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式研究
——以江苏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
2014-01-12胡雅蓓
胡雅蓓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式研究
——以江苏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
胡雅蓓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文章以江苏省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式。研究发现,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个由多元创新主体作为网络节点、协同创新机制作为网络联接、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重要载体的创新系统。并据此提出提升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思路和建议。
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
现代服务业是自主创新的“助推器”,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环节。以现代服务业集群为载体,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的交流融合,是提升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十二五”时期,江苏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强调进一步发挥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设现代服务业集群是江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江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截至2012年底,江苏各地围绕商务、创意、科技、软件、物流、商贸等形态,培育了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了服务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其产业优势和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本文力图通过对江苏省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阐述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成要件,构建分析集群创新网络模式的结构框架,以期推动集群创新网络的系统研究,并对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战略性建议。
一、文献研究与分析框架
(一)文献综述
随着企业创新从离散线性模式转变为集成网络模式,创新网络应运而生,集群创新网络研究也就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集群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群内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是网络架构的主要联结机制[1],具有稳定性、关系紧密度、互惠性和信任等典型特征[2],并基于不同联结强度、联结方式和相互位置关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网络结构[3-4]。新创新经济学派使用知识生产函数和专利引用检验知识溢出与创新之间的关联机制,创新传播理论采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传染模型研究集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初步支持了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和知识外溢促进创新的假设。
自Scott提出“服务业集群”概念以来[5],学者们从节约生产交易成本,集体学习及知识溢出,获取关系网络,服务需求驱动等多角度对服务业集群展开了研究。现代服务业属于新经济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针对其特质,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偏重于集体学习及知识溢出。集群有助于企业进入一个集体学习过程,通过企业间正式的合作安排、本地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员工间的个人交流网络等途径,获取相对不流动的隐性知识以及知识溢出[6-7]。
如何提升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是关系我国整体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课题,但现有研究对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概念性的探索阶段,对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网络方面的研究,仍存在着相当大的探索空间。
(二)分析框架
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分析,现代服务业集群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为核心,相互关联的独立网络节点通过地域集中实现水平互动及资源互补的经济群落。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则是创新价值网上的创新合作诸节点,为了获得和分享创新资源而通过一系列契约联结而成的多维向量空间体系。这个多维向量空间体系包含三个维度:第一,创新网络节点,即产业集群的创新行为主体;第二,创新网络机制,即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及相互关系;第三,创新网络平台,即服务于于集群创新的多功能公共服务体系。据此,本文基于网络节点、网络机制、网络平台构成的三维度结构框架展开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案例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案例背景
(一)研究方法
由于现有文献对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组织的研究相对有限,缺乏可供借鉴的成熟的理论框架,因而需要我们从现象出发构建、发展和验证理论,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方法,用以回答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同时,由于多案例研究更有可能产生普遍与稳健的结论,我们在研究对象许可的范围内,决定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江苏省105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案例研究对象,主要出于以下几点理由:第一,江苏是全国最早借鉴上海经验开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省份,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上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8]。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在创新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经验。第二,我们将研究限制在江苏省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最小化了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所带来的外部变异。同时,百家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模式上又存在着显著差异,符合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第三,作者多次实际参与了研究对象的规划、评估等工作,和相关单位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保证了信息和数据的可获得性。
案例资料获取主要包括三个途径:一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参与集聚区招标课题方式获取资料;二是在百家服务业集聚区中选择80家典型服务创新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三是通过集聚区网站、专业杂志、新闻报道等积累的资料。作者对多渠道得到的数据进行了三角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案例研究可信度。
(二)案例背景
