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的土尔扈特人
2014-01-11readfoto
文、图/readfoto
东归的土尔扈特人
文、图/readfoto
土尔扈特部是中国蒙古族一个古老的部落,为寻找新的生存环境,于明朝末年离开故土来到当时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生活。140年后,由于俄帝国的扩张,其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清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17万族人踏上东归祖国之路,7个月后,仅不足7万人历尽艰辛回归祖国。清政府将水草最为丰美的巴音布鲁克等几处草原给予土尔扈特部安居,以示嘉奖。
土尔扈特人正准备驾车外出。
从库尔勒市到巴音布鲁克草原共计363公里,沿途要穿越戈壁、雪山和森林。这是正在转场的土尔扈特人家。
这里的蒙古包在外观造型上与其他地方的蒙古包大同小异,蒙古包内的生活配套设施齐全,装饰讲究。图为蒙古包内的双人床和装饰图案。
巴仑台黄庙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最大的喇嘛庙,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黄庙、大经堂、坛城等组成,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历史上曾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虽然土尔扈特人依然延续着本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但他们生活的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这户牧民正用汽车替代骆驼搬家。
蒙古包外的干牛粪饼堆,这是牧民最好的燃料。
土尔扈特人喜好饮酒,且男女老少人人喜欢。这是妇女们相互敬酒的情景。
夏牧点上的土尔扈特人家。
蒙古包外正在整理牦牛毛的土尔扈特妇女。
一商贩正在夏牧点上向牧民出售蔬菜。
祭马是土尔扈特人的古老传统。祭马开始前,要将当年新出生的小马驹抓起来,并用绳套连在一起。
祭马快要结束时,每位来宾要分别为主人家的小男孩剪下一小撮头发,并用5至10元钱将剪下的头发包起来,送给对方,表示对孩子的祝福和对主人的感谢。
土尔扈特人信仰喇嘛教,许多蒙古包内都供奉着神龛,有些老年人白天还做些简单的仪式。 每年春末夏初,这里都要举行祭敖包盛典,平时路过的人,也大都要祭祀一番。这是金德克(右一)正向敖包敬酒的情景。
渥巴锡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病逝于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十二月初八,虽然仅活了三十一岁,但他领导的“东归起义”已被载入史册,并为土尔扈特人世代传颂。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1984年,当地人民在和静县城的中心公园为他立了一座汉白玉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