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群、产业群与城市群复合系统的共生关系研究
——以厦漳泉同城化为例

2014-01-12李艳波刘松先

华东经济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产业群竞合共生

李艳波,刘松先

(厦门理工学院a.文化产业学院;b.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港口群、产业群与城市群复合系统的共生关系研究
——以厦漳泉同城化为例

李艳波a,刘松先b

(厦门理工学院a.文化产业学院;b.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三群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复合系统。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复合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要素,探讨了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种共生关系的特点,选择了“三群”复合系统演化的共生模式,并且揭示了内在的共生演进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厦漳泉同城化为例,提出促进“三群”复合系统共生演化的对策,以期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共生机制;同城化

一、引言

共生关系是社会经济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以下简称“三群”)复合系统的共生(Sym⁃biosis)是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典型形态,并且对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自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了共生概念以来[1],共生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西方学者Famintsim、Caullery和Scott等发展了De Bary的共生思想,强调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的作用和关系,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拓展了共生理论的研究领域;经济学家E.Glen Weyl利用雇佣契约理论来解释共生关系的演化;Frosch、Gallopulos(1989)和诺贝尔奖得主Joseph E.Stiglitz(1998)分别提出产业生态和金融共生概念;Samuel(2007)分析了港口群系统中的协同关系[2],Visser(2005)讨论了竞合中港口群的集体决策行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也对共生机理、共生关系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如袁纯清(1998)归纳了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大共生要素,以及多样化的共生关系[3];胡晓鹏(2008)讨论了产业共生的内在机理[4];肖东生,石青(2011)提出区域共生是实现区域要素合理配置和效用最大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区域协同与良好发展的重要路径;洪娟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城市群内产业群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共生关系[5];王小鲁(2010)认为不同规模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存在某些共生和互补关系[6];程必定(2010)用实证说明产业转移存在着“区域粘性”[7];李娜(2010)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说明城市群空间结构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由行政等级结构布局转向扁平式布局,由极化发展向泛化发展,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扩展转变[8]。

综上所述,共生理论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多种有益的思路,但是大多是针对单一系统(如产业、城市等)内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共生内涵、共生动因、共生模型等。而对港口群、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共生性及其实现机制和对策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三群”是一个复合共生系统,单从社会学或经济学等视角研究很难全面描绘出区域合作的本质。为此,本文拟把共生理论引入到“三群”复合系统中,对其共生要素、共生机制、共生模型等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促进“三群”复合系统共生演化对策,为“三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二、“三群”复合系统的共生模式

(一)“三群”复合系统的共生要素

“三群”共生是区域经济横向联系的一种典型形式。它是共生单元基于某种共生基质(互补资源,如市场、资金、政策、技术、管理经验等),通过共生界面产生、交换、分配共生能量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等要素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三群”共生复合系统

(1)共生单元构成共生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共生利益交换的基本载体。本文的共生单元是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以及群内的组成单元,可分为性质和功能相近具有替代性特征的同质共生单元和性质和功能差别明显具有互补性特征的异质共生单元两类。

(2)共生环境是“三群”共生关系生存与发展所依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资源环境等,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对“三群”的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3)共生模式是对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及强度、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与共生环境相互作用及影响程度的直观反映。

共生系统中各要素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9]。

(二)“三群”复合系统的共生模式

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就形成了共生模式,它决定着共生系统的内部结构、性质、共生关系、开放程度、动态变化的方向和规律,是界定共生系统类型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共生模式的选择及培育对于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互补性”、“协同性”、“增值性”和“共赢性”的要求,从利益角度研究认为,“三群”复合系统同样有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类共生模式。

(1)寄生共生模式:寄生模式反映的是一种从属关系,共生单元只存在单向的利益交流机制。共生系统不产生新能量,只是能量在组织间重新分配。港口群中,当某一母港通过资产重组方式控制喂给港,喂给港作为母港的内部科层而存在时,它们之间就呈现出一种寄生共生关系。

(2)偏利共生模式:共生单元之间存在双向的交流机制,但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的模式。共生系统产生新能量,但是能量大多由一方获得。产业群中资源集中度高的供应商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交易时就表现为偏利共生关系。

(3)互惠共生模式:共生单元之间存在着双向利益交流机制。共生单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激励是相容的,具有价值增值和进化同步性。城市群各方以分工为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如人口资源、土地资源、交通优势、产业结构等)形成长期合作联盟,各方在合作框架下协同发展,就表现为这种互惠共生关系。