自2007年,江苏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出台以来,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与生产生活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在江苏各地涌现。2012年,江苏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145.89亿元,上缴税款451.3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1448.41亿元,吸纳入园企业4.46万家,就业人员172.1万人。集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省已形成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江东软件城等营业收入“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33家,中国常熟服装城营业收入“千亿级”集聚区1家。随着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和完善,入区企业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取得一批创新成果。2012年,江苏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平均每平方米产出1.62万元,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集聚区全部营业收入的81.49%,科技服务集聚区当年新增专利授权7464项,同比增长34.53%(见表1)。
表1 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规模情况表
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有现代物流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创意产业园、中央商务区、产品交易市场等形态,各集聚区细分产业,形成错位发展的竞争格局。
三、案例分析和主要发现
(一)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创新网络节点
1.现代服务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企业是集群创新的微观基础,集群创新能力的强弱最终要通过企业个体的创新行为得以反应。研究案例显示,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创新系统中强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的流动,使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
集聚区内现代服务企业普遍重视对研发的投入,对调查问卷中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一项的统计结果显示,68家提供了相关数据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值为8.52%,远高于国内企业的平均水平。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如果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将能对企业的发展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计算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近三年年均营业收入增幅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389,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集聚区内现代服务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12家软件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431项,比2011年6413项增长了47.06%,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充分显现。
现代服务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向集聚区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既包括资金、技术、信息、品牌、市场等经济资源,也包括信任、声誉等社会资本资源。按照在创新网络中贡献的大小,服务企业可分为位于权力序阶高端的核心企业和位于权力序阶低端的周边企业。其中,群内核心企业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依靠自身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品牌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无锡工业设计园的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中科芯;南京徐庄软件园的国内最大零售企业——苏宁电器等均在集聚区发挥了显著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2.地方政府的创新激励作用
在集聚区创新过程中,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在激励集聚区创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政府作为创新的直接推动者,积极营造集群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2007年以来,江苏省各级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江苏省产业集聚区创新服务专项资金资助暂行办法》、《南京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意见》、《扬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意见》、“科技创新20条”、“1+8政策体系”等规定,加大了服务业引导资金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的资金支持,对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行为实行税收优惠,对创新平台建设、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创新性企业予以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集群创新的要素。
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创新的间接辅助者,为创新成果提供有力的保障。现代服务业属于“合约密集型产业”,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差异性、复制的低成本性和产品质量的不可控性,使服务产品交易的供需双方存在更强的机会主义倾向,并产生企业创新激励不足的外部性问题。由此必然要求政府部门来发挥保护合约实施的功能,利用强制力来维系合约实施的制度环境,如提供良好的私人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有效的司法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制定技术标准等。在南京雨花软件谷,检察院系统、法院系统和软件谷合作,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中心暨检察工作站,首创了全国第一个区级知识产权法庭,并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协议,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实现了创新与保护的良性互动。2012年,雨花软件谷完成了专利申请7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共有565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约80%。
3.科研院所的创新源泉作用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的核心。现代服务业对知识和创新的高度依赖,使其往往会以“知识源”为核心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在地形成创新资源“洼地”。在江苏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江苏工业设计园、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常州科教城、常熟大学科技园、徐庄软件园等科技服务类、软件信息服务类和创意产业类集聚区在区位选择上均处于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地。
要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就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而传统的产学研合作中,提供技术的一方往往话语权很少,企业更关注的是谋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联合的松散和项目落实欠佳。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突出科研院所的创新源泉作用,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点到面延伸,由简单的技术转让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研发、组建股份制企业等方面转化,把企业之间的原始竞争转嫁为高校之间的技术竞争。具体形式包括:①科研院所作为龙头,建立大学科技园中园,构建研发载体,实施创新项目,成为创新的主导者,如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启动实施的中科院微电子所、微系统所、电子所等六个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北邮、南邮、东南大学等六家重点院校建立的传感网技术研发和应用中心等;②科研院所参与以企业为龙头的科研项目,成为企业创新的合作者,如在苏州工业园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与近50家地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西安交通大学技术入股21家企业等;③科研院所通过下属研究中心及科研人员建立市场接口,在集群区域内发挥技术创新辐射作用。
