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寒士沈煦及新发现的《八九鸣》抄本

2014-01-10怀

东方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蓝水仁济崂山

刘 怀 荣

(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民国寒士沈煦及新发现的《八九鸣》抄本

刘 怀 荣

(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为青岛即墨周至元先生及其后人所保存的《八九鸣》手抄本,主体部分为诗歌,另有少量词和文。抄本作者,曾被误认为是周至元。但综合周至元《崂山志》、蓝水《崂山古今谈》选诗及《八九鸣》中作品看,该抄本作者应为由清入民的寒士沈煦。由于史料缺失,沈煦生平多已汨没无闻,大致可以考知,他擅诗能文,一生潦倒困顿,晚年来到即墨,长期借住佛寺,以授徒维持生计,颇受佛教思想影响。因此,《八九鸣》不仅记录了一个末世底层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是青岛近代以来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晚清、民国时期的青岛文化,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民国;八九鸣;抄本;沈煦;周至元;即墨

《八九鸣》文稿,为周志元先生之女周延顺老师保存多年。2012年7月间,我在拜访周老师时,有幸看到并仔细阅读了这个手抄本。①2012年7月19日下午,我与研究生石飞飞一起探访周志元先生女儿周延顺老师,晤谈多时,蒙周老师惠赠图书数册,《八九鸣》为无意中杂在其它图书中带回,没想到却有新的发现。抄本用的是双面宣纸,以工整清秀的小行楷抄写②其中有少数字潦草难辨,文中以“□”表示。,纸张大致为小32开,而较狭,共68页。按抄写格式,自然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第六部分为抄录即墨同邑诗人之作,起于蓝田《采莲曲》,迄于郭廷翕《天竺殿壁观顾安仁山人画龙》。所录诗作又分为两类,一类录有题目、作者和诗歌正文;另一类只录题目和作者。两类在排列次序上不甚讲究,往往夹杂在一起,没有规律,像是一个选本的草稿。因此,手抄本《八九鸣》虽汇为一册,实际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八九鸣》只包括前五部分,第六部分不在其中。我们在此暂不讨论第六部分,仅就《八九鸣》的几个相关问题做一点简要的考察。

一、《八九鸣》的名称和基本内容

文稿卷首有《八九鸣序》一篇,序曰:

余自幼不自爱惜,半生潦倒,事不遂心,理固其宜。而生遭叔季,诸所见闻,□建尤甚,不如意事常八九,余之谓矣。韩子云“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心有不平,能勿鸣乎?至于鸣之工拙,所不计也。

序末有“沈煦识”三字,可知这部手抄本文集名为《八九鸣》,作者为沈煦。

文稿前五部分共保存各类作品195首(篇),其中,诗歌129题181首,词8题9首,祭文2篇,轴文1篇,《八九鸣》《书带移文》各1篇。全书未分卷,但在抄写过程中自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八九鸣》《书带移文》冠首,有诗38题48首;第二部分为词7题8首;第三部分为祭文3篇;第四部分只有诗歌2题6首,即《赠准提庵仁济上人》2首、《题仁济上人诗卷》4首;第五部分有诗127首,词1首。

冠于篇首的《八九鸣》,非诗非文,颇有曲的风味。原作仅100余字:

鲁《春秋》,楚《梼杌》,把一些衣冠禽兽,诛的诛,逐的逐。这才是天理人心,千秋万古。我今无斩佞臣头的上方剑,我又无攻非吾徒的小子鼓。无奈何,作成五言诗七言古。自古①“古”,疑当作“己”。看,自己读,自己歌,自己哭。也算是劝人方,也算是点鬼部(簿),与大家把这口恶气出出。

其“不平则鸣”、批判现实的指向,与序言一致。而从名称和篇首的位置看,显然有总括全集、点明主旨的意思。但是,就全部作品而论,《八九鸣序》及《八九鸣》所明确提出的“不平则鸣”的主旨并未贯彻到底,多数作品并不具备这一特点。