互惠共生模式具有垂直一体化的科层组织与市场交易的制度优势。这种共生模式由纵向嵌套共生、横向关联共生等架构组成。纵向嵌套共生表现在共生元间隶属与上下垂直关系,城市群中的行政隶属关系、港口群中的港口隶属关系等形成明显的纵向嵌套模式。横向关联共生表现在要素流动与产业链整合等。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10],避免了市场条件下合作性差的问题,又比关系性缔约活动的统一规制更为灵活,任何一方的发展通过共生机制对其他各方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成为最稳定、最具有共生效率的形态,应该成为“三群”复合系统进化的方向和目标。

三、“三群”复合系统的共生机制

(一)协同机制

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共生现象的前提和本质特征是协同。协同机制(synergy mechanism)特别强调在优势互补、协调合作、互惠互利基础上共享资源和行为而产生超越自身单独作用的协同效应。它是共生系统自发地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的内驱力,是一种内生机制。

“三群”复合系统的协同既表现在集群内部成员间的协同,又表现在集群之间的协同。港口间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组,实现港口规模的集约化,从而形成港口群,提升港口整体竞争优势。港口群的发展促进产业内联外拓,推动产业的集聚;而产业聚集促进港口群增值服务功能的提升。城市群是港口群和产业群发展的重要依托,为产业群、港口群提供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发展空间,以及要素市场等,有利于产业群、港口群的培育、成长。城市群还作为载体将产业群、港口群向腹地延伸,并且传递价值。而产业群的集聚与扩散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并强化城市群内部联系,极大地促进城市群的发展,产业集聚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内核。

(二)竞合机制

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趋势,也是共生现象的特征之一。共生系统中的竞合机制(co-opetition mechanism)主要强调了从竞争中产生的新的、创造性的合作关系,是集群演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竞合的目标是产生协同[11]。共生单元多元自主、共生环境开放、制度约束是竞合机制的基本内容。市场引导、多方联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竞合的基本原则。“三群”复合系统中的竞合关系有协同式竞合与竞争式竞合两种不同方式。其中协同式竞合关系中,竞合主体之间的边界模糊,形成充分合作的共生体;而竞争式竞合关系中,竞合主体之间在接触面上还存在一条分界线(如图2所示)。

图2 竞合关系方式

(三)集散机制

集聚与扩散描述了内向的积聚与外向的扩散的双向作用,集聚与扩散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往往是在集聚过程有扩散,在扩散过程有集聚,形成“集聚—资源吸引—扩散—加速资源吸引—再集聚—再扩散”的循环过程。在这过程中的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扩展效应(expan⁃sion effect)和回程效应(return effect)共同制约着集群的集散状况。极化效应促使要素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散效应促使要素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则是削弱低梯度地区,促使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三群”复合系统中的耦合度、共生速度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集散机制。

(四)自组织

Ahmadjian和Paracer认为,共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性质,共生过程是一种自组织过程。自组织机制强调系统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12]。

自组织原理认为,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前提条件。“三群”复合系统是一个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系统的开放性使得系统中的适应性主体不断地以模仿性学习、利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接受新技术知识。“三群”复合系统中各共生单元间并不完全产生简单的因果关系或线性的依赖关系,而是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发生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无数的涨落,使系统产生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成为内驱力,自我推动、自我开放、自我调控、自发形成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新的结构化、有序化、多功能的有序状态。

(五)耦合机制

耦合(coupling)是各系统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3]。在同城化背景下,“三群”复合系统中相互关联的耦合元素突破原来的系统组合按照一定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在方向、目标、动力、信息等方面形成一个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新的系统。

在以上共生关系中,协同机制、竞合机制、自组织是“三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耦合机制和集散机制成为“三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外在机制。

四、“三群”共生系统案例分析——厦漳泉同城化

(一)厦漳泉同城化态势

厦漳泉同城化,是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共同拓展发展空间,集聚竞争优势,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而构建的港口、产业、社会、城市、空间高度融合的大都市区共生系统。

厦漳泉三市地处福建东南,是福建省经济最为发达、最为活跃的城镇密集区,资源的投入产出优势凸显厦漳泉同城化在全省的经济引领地位。2000-2013年间(除2009年)的GDP增速大多高于全省水平(如图3所示)。

图3 厦漳泉三市GDP增幅与全省的比较

厦漳泉三市以占全省21%的土地面积、4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49%的经济总量和41%的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95%,工业集约化发展优势明显;经济外向度为72%,高出全省22个百分点,外向型经济特色明显;城市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发达,具有同城化的良好基础。2012年厦漳泉三群主要指标及其在全省中的比重(如表1所示)。