4.群内社团组织的创新桥梁作用
产业集群内部的社团组织作为群内成员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为群内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信息收集扩散与共性技术提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研发现,虽然尚未形成普遍现象,但部分江苏省级现代服务集聚区内已建立了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包括行业协会、专业协会、企业家联盟、俱乐部、联谊会等(见表2)。社团组织积极开展产业现状调查,举办重大课题招标,产业发展论坛,座谈会、定期讲座等活动。社团组织成员通过共同参与社团活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使信息和知识在区域内快速传递,形成创新的合作交流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集群创新理念和创新火花的产生。
表2 部分江苏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社团组织建设情况
(二)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机制
1.协同创新生成机制
协同性是产业集群这一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集群创新则是群内节点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就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而言,群内协同创新的过程主要基于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的专业化分工。
一是以产业链纵向延伸为路径,协同创新形成完整产业链竞争优势。基于纵向专业化分工的企业资源互补性需要集群内企业在创新问题上彼此合作,使得上下游间的合作创新变得有效[9]。例如苏州国际科技园2005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拥有涵盖创意、设计、制作、发行、运营在内的完整动漫游戏产业链。2009年苏州动漫基地完成电视动画片产量9801分钟,位居全省第二、全国第五,聚集动漫游戏及相关企业50多家,产值规模达3.85亿元。
二是以龙头企业横向布局为路径,协同创新形成群体规模竞争优势。一方面,集聚区内龙头企业进入会吸引大批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商落户园区;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在外置部分服务功能的同时,会衍生出很多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实现横向分工协作。例如,宜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一品一所一公司”模式运作的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集聚区内的核心企业,已衍生出哈宜明轩、哈宜鼎泽、哈宜戴沃思等9家子公司成功运营。在某项工程中标之后,由哈宜来统一分配,将工程、技术环节拆分到子公司,并根据情况将制造、“非标”零部件授权外包,但最核心技术和验收仍由哈宜完成,形成现代服务业中的技术服务、接包、分包等协同创新过程。
基于产业集群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成员企业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按照各自核心能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重复博弈过程中展开创新合作。合作形式包括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合作、基于资源使用上的合作、基于知识关系方面的合作以及基于市场需求的合作等。成员企业通过知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方式进行协作创新,这样既可以克服创新资源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分散风险,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
2.创新扩散机制
如果没有合理的扩散机制,集聚区层面的创新成果就难以有效传导到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行动者中。来自于集聚区内部或外部的创新知识扩散渠道既包括成员间正式的交流渠道,如产业服务平台、政产学研合作、产业联盟、经贸洽谈会、博览会、产业圆桌会议等经贸交流活动;也包括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如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的面对面交流等。知识和专有技术在网络组织和成员间多向传播和扩散,系统成员在共享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创新扩散的效率和方向受到成员的学习能力,成员间创新利益协调和联系紧密性等因素的制约。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扩散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图1):一是偶发扩散,集聚区内创新扩散属于自发的、偶然的、零星的现象,严格说尚未形成真正的创新扩散模式;二是单中心创新扩散模式,即以单一创新中心为核心,中小企业聚集在创新中心周围,获取知识源。创新中心既可以是技术联盟中的核心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建立的创新平台;三是多中心创新扩散模式,即随着创新中心的发展和功能深化,基于业务分工分化出不同的专业创新中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江苏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尚处于初期,从网络结构看,尚未形成类似于发达国家的,以知识交易为基础的“纵横交错”的创新知识扩散网络。
图1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扩散模式
(三)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创新服务平台
创新服务平台是指集环境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客户资源服务、技术支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是集群创新的重要载体。将创新网络平台化,可以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与能力的局限,在平台上整合创新所需全部要素,构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从而推动集群创新发展[10]。
江苏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必不可缺的基础条件,从2005年起,将每年安排的1亿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的大部分用于支持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围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的主旨,江苏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均陆续建成了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和符合集聚区要素构成的一系列服务平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资源类平台:包括研发设计、企业孵化、公共技术、专业技术服务平台;②人才资源类平台:包括人才服务、教育培训、创业创新服务平台;③投融资类平台:包括产业基金、科技贷款平台;④管理服务类平台:包含信息服务、展示交易、中介服务、合作交流、基础设施、行政管理服务平台。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江苏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共实现总收入7.63亿元,其中,技术服务收入4.58亿元;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研究项目261项;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6347人次,服务单位25120个次。
无锡软件园是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创新平台建设的典型代表(图2)。该园区目前已形成了以公共技术、投资融资、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外包促进、综合服务等六大公共平台为支撑的创新网络平台服务体系。总投资1.2亿元,与IBM中国研究院合作建成的iPark—IBM软件创新孵化平台(盘古天地),首开全国公共技术服务领域SAAS服务模式先河;全国首个软件产业PE“中华软件服务投资基金”、总规模50亿元的中国最大物联网产业基金、中国农业银行科技银行、无锡东南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创新了园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外引内培双管齐下,提供中高端人才吸引—中低端人才招聘与培养—人才“本地化”的人才系统解决方案;教育培训平台逐步向高端管理服务延伸,有效缓解软件人才瓶颈;国际外包业务促进平台成为连接大量世界级企业和无锡新区高质量接包企业的桥梁;综合服务平台在提供“一站式”服务基础上激发了园区与企业的创新活力。