《书带移文》所写的书带草,因东汉大经学家郑玄在崂山康成书院讲学时以之捆绑经书得名,唐人陆龟蒙、清人周毓正皆曾写过《书带草赋》。2篇祭文,均无题目,像是草稿。另有《姚太孺人轴文》一篇,因字迹潦草,辨认不清者较多,暂不论及。这里主要对作为《八九鸣》主体部分的诗歌和少部分词作作一简要介绍。

抄本中的诗歌,主要有感怀诗、咏物诗、写景诗、咏史诗等几类。其中,感怀诗数量最多,约有近90首,几乎占到全部作品的一半。这些作品有的直抒胸臆,如《读〈南华〉》:

观《齐物论》欲忘形,未熟黄粱梦已醒。镜里无情头已白,醉中何事眼难青。曾游西域休言佛,除是《南华》不读经。自识本来真面目,养身应笑说《黄庭》。看,诗人虽然“事不遂心”,但其感怀诗绝大部分还是相对平和的。如《别业早春》:“万物尽归春,园林雨后新。池塘春草逸,野馆种花人。扫石题诗遍,弹棋图纸频。窗前生意满,得此不言贫。”《小园即景》:“活相观流水,幽情寄小园。月明花节牖,风过竹敲门。粉蝶抱香宿,金鱼逐影吞。闲居饶乐趣,富贵不须论。”从中不难看出,诗人还是很富于生活情趣,也是很有审美眼光的。

咏物诗的数量仅次于感怀诗,有70余首,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题材,如《咏菊》:“春华落尽秋华黄,客意萧疏径犹荒。白露初消霜更冷,独留晚节为谁香。”《咏牡丹上下平声三十韵》其十一:“晚成大器识前因,好让寒梅占早春。惟庇福田能富贵,更开笑脸不骄嗔。”大多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寄托。另一种是对当时出现的新生事物的歌咏,如《自来火》:“木笑山中锁,镰嫌石上敲。松杉裁短棒,鳞甲伴浓胶。一搽能生热,干枝约作包。蹄荃曾得似,□物便轻抛。”《自来水》:“输送家家给,周流处处通。桶轻奴汲懒,井近妇添慵。导管奔天马,开机走水龙。转□还似拙,抱瓮更无庸。”这些诗歌,体现出古诗顽强的生命力,说明格律诗与新时代并非不可融为一体,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启发的。

写景诗,数量不多,约有10余首。有些写得颇有特色,如《劳山道中》:

连步出云颠,奇形豁眼前。千山千幅画,一步一重天。寻径问樵客,望霞思谪仙。竹林逢僧话,幽响答林泉。

在认同庄子学说的前提下,将岁月无情、世事如梦的感慨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但在看似达观的表面,透露出来的实际上是作者潦倒困顿、一事无成的无奈。也有的诗歌借景抒怀,如《晚眺有感》:

寒云散尽暮烟微,为爱秋光不掩扉。幽径黄花共月瘦,残园红柿带霜肥。犬欺远客狺狺吠,鸟恋新巢款款归。遥识谢家忧喜意,东山常觉与心违。

诗歌的主体部分本来是描摹秋日黄昏美景,颇有悠闲散淡之趣味,但到了最后却笔锋一转,在这秋光暮景中看出了“谢家忧喜意”来,微露出作者不甘“东山”终老的内在心绪。不过从总体来

这首诗选取了移动视角,写出了崂山美景的多重姿态,因而得到周至元和蓝水的一致重视,分别选入了其所著《崂山志》和《崂山古今谈》的“艺文”部分。另有一首《崂山》:

嵯峨劳盛说胶东,生面别开造化功。危石奇松仙骨傲,行云流水佛心空。压墙竹影和烟重,绕寺岚光与海融。风卷潮头秋月白,日烘岭背晚霞红。宁知浊世嚣尘外,仍在惊涛骇浪中。辟得康衢车马乱,终南捷径几豪雄。

写得也别具特色。其作者,周至元《崂山志》作仁济。[1](P333)此外,如《夏日即事》:“杜鹃花好杜鹃啼,蚕吐柔丝燕啄泥。摘尽樱桃旋割麦,杏黄瓜绿竹梢齐。”也颇有韵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景的功力。

