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而过
2014-01-12邵文兵
邵文兵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31)
一滑而过
邵文兵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31)
“滑过”不是纯粹偶然的,而是有着某种程度的必然性。文章从备课、课堂提问、学生实验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滑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为教师能有效避免“滑过”现象的产生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备课;提问;实验;滑过
道路并非越直越好,河道也往往“九曲十八弯”才有韵味,这不仅是美学方面的要求,更是一种科学的做法。笔直的道路让人一览无遗,造成视觉上的疲劳和滋生惰性心理,对旁边的景色“一滑而过”。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只要稍加留意,在化学教与学的过程中类似的“滑过”现象随处可见,现举几点供参考。
一、教师备课太“充分”导致“滑过”现象
教师在课前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精心备课是必须的,但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得面面俱到,学生无需多加思索,即可一蹴而就,没有障碍没有悬念,将造成思维的惰性,而造成知识的“流失”。长此以往,学生将形成“跟着老师走,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维”,这也是一部分学生上课听懂,下课无思路的症结所在。
曾听过两位老师关于《原电池》的教学,第一位老师课前准备非常充分,包括课件、课堂提问、实验演示,可谓精心设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利用铜、锌、稀硫酸、电流计设计了一个原电池,如左图,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以及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的书写,整个环节听下来很自然流畅,学生也好像很心领神会。
但是接下来的一位老师的设计却让我对上一种方案产生了质疑和思考。
第二位老师给学生带来了稀硫酸、浓硫酸、铜、铁、氢氧化钠溶液、电流计、导线等仪器,先利用铜、铁、稀硫酸、电流计设计原电池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总结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和电极反应的书写。关键的是后面他让学生根据所带药品、仪器分组设计原电池,并派代表上来演示。我想,既然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学生根据先前知识设计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事情并没有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能完全设计正确并画出实验装置图的寥寥无几,甚至有的组无从下手,同时错误可谓五花八门,如右图是一些学生的典型错误情况。
这些情况说明学生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还不甚理解,只是凭感觉设计实验,我相信连上课的老师都是始料未及的,也是备课过程中不可能备到的,虽然由于这种“意外”使课堂节奏有所变化,但它避免了直接由老师简单作出解释,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滑过”现象。
二、教师提出问题后常自问自答,使教学过程中值得探索的关键问题“一滑而过”
很多情况下,教师很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但往往又不留下思考的时空,而是习惯于自问自答,急着说出答案,从而使学生错失了许多机会。比如:在学习了化学平衡后,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工业合成氨(放热)为什么要高温?教师强调要注意工业实际生产,但同时不由自主地提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要改变,平衡要逆向移动,要注意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这样一来,让学生“犯错误”的机会白白流失。要知道,让学生在关键地方犯些错误或有意设置“陷阱”,使其掉入“陷阱”再自己爬出来,这样远比正面强化来得深刻有力。比如上面这个问题:有很多学生只知道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向移动。这时教师不要急着讲出答案或提示。此时可引导大家一起来讨论:如果我们开了一间合成氨工厂,怎样来提高经济效益?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肯定很起劲地踊跃回答,而且一定会有很多学生讲到提高产率。这时顺着这个思路回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来,很自然地就得到了上面问题的答案,并让学生知道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以用来指导生产实践。
教师要有耐心等待,让学生自己思考,充分暴露他们的错误想法和思维,再在相互“揭短”中整合知识,让学生“顿悟”,比直截了当告诉学生结果效果更佳。
三、教师对“非正规思路”的排斥和压制造成“滑过”现象
一般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对相关问题形成了某种固定思路,希望课堂教学能沿着这条思路顺利进行,但课堂是由活生生的学生组成,在课堂中随时都会有“意外”,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如果我们一味地照我们备课的程序上课,对于一些“非正规思路”采取回避、压制态度,这样不仅使一些极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从身边“滑过”,也在不经意间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
这类“滑过”现象在习题教学中最常见。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溶液的pH值计算时给出一例题:常温下,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12的强氧化钠溶液以1∶1的体积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
教师本希望学生列出计算公式如下:
求得pH=12-ls2=11.7即可。
但有些学生却认为只要直接求出混合后H+的浓度,c(H+)=(10-10+10-12)/2mol·L-1可马上根据公式(2)得出pH=10+ls2=10.3。
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因为是两者是等体积混合,所以可利用平均值直接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pH=(10+12)/2=11。
上述答案都不正确,尤其是第一种错误学生就是自己找不出原因。
教师为了不打断教学程序,未加思考就排斥了上述“非正规”想法,让一些很有探究价值的解题思路“一滑而过”。我们要善于悦纳学生的“非正规思路”,善待学生的“闯祸”,不让其轻易“滑过”,将过程的唯一性转变为多样性,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诱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造能力。
四、学生对实验数据的草率处理导致“滑过”现象
不仅在平常的教学课中存在着“滑过”现象,在实验课中同样有“滑过”的问题。我们会不止一次地发现有学生修改实验数据,把实验数据改得貌似合理,看似正确,而不是去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不是去重做实验,这必然会导致“滑过”现象的产生,而这种“滑过”现象的惨痛教训在化学史上可谓历历在目。
记得在做《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这个实验时,实验册中要求学生将滴定管上的读数记录在表格中。实验前,我特意没有强调当两次测量误差较大时,应重新进行测定,我想看一下学生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果然在交上来的实验数据中有不少修改的痕迹,并且滴定管上的读数都是整数,这些数据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从同伴那抄来的,二是根据第一次的数据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后杜撰出来的。如果对学生的这种行为视而不见,那将不是宽容,而是放纵。不仅该实验很有讨论价值的误差问题“一滑而过”,同时将在人格教育上造成“滑过”现象。为了纠正学生这种对实验数据的草率态度,我在课堂上又耐心地重做了一遍实验,记录下了一系列数据。同时列举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贝尔实验室科学家造假事件,该实验室的简·亨德里克·舍恩曾大量伪造实验数据,实验室已中止与他的雇佣关系,将其开除。以事实给学生以警示。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几点反思:“滑过”不是纯粹偶然的,而是有着某种程度的必然性,可以说是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风格的必然结果,为了有效地避免“滑过”现象的产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1.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需要我们视教育为一个开放性系统,留给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体验,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而不是把老师的想法“一厢情愿”地硬塞给学生。
2.教师在备课时要“换位”思考,要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会发现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将会看到另一番风景。
3.有时要有意设置“陷阱”,让学生形成思维的障碍,然后让学生探究发现、交流碰撞,通过不断的“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实现认知结构的升迁,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滑过”的机会自然也就会减少。
[1]陈新峰.化学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3)就会发觉,高度抽象的化学方程式教学并不像我们所想想的那样简单。要提高化学方程式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需要把学生头脑中一些错误的思维定式去除掉,我们必需在抽象的符号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头脑里面具有足够的宏观物质表征,这样我们学习的化学方程式就不是枯燥的、孤立的符号,而是能够建立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提升我们的化学用语表达能力,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朱锋.“化学式的书写及表示的意义”学法指导[J].考试,2011,(9)
[2]赵东旺.重视化学教学“三重表征”,突破化学用语学习困难[J].新课程研究,2007,(9)
1008-0546(2014)01-0081-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