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邓小平关于加强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思想
2014-01-11古琳晖
□ 古琳晖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不朽功勋。他高度重视战斗力建设,就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战斗力建设的重大意义、现实问题、标准要求、基本途径等重大问题。当前,在全军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的背景下,重温邓小平关于加强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思想,对于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军队就是提高战斗力”①《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215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975年1月,邓小平根据军队建设的现状和一般规律,反复强调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在197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他根据“要准备打仗”的要求,提出“军队要整顿”,旨在排除各种影响军队战斗力的不利因素。在1977年军委座谈会上,他提出要从教育训练着手来提高军队战斗力。在1980年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他强调要“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并严肃指出:“我们军队有没有战斗力?一旦有事行不行?我讲的不是像对越自卫还击战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好应付。如果从我们面临的更强大的对手来说,衡量一下我们的战斗力,可靠性怎么样?”②《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168页。在1982年军委座谈会上,讲到军队体制改革时,他指出:“军队就是提高战斗力。”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和要求,1988年12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8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战斗力标准的提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军事领域的推广和延伸。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真理标准大讨论激荡神州大地,使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随后,邓小平把真理标准引入经济领域,引导党提出了生产力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的思想。生产力标准在实践中的贯彻,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民军队的建设和改革在取得明显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尤为紧要的是如何把握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标准,促使新时期军队建设和改革围绕统一的目标,继续深入发展。对此,邓小平重申军事领域的真理标准,指导人民军队提出了战斗力标准问题,对军队建设和改革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与深远影响。从真理的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战斗力标准,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新时期实践的光辉范例。
“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然而,在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一些官兵危机意识淡薄,思想和精神懈怠,甚至产生了仗打不起来、打仗也轮不上我的心态”。重温邓小平关于加强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论述,要把握住“军队就是提高战斗力”这一思想精髓,引导广大官兵深刻认识:“虽然我军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军队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59~60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在实践中,要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军队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始终保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备状态。
二、“军队要提高战斗力,不‘消肿’不行”②《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169页。
“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1959年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军队多次扩编,增加定额。1975年1月,他在总参谋部机关团以上干部会上指出:“现在,好多优良传统丢掉了,军队臃肿不堪。军队的人数增加很多,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钱花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③《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6页。面对军队膨胀的情况,邓小平将中外军队进行比较后指出:“世界各国军队用到人头上的钱并不多,主要是用在装备上,我们有一个很不好的情况,主要是人头上花钱多。”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100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因此,他强调:“减少军队人员,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这是我们的方针。”⑤《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169页。对于军队膨胀臃肿的严重危害,他认为更主要的是“打起仗来不行”,并形象地说:“肿,就是表现在我们指导战争的能力不高。虚胖子能打仗?”“我们的肿,真正打起仗来,就是跑反也跑不赢。确实如此啊。如果真正打起仗来,像我们现在这种臃肿状态的高层领导机构,根本不可能搞好指挥。”⑥《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266页。军队臃肿不堪,也势必严重影响人才培养选拔。1975年11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常委会上强调:“军队要打仗,干部就得年纪轻的,这和地方干部不一样。”⑦《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51页。在1982年7月军委座谈会上,他又指出:“干部年轻化,军队提了多年,要求选拔比较优秀的、年轻的,台阶可以上快一点。但应该说这件事这几年做得不理想。”究其原因,他认为:“过去那样臃肿,根本无法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体量臃肿与年龄老化的问题并存,其结果是“一大堆老红军压在上面”,“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行”。⑧《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215、215~216页。
邓小平在痛感军队臃肿之弊的同时,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确定了“消肿”之策。一是强调要把“消肿”放在军队的全面整顿中加以解决。由于林彪集团的破坏,军队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邓小平将其概括为“肿、散、骄、奢、惰”。这五个方面彼此关联,相互作用,所以他强调:“不只是整肿,同时还要注意散、骄、奢、惰,要联系起来解决。”⑨《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32页。二是强调“消肿”主要是解决机构重叠、指挥不灵等问题。1980年3月,军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军队精简问题时,邓小平强调:“主要是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⑩《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169页。按照这一思路,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由兵种领导机关缩编为总参谋部的业务部,各大军区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则相应改为司令部的业务部门,后又将其做了相应合并;将11个大军区调整为7个大军区,同时还对军区领导机关的编制体制作了重大调整,编制人数精简50%。这些措施,使军队在精兵、装备、合成和效能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三是强调“消肿”要建立一整套合理的制度体制。制度和体制问题,实际上同“消肿”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邓小平深刻指出:“要‘消肿’,不改革体制不行”,“体制、制度问题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军官服役、退役制度。”①《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171页。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百万大裁军的过程中,军队积极探索建立退休制度,制定《现役军官服役条例》、《文职干部暂行条例》等。以上“消肿”措施的贯彻落实,集中体现为百万大裁军的完成,正如邓小平所说:“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②《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272页。
