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步直播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问题分析及对策浅议*

2014-01-12周玉霞解继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情感

刘 洁,周玉霞,解继丽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但目前来看,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依然存在教师身兼数科、缺乏优秀教师、甚至无教师、开不出课等令人堪忧的情况。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光靠本地培训是不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教育信息化是共享优质资源的最好载体,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使偏远地区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笔者于2014年元月份在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广南县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县二小)和广南县坝美镇阿科中心小学两所学校参加了小学英语同步直播课堂实验。

作为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同步直播课堂毫无疑问给偏远地区学生带来了比传统课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和发达地区学生近乎一致的教学内容,是促进教育均衡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但同步直播课堂中的异地同步上课、同步练习也具有很多传统课堂不具备的弱点,其中,同步直播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问题就不容忽视。

一、同步直播课堂师生情感交流问题相关研究综述

(一)基本概念阐述

1.同步直播课堂

目前,同步直播课堂在国内已不少见,如成都七中从2002年开始向全国几百所学校广播同步教学,但相关研究却不多。关于同步直播课堂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赵建认为同步直播课堂是将优质课堂利用卫星或地面网络直播到需要的班级课堂,具体而言,是采用摄像设备,将优质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及教师课件画面等音视频信号传送至流媒体编码器,压缩成数据流,通过流媒体服务器经网络传送到接收端课堂,从而实现若干课堂的同步教学讨论。[1]王成瑞和顾玉林对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意义做了相关阐述:为了彻底弥补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优质教学资源的不足,可以利用网络通信,在主讲教师所在的“主讲教室”及助课教师所在的“直播教室”之间(“直播教室”不受数量限制)实施全程同步传送课堂教学的实况及师生交流的、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没有疆界的教学模式。[2]王芳指出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实现交互式学习的直播课是区别于面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方式。[3]本次实验的同步直播课堂与王成瑞、顾玉林的模式类似,与之不同的是根据信息流向,我们将主讲教室称为“输出班”,直播教室称为“输入班”。本实验选取广南县第二小学五年级一班为“输出班”,该班英语老师作为主讲教师,阿科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和二班为“输入班”,助课教师分别为有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和无英语专业基础的语文教师。为了课程实施中便于区分三个班,在此将输出班命名为A班,两个输入班一班命名为B班,二班命名为C班。

2.情感交流

“情感”一词属于心理学范畴,《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因此,有人就有情感,就有交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心灵的接触离不开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在教学活动和师生交往中必不可少,教育中师生间心灵的撞击、情感的交融和呼应不仅体现于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4]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表现在对人的智力活动起到增力或减力的作用。对于学习者的学习,如果学习行为引起学习者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就会增强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反应,使学习者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同步直播课堂师生情感交流问题相关研究综述

同步直播课堂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应用手段,属于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的范畴,其情感交流的相关研究对本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以下综述主要参考了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交流问题。

网络教学中情感交流问题研究视角主要针对促进情感交流的手段和支持两方面,改变教师角色以及网络教学交往策略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为同步直播课堂师生情感交流提供了经验。网络教学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和使用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的职能从以知识为基点的控制转变为以情感价值为基点的引导和沟通。[5]网络教学交往策略方面,李芒提出建立科学的师生关系,创设良性互动的教学环境,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并且要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6]唐智松提倡网络交往与课堂交往并举,将网络的优势与课堂优势互补,创设更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交往。[7]交互不足是远程教育、网络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网络教学情感交往的支持方面,有学者以远程交互分类理论为依据,分别从引导者、学习者、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内容和学习界面五个视角提出了促进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互的若干策略,并设计了可操作的网络课程中各交互主体的情感投入评价指标,尝试用交互设计解决情感缺失问题,对同步直播课堂中的师生交互活动设计具有参考意义。[8]

网络教学中情感交流问题相关研究对同步直播课堂中的师生情感交流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然而同步直播课堂较之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如可实现远程师生实时语音交互,现场师生替代交互,较好地提升了师生交互的频率和质量,但是由于其一个输出班同步直播多个输入班的模式,使得其师生情感交流问题更加复杂。

二、同步直播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问题分析

同步直播课堂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仅在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试点实施,还没有大范围推广。笔者经过文献研读和实验调研,将导致同步直播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两类:一是内在原因,即支持同步直播课堂软硬件设备的技术缺陷带来的师生交流障碍以及师生分隔异地无法近距离交流;二是外在原因,即由教师、学生行为角色转换不到位,师生实时交互不畅,教学内容情感设计困难等引起的原因。在同步直播课堂实施中,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同步直播课堂软硬件技术的缺陷