咏史诗,也有10余首。如《吊周郎》:“指囷曾无子敬豪,忠谋更逊武侯高。呕余心血成何益?只惹诗人说二乔。”囷是古代的一种圆形谷仓,《三国志·鲁肃传》曰:“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2](P1001-1002)诗中所谓“指囷”,即指鲁肃赠周瑜三千斛米一事。作者在把周瑜与鲁肃和诸葛亮进行对比的前提下,对周瑜颇有微词。这与传统以肯定为主流的评价不尽一致,而同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观点有些相似,实为翻案式的咏史诗。又如《咏史》四首:

原道文公拜大癫,由迷入悟愧当年。蓝关踏雪逢湘子,应识君家有散仙。(其一)

诗文字画羡东坡,量出天才八斗多。谁惜前身真佛子,不生净土坠婆娑。(其二)

佳句横飞栩栩然,南堂墨宝少吟笺。诗中大有禅机在,只可同参不可传。(其三)

庐陵山水似嘉陵,秀气钟来杰士兴。六一喧传居士号,文光遥映佛前灯。(其四)

这一组诗分别写了韩愈、苏轼、欧阳修三位唐宋大家,其中第三首写的是苏轼《南堂》五首。苏轼贬黄州后,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黄州城南之临皋亭,元丰六年(1083)新建南堂。其《南堂》组诗即为入住南堂后所作,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诗人在南堂的生活和所见美景,实为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图画。其第五首曰:“扣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苏轼对这一首尤为喜爱,曾书之于邢敦夫的扇面上,故沈煦诗中有“南堂墨宝”的话。沈煦这四首诗,又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三位大家与佛教的关系尤为关注,这大约与他自己所受的佛教思想影响不无关系。

此外,尚有《戏题段三〈三羊图〉,内有一羊一眼》《观卧虎图》两首,均为题画诗;《闺思》和《长相思》两首写的是闺情,前者曰:“小园春深人未归,红楼西畔杏花飞。朝寒懒把绣帘卷,怕有东风入薄帏。”后者曰:“燕声声,莺声声,花满春山月满城,玉人不定情。风声声,雨声声,衾冷香残睡不成,孤灯提到明。”也都富于韵致。

从上述几类作品来看,《八九鸣》并不是作者已经编定的集子,更有可能是一个未经最后改定的稿本。其中如第四部分《赠准提庵仁济上人》二首、《题仁济上人诗卷》四首涂改痕迹尤为明显。诗中提及的友人,大多没有姓名;就空间地域而言,除少数几首提到济南外,主要集中在即墨、青岛和崂山。这说明作者交游有限,游历不广,当为从事私塾教育、明显受到佛教影响的一介寒儒。但其诗词在艺术上,却不乏可取之处。上面举出的诗词,皆清新而有韵味。

二、《八九鸣》与周志元诗文集收诗重复问题

《八九鸣》所录诗歌,有一部分散见于周至元子女自费印刷的《周至元诗文选》《懒云诗存·游崂诗》《懒云诗存·杂咏》①《懒云诗存·游崂诗》《懒云诗存·杂咏》二集为周至元子女2007年自印本。等诗文集中,现将二者重复的15题22首诗词列表如下:

依照表中所列,重复者有诗12题19首,词3首。如果以后者为依据,很容易得出这个手抄本是周至元先生遗作的结论,笔者一开始也是这样看的。但考虑到《周至元诗文选》等书均为其子女自费编印,由于对原作理解不够,有不少地方存在问题,因此,心中存有疑惑。后通过再次采访周延顺老师,知道她在编辑这几本书时,确实是把《八九鸣》当作周至元先生的遗稿,从中选了不少诗词。但是,因为有人提出抄本开头明确说作者是沈煦,而她又没有找到这些作品是周至元所作的证据。心中没有底,所以在印刷前,从《八九鸣》选进去的作品大部分被删掉了,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保留了下来。上表中重复的那22首诗词,大约就是这样产生的。

从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看,《八九鸣》应该不是周至元先生所作。理由有如下两点:

其一,上表中的第4首诗《劳山道中》,又见于周至元《崂山志》卷七《艺文志》“杂咏”中,作者题为沈煦。[1](P332)这是此诗不是周至元所作的重要证据。因为即使再出错误,周至元也不会把自己的诗当作沈煦的,收入他的《崂山志》中。

其二,蓝水在其《崂山古今谈》“艺文·诗”中,也收有《劳山道中》一诗,作者也题作沈煦。[3](P144)蓝水为周至元同学好友,比周至元小一岁,他们两人都对崂山情有独钟,多次结伴同游。周至元在《往事回首》(其三)后自注有云:“余自十六岁时,即同知友蓝水游崂山。自此每岁必数游,则与蓝水俱。海山胜迹,探索殆遍。另相与题咏,著有《崂山百咏》行世。”[4](P145)其《题自绘与蓝水华楼玩月》曰:“连袂同登梳洗楼,山高月小值清秋。闲来写入丹青里,如梦仿佛忆旧游。”诗下自注也说:“余游崂时多与知友蓝水偕,此图系追忆登华楼时之情景。”[4](P113)蓝水《崂山古今谈》中也有《追怀周至元》二首,其一曰:“当日竞夸绝妙辞,每相唱和看山时。故人久赴修文台,老我重来独赋诗。”其二曰:“五十年前同看山,晚来借宿扣云关。故人久卧松楸下,老我犹来宿此间。”自注曰:“八月十九日宿巨峰前林业组,即旧时森林公司。五十年前同友人周至元宿此感赋。”[3](P188)可见二人关系之密切,感情之深厚。如果《八九鸣》真是周至元所作,蓝水绝不会误作沈煦。尤其是在老朋友已经去世20余年后,更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

三、沈煦生平考略

从周至元和蓝水都认为《劳山道中》的作者是沈煦来看,《八九鸣》为沈煦所作应该是可以肯定的。由于史料缺失,我们对沈煦其人几乎一无所知。不过从周至元《崂山志》和蓝水《崂山古今谈》所选诗歌可以做一点推测,《八九鸣》中的部分诗作,也零星地透露了沈煦的一些信息。在此我们拟结合这几部著作,对沈煦生平做一点初步的考察。

周至元《崂山志》卷七《艺文志·杂咏》所录,均为咏崂山的诗歌,起李白《赠王屋山人》,终路朝銮《游崂三首》,大致按照时代先后排列。其中,周铭旗《梦故乡崂山》、王垿《游崂山》排在沈煦《劳山道中》之前,之后分别是路金坡《登崂山明霞洞》、仁济《崂山》、钟惺④按钟惺当是钟惺吾之误。钟惺吾为清末民初高密人,移居即墨,教授为业,曾集游历崂山之作而成《惺庐诗草》,于民国七年(1918)由即墨新民书局印行于世,生卒年不详。《赠下宫道人》、蓝水(1911-2004)《同至元游崂口占》、周至元(1910-1962)《山栖》、姜铭九《游崂山》,最后著录的是路朝銮瓠庵的《游崂三首》,其实路朝銮即路金坡,周至元先生误为二人。从这些人的生平,可以推知沈煦生活的大致年代。

周铭旗,清代即墨人,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他与黄肇颚为同学,黄肇颚字仪山,生于1827年,卒于1900年。周铭旗在宣统三年(1911)为黄肇颚《崂山续志》所作序中说:“仪山与余齿相若,阔别垂四十年,迨余宦游归,而仪山殁矣!”据此,周铭旗当生于1827年前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周铭旗编修过《即墨乡土志》,说明最迟在这一年他已宦游归来。《梦故乡崂山》当作于他宦游期间。

王垿(1857-1933),为山东莱阳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912年定居青岛,《游崂山》当作于这一年之后。

路金坡(1880-1954),即路朝銮,号瓠盦,别号金坡,贵州省毕节德沟人,清末举人,著名国画家、书法家、诗人。“九一八”前一年(约1930年),任青岛市政府秘书;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至四川大学任教,并任四川通志馆副总纂。他在青岛的时间是1930-1937年。黄孝纾《戚氏》 词小序曰:“劳山东南滨海,有华严、上下太清宫诸寺观,憨山卓锡遗址在焉。石刻摩崖,往往而观。甲戌(1934)丁丑(1937)间常携张子厚、路金坡、赵孝陆、张季骧、邹心一,从雕龙嘴入山,遍游诸名胜。”[5](P47)可证路金坡在青岛期间常游崂山,其《登崂山明霞洞》《游崂三首》当即写于这几年间。

