳动报酬得不到解决等一系列的问题让“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没有在全国高校真正的普及开来。

[1] 谢静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7):85-87.

[2] 陈天霞,余鲁军,佘钥,等.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3):98-101.

[3] 王慧琳,李兰,张锐,等.对我国少年男子(16~17岁)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评价模型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12):28-32.

[4] 黄柳倩.1985~2010年广西瑶、壮、汉族7~18岁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3):62-70,80.

[5]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测量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78.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考核成绩实验班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