同步直播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依赖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技术的需求更为严格,技术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步直播课堂要全程同步传送教学实况,需要一定的软硬件设备支持,尤其是支持同步直播课堂开展的软件、传输主讲教师声音形象及输出班学生全况的音视频设备、呈现教学内容的电子白板。必须相互兼容达到同步直播课堂顺利实施的要求,即信号传输尽量不失真,损耗最小,使输入班学生尽可能真切的听清教师的声音,看到教师的形象。尽管如此,有时因网络信号问题导致声音、视频传输延迟,以及极少出现的停电、断网等非人为控制因素将会导致课堂实施中断,不可避免地影响师生上课情绪,此时,对于输出班课堂仍然可以继续,而对于输入班则是课堂彻底中断,甚至会引起学生不安,知识传输、情感交流均受到阻碍,只能由助课教师安抚学生情绪、组织学生自由学习,等待故障排除后课堂方能继续实施。

(二)师生异地引起的情感交流障碍

同步直播课堂中,异地直播方式使输出班学生具有近距离接触主讲教师的优势,而更多的输入班学生却无法面对面和主讲教师进行交流,出现主讲教师和输入班学生的情感交流障碍。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曾指出:信息交流总效果=7%言语十38%音调十55%面部表情。同步直播课堂中,输入班学生面对的是隐匿在屏幕上的“教师形象”,听到的是信号传输的“模拟声音”,即使再先进的技术设施,学生也无法真正聆听到教师富有表现力的讲课语言,更不能真切的看到具有个性风格特点和强烈知识暗示色彩的教师表情语言、体态语言和行为语言,使得传统课堂上那种能够引导教师知识点拨欲望的活生生的学习者文化群体形象,和能触发学习者群体进行知识感悟的教师文化个体形象,[9]在输入班的课堂实施中无法体现。输入班学生只能大体看到主讲教师的形象,主讲教师则只能看到输入班学生的群体形象,而无法捕捉输入班学生丰富的学习反馈。

(三)师生关系更为复杂

同步直播课堂中,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对于主讲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中的一师一班,而是一师多班。主讲教师的授课对象不再是一个班级的学生,而是参与直播课堂的所有班级的全体学生。对于输入班学生,也不再是传统课堂中的一班一师,而是一班多师。输入班学生面对的不仅是为他们传授知识的主讲教师,还有组织课堂活动、管理班级的助课教师。此时,对于主讲教师和输入班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且分隔异地无法近距离接触,对于输入班学生和助课教师来说,因助课教师不是传统课堂中直接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师,只负责组织活动管理班级,导致输入班学生和主讲教师、助课教师之间彼此认同感不足,师生情感无法交流。传统课堂和同步直播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如图1、图2所示。

图1 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图2 同步直播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四)主讲教师与输入班学生实时交互困难

“双向交互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再度整合的关键,是展开远程教学活动的基础。与传统教育相比,师生交互在远程条件下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受到物理条件的制约,因此,实现高质量的师生交互成为远程教育中的难点。”有效的师生交互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同步直播课堂中,因主讲教师与输入班学生分隔异地,主讲教师无法亲临输入班课堂,课堂实时交互只能通过语音传输,而视频传输的失真也使师生双方无法及时捕捉双方表情神态的变化,学生得不到教师及时有效的反馈。此外,输入班学生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问题,很少能得到主讲教师及时解答而导致师生情感交流问题。因此,同步直播课堂应加强主讲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交互,增强对学生学习的监控,通过恰当的交流,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五)同步直播课堂教学内容情感设计困难

同步直播课堂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与传统课堂有所不同,必须适合同步直播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进步,实现教育均衡。对于教学内容设计的主导者主讲教师来说,现成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仅有的经验也不一定能满足同步直播课堂的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很少考虑到情感因素。而在传统课堂中,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进入课堂时总是带着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接受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同步直播课堂中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师生的情感交流。另外由于情感定义的模糊和情感领域的宽泛、测量的困难等因素,使主讲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选择时忽视了情感因素,使得师生情感教育实施遇到了困难。

三、同步直播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问题的解决策略

同步直播课堂自身的技术缺陷引起的问题,依赖于整个社会技术的发展水平,是我们很难有效掌握和调控的。因此,从教师、学生、学习资源、教学组织方式、课堂交互设计等外部原因着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学生、学习资源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三个情感源点,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源点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师生情感交流造成影响,因此保证各源点的完善是保证师生顺畅交流的前提条件。[10]

