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国防后备力量军事训练之我见

2014-01-11

国防 2014年2期
关键词:联训后备力量预备役

陈 晨 曹 强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军事力量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一个时期以来,在“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方针指导下,国防后备力量军事训练不断加强、训练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训练时间短与训练内容多、科技含量低与实战差距大、训练基数大与训练保障难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遂行任务能力的提升。因此,进一步深化训练改革,提高后备力量训练质量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紧贴担负任务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国防后备力量自身军事训练。省军区系统各级要切实把军事训练作为经常性中心工作来抓,地方党委政府要充分履行抓武装管武装的职能,形成军地合力抓训练的良好态势。要紧贴担负任务,针对现实问题,找准军事训练改革的着力点、突破口。一要适当压缩训练规模。目前,训练基数过大,成为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效果很难保证、训练保障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适当缩小训练规模,同时突出抓好预备役部队、现役部队预编人员和民兵高技术分队、应急分队训练,以重点队伍训练的有效落实带动整体训练质量的提高。二要调整改革训练内容。受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模式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国防后备力量训练内容明显滞后于信息化条件下遂行任务要求。因此,应着手对现行军事训练大纲和条例进行修改补充,重点增大信息化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比例,增大专业技能和指挥训练的比重,特别要加强新装备训练,真正实现人与武器的有机结合,努力缩小训练与实战的差距。三要不断改善武器装备。装备是练兵用兵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一些新型武器装备逐步配发现役部队,致使国防后备力量装备与现役部队装备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并成为制约训练转型和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根据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状况,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少、精、全”的原则,加大给民兵预备役部队配发先进装备力度,并尽量与现役部队装备相匹配,最大限度提高后备力量平时训练与执行任务装备保障水平。

另一方面,要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统筹现役部队与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现役部队是联合作战的主体力量,国防后备力量是联合作战的重要支援保障力量。必须适应联合作战特点要求,统筹现役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军事训练,把后备力量军事训练作为军队整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特别是要走出一条切实可行、常态运行的联训联演路子,把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联合作战力量的一个单元,统一制订训练计划,统一安排训练内容、时间,统一组织训练实施,把指挥、控制、通信、预警等信息系统和力量行动融入联训联演体系,在联训联演中实现单元合成、要素集成、体系融合,依靠现役部队带动后备力量遂行任务能力的提升,通过联训联演提高现役部队与后备力量整体遂行任务能力。比如,建立特殊专业技术兵带训机制,将电子对抗、通信、雷达等技术性较强、编组人数较少的兵种专业分队交给现役部队带训;建立指挥训练协作机制,根据作战任务将预备役部队和军分区指挥系统加入友邻部队指挥网;建立联合演习机制,同现役部队进行联合演练;等等。

猜你喜欢

联训后备力量预备役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的历史沿革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美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内容、特征及启示
浅谈企业基层管理者不当督导的危害和对策
武器装备联保联训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文山州注重加强应急应战军地联训联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