仁济,东牟(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人,自号“九巅和尚”。周至元《崂山志》载:仁济幼习科举之业,年40余,偶读《华严经》而有所悟,遂弃家至即墨,削发出家于准提庵,苦行十余载;抗日战争时,避居华严寺。年40余始出家,又“苦行十余载”,则到抗日战争时,应已60岁左右,生年当与路金坡接近,也在1880前后。仁济与周至元交往颇深,周至元存世诗歌中,有十余首诗歌是写给他的。①共8题13首:《乱后华严寺重晤仁济上人》《赠华严寺诗僧仁济》《寄华严庵僧仁济》(三首)《和仁济上人华严寺十景之一松抱塔用原韵》《留宿仁济禅房》《留别仁济上人》《怀华严寺仁济上人》(四首)《秋日寄怀华严寺仁济上人》。《八九鸣》中有《赠准提庵仁济上人》2首、《题仁济上人诗卷》4首,说明沈煦与仁济也是朋友。如前所述,周至元《崂山志》著录的仁济《崂山》一诗[1](P333),又见于《八九鸣》中,文字与仁济《崂山》完全相同。因《八九鸣》前五部分都是沈煦作品,不大可能突然混入一首仁济的诗,故此诗属沈煦的可能性更大些。

据以上四人的生年,沈煦或当年长于路金坡和仁济,其生年应在1880年之前,是周至元、蓝水的前辈。

又蓝水《崂山古今谈》“艺文·诗”中所录诗作,也大致按照时代先后排列,起《薤露歌》《蒿里歌》,终王锡极《玉女盆》;沈煦《劳山道中》排在匡源《忆劳十二首》之后,庄陔兰《明霞洞》、林钟柱《文笔峰》、王锡极《玉女盆》之前。排在沈煦之前的匡源(1815-1881),是清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曾游崂山,留有许多游山诗文,《忆劳十二首》当是后来回忆之作。匡源年长于周铭旗和王垿。而排在沈煦之后的是以下几位诗人:

庄陔兰(1870-1946),字心如,号春亭,晚号春苔,山东莒南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初年,曾任山东省议会会长、国会参议院议员。

林钟柱,字砥生,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光绪五年(1879年)举人,曾在崂山塘子观教授10余年,遍游崂山,有《雕龙嘴望海》 《文笔峰》 《鹤山》《骆驼峰》等吟咏崂山的诗篇,生卒年不详。

王锡极(1867-1937),字卓泉,号蛰庵,即墨人,一生未仕,在即墨设帐授徒,周至元、蓝水均为其弟子。

上述三人,林钟柱生卒年失考,如果依庄陔兰和王锡极生年,沈煦生年似应早于1870年,也应是周至元、蓝水的前辈。这与上面对《崂山志》中诗人排序的推测基本一致。

在《八九鸣》中,另有几首诗歌写到了作者的生平。《甲子与诸友同落第》曰:

鹏程万里徒情殷,唱罢鸿胪各莫□。笔砚欲焚应笑我,亲朋相慰更怨君。鲤非烧尾难为雨,鸟已丰毛易入云。须是平情休激切,山西科甲细论文。

甲子当为1924年。如果上述对沈煦生年的推测大致可信,则本年沈煦约54岁以上。以半百之年,而有落第之悲,与《八九鸣序》中所言:“半生潦倒,事不遂心”“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谓完全相合。但沈煦参加的肯定不是科举考试,因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甲辰科是封建时代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次年清政府即宣布废除了科举。虽然,1912年到1932年,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实行的是单独考试,[6]但似乎已不像封建时代一样有50余岁的老考生了。而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分为高等文官考试与普通文官考试两类,前者由内阁总理办理;后者在中央举办者,由内阁负责,在地方举办者,则由地方的各官厅负责。高等文官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分预试及正试,预试不及格者,不得应正试。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者,免其预试;大学毕业得有学位者,免其考试。普通文官考试,中央与地方均可随时举行,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者,免其考试。[7](P7-8)民国五年(1916)4月30日,北京政府分别公布文官高等考试令与文官普通考试令。同年6月,在北京举行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考试分四试举行,第1试为通科考试、第2试与第3试为专门学识考试、第4试为口试;四试各为一总分,占百分之25,以四试平均满60分为及格。及格者按其所考科目,分发京外各官署学习,二年学习期满,成绩优良者,经甄别试后分发任用。民国六年(1917)4月举行第一次文官普通考试,考试分三试,第1试为国文、第2试为专业科目考试、第3试为口试;3试各为1场,每场为一分数,合三场分数平均计算,平均满60分为及格。及格者分发京外各官署学习,一年学习期满,成绩优良者分发任用。[8](P37-38)

沈煦所参加的应该是地方普通文官考试。从《八九鸣》看,他的国文应该没有问题,之所以“落第”,问题大概出在后两科。又《同诸友游大明湖》曰:“泊船深际已三更,四面波光荡月明。橹打芦花根入座,鱼穿荷影水无声。半湖镜面中央坐,一叶秋风自在行。今夜同游尽题咏,碧纱未识护谁名。”末句用唐人王播故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从“今夜同游尽题咏,碧纱未识护谁名”二句可知,此诗当为诗人与诸友在济南参加考试之前所作,其前一首《仲秋游大明湖》也当是同时之作。但这次考试的结果却是诗人“与诸友同落第”,此事当发生在他移居即墨前几年。《廿三年秋逢旧友二人赋此》曰:

二子乘高车,我适戴破笠。猝遇陌路间,停车呼声急。仆夫为抟辕,行人下车揖。面貌认依稀,称名方感泣。古道此仅存,勖以□树立。访旧如晨星,沧桑悲亿集。别离十数春,□问远不及。回首七年前,我初至墨邑。□□游尘□,崂山敢深入。同抱护法心,岩穴不克蛰。城市远故交,青衣泪欲湿。宿缘亦何深?怆然手相执。

廿三年为1934年,依上面推测,本年沈煦当在64岁以上。诗中所谓“访旧如晨星,沧桑悲亿集”,是说他与朋友见面晤谈时提及的很多故交都已经不在人世,因此心中悠然生出沧桑之感,伤悼之悲。这与他60多岁的年龄大致是相符的。从“回首七年前,我初至墨邑”可知,沈煦并非即墨人,他是在七年前,即民国十六年(1927),才来到即墨,这也是他“甲子”“落第”后的第四年。他大概是为生活所迫才来到即墨谋生的,但他到即墨后显然并不如意,所以遇到朋友时,他戴着“破笠”,还因为被发达的朋友认出来而感慨唏嘘、“青衣泪欲湿”。又《城居遇故人藉诗致意》曰:

南游拼老林峦里,北向旋居圜匮间。君亦逍遥甘市隐,我虽潦倒得僧闲。苟延残喘如亡命,偶遇知交只汗颜。感旧凋零同幸在,愿无剥啄到禅关。

其中“偶遇知交只汗颜”反映出作者此时生活的潦倒失意,而“感旧凋零同幸在”与前一首中的“访旧如晨星”,意思相近。二诗实可相互说明。

关于到即墨后的生活,他在《叙怀十韵》一诗中,也有所反映:

寄迹禅门岁月增,为高累债自丘陵。当仁不让诸前辈,望道惟期最上乘。百八念珠常念诵,二三小子日喧腾。秋来设帐临师住,夜读温经借佛灯。我欲淘溶同冶铁,孰为灵透似怀冰。愚蒙根浅洵堪惋,智慧花开恐未能。敢道量才持玉尺,只弘觉路仗金绳。力田誓愿苗俱秀,说法通神石也应。愧少春风并化雨,忝为文士又诗僧。相将冠以先生号,刺耳惊心那得胜。