(一)从教师着手,建立主讲教师为主、助课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支持系统

和一般传统课堂一样,主讲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的实施、学习效果的评测等工作。在主讲教师不能亲临现场的输入班,助课教师不仅要补充课堂技术缺陷导致的信息损耗、负责配合主讲教师组织管理课堂、传达交互指令、反馈学生意见等工作,还需要弥补主讲教师与学生不能近距离接触的情感交流缺失。主讲教师在课堂实施中,首先要认清定位,明白自己不再是课堂输出班一个班级的老师,而是参与同步直播课堂所有班级全体学生的老师,尽管不能面对面与输入班学生对话交流,也应该牢记他们是自己的学生,避免输入班学生产生疏离而缺乏存在感。其次要声情并茂,言语富有感情,善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充满情感。再次主讲教师要一视同仁,切忌使用谴责性语言,比如“你们还不如输入班学生学得好”,此类语言不仅会伤及学生自尊、打击学生激情,更使部分学生沾沾自喜,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学习,更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同步直播课堂中主讲教师与助课教师的职责如下表所示。

表1 同步直播课堂中主讲教师与助课教师的职责

(二)从学生着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意识

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引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等。同步直播课堂不是单纯的传统课堂改造,而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变革;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不断生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不仅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也有利于生生情感发展。

(三)从教学资源着手,加强同步直播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感设计

传统课堂教师能很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信息,教师的言语表情、肢体动作等都是传递情感的信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而同步直播课堂中的输入班学生,音视频的传输使这些非语言信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如何弥补这些情感信息损耗?就需要通过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来表达。因此,在同步直播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时,应注意情感符号的使用,页面布局和谐、色彩搭配协调、动画制作精美,这些都对师生情感交流起着很大的影响。还可以在教学课件中设计一些积极的评价语言,如表扬性的: “你真棒!Well done!”等,鼓励性的如:“别灰心,再试一次!”另外,同步直播课堂教学资源采用数字化交互式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音视频资料,给学生提供一个亲切温馨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

(四)将同步直播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实施适合同步直播课堂的教学组织方式

传统教育不能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而网络学习又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无论是以蓬勃之势迅速发展的网络教学,还是方才兴起的同步直播课堂,都不能忽视传统课堂无可替代的优点,因此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则成为大势所趋。Jerome Bruner说到,人类非常强烈需要对其他人进行回应,并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工作。因此同步直播课堂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师应不断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励个人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体课堂实施环节,主讲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和输入班助课教师协调好组织要求和注意事项,输出班由主讲教师负责全程组织,输入班由助课教师替代组织,主讲教师指令传输清晰准确,以免引起课堂混乱。

(五)采取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相结合,设计有效的交互活动

“高质量的师生交互是远程教育中的难点”,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远程教育中的师生交互,反而更应该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师生交互,因此,在同步直播课堂中,要采取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相结合,设计有效的交互活动。

在同步直播课堂中,以主讲教师和学生语音实时交互为主,还可用异地文字同板书写的同步练习辅助师生实时交互。异地同板书写,即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参与同步直播课堂的班级学生同时在白板上做练习,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应该事先设计白板问题,留足书写空间,问题设置要有差异,避免互相抄袭。另外,充分发挥助课教师的作用,实现师师 (主讲教师和助课教师)替代交互,交互内容以师生 (主讲教师和输入班学生)语音形式输出。

图3 异地文字同板交互模式

图4 师师替代交互模式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环境创设多种机会让师生彼此了解。比如通过QQ、微博、微信、Email等网络通信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和老师交流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创建QQ师生交流群、讨论组等学习共同体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果条件允许,比如输出班主讲教师和输入班学校空间距离不是非常远,主讲教师则可以在授课结束或者周末等空闲时间定期或不定期亲临输入班学校,从“屏幕”中走出来,与输入班学生近距离对话交流,消除学生空间上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个体的整体素质发展中,情感起着基础性、内在性、恒定性的支撑作用,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11]同步直播课堂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不仅能高效快乐地学习知识,也能感受到异地远端师生的关心和友爱,从而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魅力,消除师生心灵的时空阻隔。随着同步直播课堂的应用和推广,师生情感交流问题必定会越来越多地得到关注和研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和策略给我们借鉴和利用,更好地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1]赵建.构建网络同步直播课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From http://www.etc.edu.cn/show/2009/goujian09.htm,2009.

[2]王成端,顾玉林.同步直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王芳.开放教育直播课堂浅议 [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4]任瑞仙,张敬环.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 [J].中国远程教育,2004,(5).

[5]冯建军.网络时代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J].教育评论,1999,(6).

[6]李芒,李莎,王海燕.论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含义与策略 [J].电化教育研究,2005,(7).

[7]唐智松.网络教育及其交往研究 [J].电化教育研究,2002,(6).

[8]李婷.网络课程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D].吉林大学,2010.

[9]任瑞仙.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研究 [D].河北大学,2005.

[10]徐秀红.高校网络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D].西南大学,2010.

[11](美)诺尔曼.丹森.情感论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情感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