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意识研究
2014-01-12赵虹
赵 虹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一
生态文明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合。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它要求把人对自然的改造限制在地球生态条件所容许的限度内,反对片面的强调人对自然的统治,反对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乐的盲目倾向。
生态文明意识不仅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更是协调人类内部有关环境权益的纽带。生态文明意识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而萌生的对自己前途命运担忧的生态忧患意识;有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重视运用科学技术去调节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发挥科学技术保护社会生产力、保护人类福利赖以增长的生态基础的生态科学意识;有反映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价、价值判断的生态价值意识;有引导科学技术按美的规律创造融自然美与人造美为一体的生态美的环境的生态审美意识;有自觉保护生态、积极阻止或限制各种破坏生态的行为的生态责任意识;有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和判断生态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的生态道德意识等。[1](P35—40)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生态文明意识亦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已为在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所证明。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设同样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自然资源具有无限性,似乎可以任意掠夺,无需限制,也不需补偿,人们对资源的长期掠夺和对环境的缺乏自律,已使土地不堪重负,生态处于崩溃边缘。上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原始的生态文明意识已不足以应付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荣以及所带来的各种污染问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为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地区,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加之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分复杂艰巨,而其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设更显迫切。
西部开发以来,由于政府某些不适当行为所导致的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又遭破坏,甚至是灾难性破坏的现实,迫使我们不能不予以足够重视。云南省地处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态多样性最丰富但又最脆弱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同时又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以致出现诸如滇南橡胶种植规模过大、引进桉树造纸、大面积种植木薯等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相矛盾的问题。
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中,列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不仅赋予了政府在规避和解决上述危机中的职责,而且对政府的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各级政府组织纷纷出台相应的教育宣传措施和政策,推进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教育,使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意识建设,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
对云南省部分环境保护较好的民族区域生态文明意识程度的调查显示 (见图1),政府投入环保的宣传力度很大,大多数市民的生态意识都来源于电视、广播,甚至还有主动通过上网和积极参加政府咨询会等方式来了解环保信息的普通群众。对于是否应爱护身边环境的调查显示,关注度比较高 (见图示2)。
对于公民应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作为,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自律性较高,但相比之下律他性和参政性还不尽如人意 (见表1)。
表1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做出以下努力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教育也显现令人欣慰的局面,从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初级中学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
首先,学生对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程度较高 (见图3、图4)。其中87.5%的学生明确表示知道“地球上有很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知道一点的占12.5%,无人选择“不知道、不关我事”。知道现在很多城市缺水的学生占57.5%,听说过的占42.5%”,对“不知道、我家不缺水”的选项无人问津。
其二,绝大部分学生对有关生态环境的专有名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生态环境知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见图5)。调查显示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有关生态环境的专有名词的认知:70%以上的学生知道“计划生育、酸雨、沙尘暴、白色污染、绿色消费、噪声污染、退耕还林、世界环境日在6月5日”,并且能理解其意思及背景;50%-65%的学生知道关于“人口爆炸、臭氧层空洞、地球日在4月22日、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垃圾分类处理”,并且能理解其意思及背景。关于“赤潮、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只有13.16%的学生知道赤潮,52.5%的学生听说过,30%的学生从未听说过;30.77%的学生知道生态旅游,61.54%的学生听说过,7.7%的学生从未听说过;41.03%的学生知道可持续发展,48.72%的学生听说过,10.26%的学生从未听说过。
图5 民族地区中学生对生态环境专有名词的认知
经对比分析可得出,绝大部分学生更关心的是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知识,比如:计划生育、酸雨、沙尘暴、白色污染、绿色消费、噪声污染、退耕还林等,而对于远离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知识,比如:赤潮、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人口爆炸、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垃圾分类处等知识的了解还不够。
三
尽管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视。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停留在关注、重视环境保护方面。而且即便是环境保护方面,其意识也普遍对短期的、小范围的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环境卫生问题了解度和关注度高,对长远的、整体的环境保护问题的了解度和关注度低,人们还没有完全把握环境保护的真正内涵。
在调查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有相当数量的调研对象对环境的评判标准仅仅是“绿色”的程度,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能力建设还达不到国家要求,环保认识和环境执法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环境法制观念不够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仍然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不能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致使环境监管难以到位,环境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环境违法违规事件时有发生。