图2 无锡软件园创新网络平台
四、总结与思考
基于江苏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案例的分析,本研究发现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是一个由多元创新主体作为网络节点、协同创新机制作为网络连接、创新服务平台作为重要载体的统创新网络(见图3)。要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持续创新,培育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应从以下三面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图3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网路
(一)对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的思考
多主体参与创新是基于个体创新资源和能力的一种有效整合。对于创新参与者而言,由于掌握创新资源和能力的差异,在创新体系中承担着创新的构建者、创新的改进者、创新的推动者、创新的中介者等不同角色。从江苏的现状来看,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创新过程是服务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社团组织多元参与的过程。这些组织本身具有创新的意愿、资源或能力,是集群开展创新的重要支点和支持者。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范围,加快创新速度,在参与创新主体的培育上一方面要注重对现有创新参与者的激励,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创新参与者的范围。如考虑服务具有的消费和生产的同时性及高接触性,重视发挥消费者的创新参与互动作用。
(二)对协同创新机制的思考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选择不仅依赖于资源依附与互补,交易成本最小化,规模收益递增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网络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形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建立创新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契约关系,还要从社会交互和社会知识的角度积极构建社会连接。针对目前“中心卫星型”创新扩散模式的局限性,要形成“纵横交错”的复杂创新知识扩散网络,需要逐渐形成创新网络中基于服务创新行为的认知关系,基于知识增加的价值关联和基于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关系。
(三)对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管理与推动服务创新,很多产业集群开始了创新平台的构建。在江苏百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企业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极大调动了集群创新工作的活力和持续性。但是,从总体来看,各集聚区的创新服务平台作用仍主要局限于集聚区内部,如能在群内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平台服务的对外空间,打造区域性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将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价值网络的连接与融合。
[1]Cai S Jiao J,Xiang Q.Research o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Innovative Networks [J].Energy Procedia,2011(5):1519-1524.
[2]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J].科研管理,2005(4):22-28.
[3]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4):54-60.
[4]李海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研究——以广东佛山陶瓷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经济问题,2010(6):27-35.
[5]Scott A.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s and Regional-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8,12:171-186.
[6]Keeble D,Nachum L.Why Do Business Service Firms Clus⁃ter?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J]. 2002,27(1):1-24.
[7]Aarikka Stenroos L,Jaakkola E.Value Co-creation in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15-26.
[8]杜慧,陈伟达.基于三维灰色趋势关联度的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性[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2):17-21.
[9]侯茂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10]龚丽敏,江诗松,魏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治理模式与战略定位[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59-69.
[责任编辑:程 靖]
A Study on Innovation Network M ode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Clusters —Evidence from 100M odern Service Industry Parksat Provincial-level in Jiangsu Province
HU Ya-bei
(Schoolof InternationalEconom ics&Business,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46,China)
Taking 100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parks at provincial-level in Jiangsu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cts,the paper analyzes the cluster innovation network mode of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by applying exploratorymulti-case researchmeth⁃od.The study shows that innovation network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clusters is a three-dimensional innovation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multiple innovation main bodies as network nodes,collaborative network mechanisms as network connec⁃tions and innovating in service platforms as important carriers.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ideas and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cluster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modern service industry.
modern service industry;cluster;innovation network
F061.5
A
1007-5097(2014)02-0005-05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4.02.002
2013-07-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061);南京财经大学预研究项目(A201101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胡雅蓓(1972-),女,河北保定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和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