新时期以来,围绕着不断提高战斗力,军队体制编制不断调整改革,规模结构逐步优化完善,但也还存在不少制约战斗力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重温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思想,要着眼于能打仗、打胜仗这一强军之要,努力提高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优化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深化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三、“要把平时怎么样提高战斗力讲透些”③《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100页。
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以不断提高战斗力。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如何提高战斗力,是人民军队面临的新课题。1975年,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④《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55页。1977年8月,他在军委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军队过去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锻炼成长的,那时候提升干部主要靠战场上考验。现在不打仗,你根据什么来考验干部,用什么来提高干部,提高军队的素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不是要从教育训练着手?”“要把军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个方针具体化。”围绕战斗力的生成规律,他强调:“哪些方面出战斗力,平时怎样培养战斗力,要好好研究。”⑤《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55~56、100页。
如何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个方针具体化,邓小平强调最重要的是“部队本身要提倡苦学苦练”。⑥《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56页。1975年1月,他在听取总参谋部汇报时,就军事训练问题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很重要。兵要训练,更重要的是干部要训练。现在很多干部连坦克的型号都分不清,炮的口径大小、能打多远都不知道。联合兵种作战的指挥问题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要注意。”⑦《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2页。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邓小平认为:“不苦练不仅不能提高本领,还会出事故。从战士到干部都要苦练。干部,包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苦练中增长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他还指出:“部队训练还包括现代化战争知识、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内容。”⑧《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56页。
如何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个方针具体化,邓小平还特别强调“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他痛心疾首地指出:“现在问题是,由于遭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们军队的素质确实不如以前了。特别是各级干部的指挥、管理能力弱。”“我们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都很不够,不要把自己的眼睛蒙住了。”有鉴于此,他认为要“把更多的干部放到学校去训练”。⑨《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57页。邓小平对于学校怎么办寄予殷切期望,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训练干部,选拔干部,推荐干部”;“第二,认真学习现代化战争知识,学习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第三,恢复我们军队的传统作风”。⑩《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58页。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着眼于解决平时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问题,旨在通过部队与院校的对接融合,有效解决干部训练这个当务之急,进而破解“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
邓小平关于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思想,有力地解答了平时怎样提高战斗力这一事关军队全面建设的时代课题。一方面,解决人民军队建设存在的“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切实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对于军事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摆到“战略位置”,有的甚至只是“略占位置”。为此,军队的考核评估应进一步强化“围绕中心、着眼打赢”的导向,注重考察党委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提高战斗力与安全发展的关系,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考察官兵训练热情、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否有效提高,战备观念是否牢固,战斗精神是否高昂;考察指挥干部是否熟悉本级作战指挥程序和方法,具备相应的军事素质、科技素质和指挥能力;考察领导班子建设、选人用人、群众工作等是否致力于提高打赢能力;考察各项工作是否求真务实、贴近实战,是否制订适应作战需要的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通过这种导向,将军事训练的战略位置进一步突出出来,真正使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
四、“我们军队的战斗力应该是实实在在的”①《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22页。
军队建设要讲真正的战斗力,这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1975年4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听取关于国防工业和军队装备问题汇报时,颇有针对性地指出:“我们军队的战斗力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不能是虚假的,不要自己欺骗自己。”②《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22页。1979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参加中共海军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的全体同志时,针对“舰艇的在航率不高”、“天天只要多少吨位”、“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等问题指出,“讲真正的战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顶用的。”“只看表面不行,要看实战能力”③《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161页。。只有具备强大战斗力的军队,才能称得上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军队;军队建设只有讲真正的战斗力,才能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站在强军兴军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邓小平关于军队建设要讲真正的战斗力的论述,对于树立战斗力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讲真正的战斗力,要切实改进训风考风演风,着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来不得半点马虎,来不得半点虚假。”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175页。训风考风演风不正,弄虚作假,是对官兵生命、对未来战争极大的不负责任,危害甚大。然而,在长期和平环境下,战斗力标准在有的单位还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来,有的用“政绩标准”、“安全标准”、“领导满意标准”代替战斗力标准,这必然导致实践导向上的偏离。端正训风考风演风,就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从根本上端正训练指导思想,坚决纠正练为看、演为看和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等不良现象,大力纠治形式主义等顽症痼疾,瞄准战场需要,着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如果不能实战化训练,没有实效,那就不要练,摆那个假把式,对人力物力不是浪费吗!”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218页。因此,要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搞好使命课题训练,加强检验性、对抗性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锻炼部队。
对于军队而言,加强战斗力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当前,全军正在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要紧紧围绕“战斗力标准是什么、战斗力现状怎么看、战斗力建设怎么办”这一主题,从邓小平关于加强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汲取思想精髓,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战斗力标准的重要论述,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