对生态文明制度的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是反映公众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显示,目标群体倾向于“效果一般”的较多 (如图6所示)。一方面反映了目标群体对生态政策法律法规不是太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没深刻感受到这些法律法规的作用。
第二,生态文化观念淡薄。生态文化是以人为本、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文化,该文化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表现为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代替统治自然的价值观;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是一种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是从追求人的一生幸福转向追求人类世代幸福的文化,是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人类文明进步,建立科学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进化的文化,是生态文明意识建设中较重要的目标。
现实中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生态文化基础尚未建立,与之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往往体现出重实际问题而轻人文教育,重直接问题而轻间接问题,重整治轻预防。至于生态权力意识、生态正义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这类生态文明意识中更高层面的生态文明意识更是十分缺乏,生态文化观念还较淡薄。
仅从生态责任意识的层面看,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有效地实施,关键取决于广大公众能否意识到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由此所决定的其实际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这种责任既指公众有责任使生态不受破坏,自觉限制各种破坏生态的行为,还指他们有责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自觉从事各种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调查显示,目标群体的生态文明责任意识还很欠缺,参与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如表1显示,对他人不利于环保或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选择主动矫正或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的人并不多,能主动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的就更少了。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笔者以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意识建设。
四
首先,充分关注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从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角度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不乏蕴含丰富而朴素的生态文明意识。如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中,就有这样的认同:人与自然是亲密的两兄弟,人和自然界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相处的,人和自然不是敌对的、征服的关系。故纳西族有较强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纳西文化自古保留着环保的风俗习惯。纳西族是一个崇尚自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利用的民族,在象形文字典籍东巴经里,就已经记载了不少古代先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约定俗成的规矩,原始的环保观深入人心,大量的有关保护水源、道路和生态的民谣、诗词及乡规民约至今仍在流传。丽江古城一直保存着很多古老的规则,如:居民建私房,禁忌占用公地、占街道;不能破坏水源周围的树木;不能堵塞水源等。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由官方颁布的关于保护古城的《永远遵守》找到踪迹的石碑如以下:坐落在古城中普贤寺内关于禁忌在寺庙周围及河边杀猪污染水系的石碑;古城里兴文小学中关于禁止跨河建筑、侵占水系的石碑;白龙潭寺中关于保护树木的石碑;此外还有禁止在象山挖土采石、放牧、砍柴的石碑等。丽江古城之所以能够得以生机不衰,保持古朴,得益于丽江人的环保观念。
此类生态文明意识在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蕴含,已引起了相关部门和研究者的关注,纷纷进行相关整理、挖掘,以为当今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服务,这是十分让人欣慰的。
第二,加强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变他律为自律。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需要对包括政府官员、中小学生、大学生以及公众等社会成员有序、科学、持续的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是指将生态学知识、生态环境知识引入到教育中来,通过教育,树立受教育者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且要注意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转变,丰富受教育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这类教育既应注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更应关注生态伦理、生态权力、生态道德等的教育,充分发挥“绿色社区”、“绿色教育行动”等效果和影响,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统治自然观念,树立生态中心主义观。尊重自然,崇敬生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资源观、消费观和效益观。
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特点是将人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这不仅仅是道德关怀对象数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人类观念的一大转折,这一思想和信念走入人们的心灵深处,日久会积淀为内心的精神信仰。对自然的爱心、责任心、公平观和平等观会成为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心动力。我们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多较脆弱,急需环境法规之外的道德自觉。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曾广权等.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4]丁丽燕.环境困境与文化审思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5]魏智勇.生态文明新理念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6]李小云等.环境与贫困 [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沈国民.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印度)维韦卡·梅农等.天、地与我:亚洲自然保护伦理 [M].张卫族,马天杰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日)秋道智弥,尹绍亭主编.生态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0]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前沿报告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