(二)同城化的本质是共生系统

1.同城化具有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群落性

同城化(cities synchronization)作为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形态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有效模式之一。它是相邻城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与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建立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在独立组织之间共享同类资源或异类资源互补,历经共识、共建、协同、融合、共生等阶段,最终实现具有较强辐射力、协同力与竞争力的大都市区的一种空间响应过程和重要的路径选择。同城化具有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群落性,本质是城市间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群落的协同最终形成边界模糊的共生系统。其共生单元是产业、城市群落,共生环境是市场、社会等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群落间的竞合关系。通过同城化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分工协作、共享生产要素、生活要素、管理要素,减少资源消耗,在更大范围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表12012年厦漳泉三群主要指标在全省中的比重

2.厦漳泉同城化的共生条件

(1)文化关联。同城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文化关联性,这是同城化的基础条件。厦漳泉同属于闽南文化,城市居民对闽南历史、民俗、语言、文化产生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才能真正推动并实现厦漳泉的同城化。

(2)规划同城化。规划先行是构建共生城市群的要求。遵循“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制定《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并且以此统筹协调三市各类规划。

(3)产业与资源优势互补。有效实施同城化战略的基础是产业、资源等的差异和互补。厦漳泉的三次产业结构凸显优势互补,厦门第三产业比重大,特别是旅游业、商务会展业、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泉州以第二产业为主,特别是石化、纺织服装、体育用品、机械装备制造、休闲食品、建筑建材等产业;漳州的第一产业明显优势,特别是农副产品业;整合港口资源,完成了对漳州港口、航道、航运的跨行政区整合,共同开发厦门港与泉州港物流腹地,抓紧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4)基础设施同城化。厦漳泉逐步建成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一小时交通圈”、轨道交通、电话号码升位并网统一区号、统一资费等基础设施,为三市融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公共服务及其平台同城化融合与共享。同城化是一系列公共服务的集合。厦漳泉同城化制定了诸如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医患纠纷异地鉴定、调解互认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处置和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共享平台等。

(6)要素市场一体化。厦漳泉同城化强调资本、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行优化配置与合作,并且制定了10余项相关的合作协议。

这些跨市域的重大同城化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厦漳泉产业、城市和社会的高度融合与共生,并且形成厦漳泉同城化的共生条件。

(三)推进厦漳泉同城化中“三群”共生发展

1.完善港口群—腹地的共生

(1)进一步整合厦漳泉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布局结构,使干线港与支线港、母港与喂给港和谐共生,形成组合港的竞争优势,提升港口等级和承载能力,使港口群成为全球资源配置枢纽。

(2)拓展港口经营模式和功能,实现港口从注重装卸仓储服务向提供全面的供应链服务转变。同时,积极介入和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文化、会展、咨询等新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集各种综合服务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14]。

(3)共同推进腹地开发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建立陆地“无水港”,延伸物流高速通道,提高港口辐射带动能力,从而建立相适应、相协调发展的港口群-腹地的共生关系,引导系统向互惠共生的模式进化。

2.推进城镇化与城市群的共生

城镇化是判断一个区域现代化程度及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城镇化到2030年将提高到65%~70%[15],福建省也设立了2015年城镇化率超过62.5%的目标,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人口聚集的规模和潜力还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和必然的倾向。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入关键阶段[16]。在城镇化初期,主要是以单个城市的平面扩张为主,当城镇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城市群成为城镇化进程中最有效率、最切合实际的主体形态。

(1)以城镇化激发城市群的集散效应。城市化过程能有效促进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在城镇化过程中,利用城市群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与扩散,不断优化城市规模,明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和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正确处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它们具有明显的“游离性”和系统的不稳定性,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各种依存和制约关系,因此正确处理各方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依存性,培育和健全城市群的共生机制,建立合作与稳定的互惠共生系统,形成共生效应(symbiotic effect),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摩擦,减少资源消耗,减少交易成本,依靠互补的资源优势共同开拓市场,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在城市群建设过程中,要推进深度人口城镇化。2011年我国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虽然超过51%,但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2012年厦门市也只有42.2%。远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48.5%的平均水平。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解决“市民-农民”二元结构的现象,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与管理机制,弱化属地意识,构筑便捷的交通体系、社保体系、信息网络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市群的“同城效应”,使农民工市民化,提高人口城镇化率,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

3.强化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共生

(1)逐步形成以产业集群为中心的城市群。依据区域产业关联性和互补性,优化产业布局,并据此链接、归并和延展产业链,促成科学配套的产业共生体系,不断推动产业群的形成。从互惠共生层面出发,产业群的形成和集聚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第一阶段是产业群从内陆到临港的集聚,第二阶段是不同的产业群进一步向特定港口的集聚,例如国际邮轮、对台客运、滚装和高端航运服务业逐步转向厦门的东渡港区;石材、散杂货和内贸集装箱运输产业群转向泉州港区;石化产业群转向漳州港区;集装箱干线运输、保税和现代物流服务业转向厦门的海沧港区,等。