从这首诗来看,作者到即墨后的确并不如意。开头两句是说没有住所,只能借住佛寺,①《新年》曰:“我记斋堂粥,我蛰伽蓝屋。”也可证作者是借住在佛寺。且一住就是很多年,但即便如此仍然债台高筑。“当仁不让诸前辈”“秋来设帐”,说明作者是在做教书先生,在同道中年龄又是最大的。“忝为文士又诗僧”,也不是一句空话。因人生无望,又“寄迹禅门岁月增”,诗人深受佛教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在前文中已曾指出,在沈煦的其它诗作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如《净土发愿》:“不敢盼作佛,愿修阿罗汉。坐卧念弥陀,可能登彼岸。”《重游华严寺庵》曰:“可有茅庵留住处,为我更订后来因。”《臆说》:“佛心何所有,湛然一真空。心空不染物,如镜在胸中。物来像自现,物去体自充。不增不亦减,无始亦无终。定静光明里,妙用几时穷。”《新年》曰:“着得百袂衣,修个来生福。”此外,《再发愿》《阿弥陀佛赞》《赞佛》等都与佛教有关。

从以上考察来看,沈煦约当生于1870年之前,长周至元约40余岁。他在1924年参加山东普通文官考试失败后,约于1927年来到即墨,寄居佛寺,设帐授徒,与即墨准提庵诗僧仁济有来往,并受到佛教的影响,其诗作中有多首写到了佛教。但因材料有限,沈煦卒年及其更详细的生平,有待进一步考察。

总之,《八九鸣》手抄本,并非周至元之作,其作者应是由晚清进入民国的寒士沈煦。他与周至元应当有过交往,至少周至元对他的诗歌是比较推崇的,这一点,从抄本被周氏后人保存数十年的事实也可以得到说明。从前述第四部分修改痕迹较明显来看,抄本应是沈煦亲笔。①抄本扉页有“游崂指南”“劳山之沿革”两行字,疑为周至元收藏此抄本时将自己写作《游崂指南》时用废的纸张做了抄本的封面和封底。其中的“游崂”之“崂”与“劳山”之“劳”,写法不同,应是因笔误废弃纸张的原因。《周至元诗文选》等选本从《八九鸣》抄本选入的诗歌,其著作归属权应予改正。而这个抄本的重新发现,对于近代以来青岛文学和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此,我们还要对精心保存抄本数十年、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的周至元先生及其后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1] 周至元.崂山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3.

[2] 陈寿.三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2.

[3] 蓝水编.崂山古今谈(内部书刊)[M].青岛:青岛日报社印刷厂,1985.

[4] 周至元.周至元诗文选(内部书刊)[M].即墨:即墨市供销社印刷厂,1999.

[5] 黄孝纾.东海劳歌[M].1962年7月油印本.

[6] 房列曙.民国时期高校考试制度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3).

[7] 任拓书,张啸世,范焕之.中华民国考选制度[M].台北考试院考铨丛书指导委员会,1983.

[8] 范焕之.中华民国高普考试制度[M].台北考试院考铨丛书指导委员会,1984.

责任编辑:潘文竹

Shen Xu, a Poor Schol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Newly Discovered Transcript of Bajiuming

LIU Huai-rong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The transcript of Bajiuming, kept by Mr. Zhou Zhiyuan from Jimo, Qingdao, consists of a large number of poems and some ci-poems and prose texts. Analysis of it shows that its true author is Shen Xu, a poor schol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Little is known of his life except that he was a down-cast poet who migrated to Jimo in his later years. He was greatly infl uenced by Buddhism since he stay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temple, teaching disciples as a living. The newly discovered work, which recorded his literary career and ment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ingdao literature and of great value to researchers of Qingdao cultur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public of China; Bajiuming; transcript; Shen Xu; Zhou Zhiyuan; Jimo

G256

A

1005-7110(2014)02-0067-07

2013-10-28

刘怀荣(1965-),男,山西岚县人,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中国诗歌与诗学。

猜你喜欢

蓝水仁济崂山
血脂水平对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并发脓毒症的预测价值分析
与时俱进树节水新观念
崂山茶事
太行山区蓝水绿水沿垂直带演变规律及其归因分析
登崂山
编制崂山
崂山又日新