(2)产业集群之间的互补是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从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看,虽然厦漳泉三市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省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仅比全省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厦漳泉同城化中仍然是个重要问题,要通过技术协同创新、市场驱动、国际化带动等方式,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集群发展优势、品牌影响力大的区域特色产业链。

(3)城市群的时空扩张与聚集的动力来自产业结构制约下的要素资源自由流动,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模式,引导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城市和园区集聚,培育市场主体,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物流、产权等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最佳组合。把调整产业结构、培育要素市场、发展新兴产业等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

4.建立开放包容,不断创新的共生文化

一个竞争与合作都处于活跃状态的开放区域是“三群”协同发展的重要条件。共生是演化创新重要源泉[17],集群在竞合机制和学习效应的作用下,在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网络,知识的传递及创新则是整个集群经济活动及效益的内在重要影响因素,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创新优势,从而增加整个区域内的共生创新能量,创新能量扩展到集群网络的各个节点上,加速彼此能力的成长。因此,在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机制、互惠互利的利益调整机、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同城化需要进一步倡导一种开放、包容、不断创新的共生文化,建设包容性城镇,强调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形成集群区域的整体协同创新,为“三群”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塑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发挥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五、结论

共生理论和实践是构建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复合系统,并且实现其协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得知,“三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在遵循共生原理的基础上的“互惠共生”,其本身也是区域一体化的实现过程。

因此,我国沿海地区在注重单一系统内部的协同效应基础上,有计划地构建“三群”复合系统的共生机制、优化共生模式、倡导共生文化,加强港口联动、产业分工、城市合作,形成“三群”互动共生发展,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我国沿海地区存在的产业同构城市雷同港口无序竞争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国家层面上可以真正实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进而推动并且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Ahmadjian V.Symbiosis: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M].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1anel,1986.

[2]Samuel B.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cha⁃otic dynamical systems[J].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07,12(6):976-985.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18-128.

[5]洪娟,谷永芬.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2(3):49-52.

[6]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20-32.

[7]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24-27.

[8]李娜.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与特征[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33-36.

[9]孙晓华,秦川.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的模型构建[J].经济学家,2012(3):95-102.

[10]Bischi G,Dawid H,Kope M.Spillover effe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firm clust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3(50):47-75.

[11]Cravens D W,Piercy N F,Shannon H S.New organizational forms for competing in highly dynamic environments:The network paradigm[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6(7):203-218.

[12]潘开灵.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3]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2):133-134.

[14]刘松先,朱丹.论厦漳泉港口群、临港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20(2):15-19.

[15]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

[16]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4-12.

[17]Lewin A Y,Carrool T N.The Co evolution of New Organiza⁃tion For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0(5):535-550.

[责任编辑:张青]

A Study on Symbiotic Relations of Composite System of Port Clusters,Industry Cluster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The Case from“Xia-Zhang-Quan”City Synchronization

LI Yan-boa,LIU Song-xianb
(a.School of Cultural Industries;b.School of Management,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

The port clusters,industry cluster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an open composite system with dissipativ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Using symbiosis theory,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symbiotic unit,symbiotic mode and symbiotic en⁃vironment and other elements in a composite system of port clusters,industry cluster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an investiga⁃t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symbiotic relations among parasitic symbiosis,partial interest symbiosis and reciprocal symbiosis,a selection of evolution symbiosis mode of the“three groups”composite system,and a disclosure of inherent symbiotic evolution mechanism.Based on the case from“Xia-Zhang-Quan”City Synchronization,the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ymbiotic evolution of the“three groups”composite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new urbanization of coastal areas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port clusters;industry clusters;urban agglomerations;symbiosis mechanism;city synchronization

F061.5;F062.9

A

1007-5097(2014)08-0061-05

●区域发展

10.3969/j.issn.1007-5097.2014.08.012

2014-02-23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2A016);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A类项目(JA10263S);厦门理工学院国家基金预研项目(XYS201401)

李艳波(1964-),女,天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策划与管理;

刘松先(1965-),男,福建永安人,教授,研究方向:战略决策与方法。

猜你喜欢

产业群竞合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复杂网络视角下产业群治理研究
不作为的过失竞合
基于产业群的江苏高职重点专业群发展研究
广元市物流产业群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集群对接基本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